图穷匕见惊蛰时——深度揭秘新电改“文字失踪案”背后的猫腻

华夏能源网专栏作者吴疆2015-04-08 08:19:39 图穷匕见惊蛰时——深度揭秘新电改“文字失踪案”背后的猫腻-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千呼万唤始出来!2015年惊蛰时节,备受瞩目的新一轮电改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新电改方案”)终于见光!

这距离国务院常务会议过后,罕见地经历了大约80天的等待,并且是以中办发文的形式、以微信图片的诡异方式与公众见面。这一部被寄予了将中国电力改革带入新纪元期望的法规,是否能够不负所托?

从2012电改十周年开始,经过两年的多方推动、多重互动,新一轮电改在2014年最终正式破题。6月13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部署电改任务;7月上旬,发改委综改司快速推出了新电改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征集了相关单位、企业及部分专家意见,电改似乎进行的顺风顺水、势如破竹!

然而,从去年10月份开始,新一轮电改方案的制定隐入了密室,社会公众除了从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网闻中寻觅一些蛛丝马迹,再未获得更多公开的信息,这是一段将近半年的幕后运行时间!

如今,新电改方案终于是揭开了面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夏能源网(微信sinoergy_com)专栏作者吴疆,仔细研读7000余字的“若干意见”,并与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大部分内容已由一些参与征求意见乃至参与制订的专家在网络及无数次电改相关研讨活动中大幅度披露)做了细致对比,惊然发现那一出出落在关键处、刀刀见肉的文字失踪!

“笔者不由感受到反改革反市场势力的暗箱操作能力,以及新一轮电改所面临的多重风险。”吴疆如是感叹道!从今天起,华夏能源网特别分期刊出吴疆先生的文章,专业、深入解读新电改背后那隐秘的文字失踪案猫腻!

今天是第三篇《图穷匕见惊蛰时——深度揭秘新电改“文字失踪案”背后的猫腻(下)》,欢迎关注华夏能源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好文章为您送上,敬请期待!

(一、改革倾向风险,二、市场格局风险见第一篇《图穷匕见惊蛰时——深度揭秘新电改“文字失踪案”背后的猫腻(上)》,三、逻辑次序风险,四、公权私利风险,五、成本控制风险见第二篇《图穷匕见惊蛰时——深度揭秘新电改“文字失踪案”背后的猫腻(中)》)

六、地方变味风险

在过去的十年周期里,中国很多领域包括电网领域都存在“央进地退”的现象。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鼓励地方积极性成为新一届政府的重要政策倾向,新一轮电改新电改方案也做了相应的呼应。

但另一方面,在简政放权的同时,也必须注意避免过去那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中央部门在权力下放的同时,有必要肩负起应有的监督与协调的职责。

例如电力项目核准权,目前已经逐步从中央部门下放到了各省,有些还从省级政府进一步分解下放。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省政策目标不同、政策尺度不一、供需形势不同、系统位置迥异,不但统筹性专业性严重下降,甚至存在对央企乱拉郎配、割唐僧肉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再如大用户直购电问题,要害问题是需要批量准入及信息公开,而目前试点将近9年而始终难以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很多地方将大用户直购电变成了变相审批乃至变相降价。

——由于个别批准的试点始终没有及时扩展为批量准入,由于缺乏公开的交易平台而导致信息不透明,政府干预乃至变相审批则必然提高用户参与的成本,而随着心理预期的提高,自然也就发展为对于变相降价的要求。

很多人将电力供需形势与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建设挂钩,认为只有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市场化的电力交易,这是对于市场机制有意无意的误读。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内涵,一是明晰产权,二是规范竞争。

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几次成功应对电荒,都是成功明晰产权的市场化改革范例,例如上世纪80年代通过实施“集资办电”即中央/地方、政府/社会之间明晰产权而有效解决了电力投资不足问题,又如2002年“厂网分开”之后由于发电/电网(行业公权)之间明晰产权而及时应对了装机硬缺口问题。

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多年,电力交易包括竞价并不会由于供应紧张就必然带来失序失控。或者说,真实反映市场波动这本身就是电力市场的重要使命,不能适应电力紧张的电改是不合格的。

更进一步说,政府过度干预、扭曲市场竞争的反市场行为,往往是电荒的重要推手,例如“集资办电”之前长期施行的独家办电,例如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推行的“三年不上新电厂”。

总之,新一轮电改,不应只是一次行业改革,而应是贯通中央与地方的一揽子公共政策,那种趁着煤价低迷而抄一把的心态,那种将大用户直供等同于变相降价的解读,都将使电改面临变味儿的风险。

七、决策推进风险

电改是一个系统工程,与目前新电改方案相配套的,还应有7-8个专项改革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例如,输配电价核定、交易机构组建、售电主体培育、售电业务开放、计划电量放开等等。但在未来的推进过程以及决策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风险。

例如逻辑次序问题。如前所述“征求意见稿”与新电改方案是存在逻辑次序的差异的,而出现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有关各方意见的不统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执笔者的妥协与摇摆。电力系统技术经济特性决定了,电改各个任务步骤之间是存在相当紧密的逻辑关系的,在下一步的改革推进过程中,如果出现显著的逆序错序动作,势必影响到电改的实际效果。

再如分工合作问题。电改内容驳杂,不同的电改任务,从编制专项改革工作方案开始,就需要不同的部门牵头,而这则需要较高的合作水平。例如对于电改基本理念基本任务的共识,例如对于电改逻辑次序的认可与遵守,例如相关电改任务之间的配合与衔接,如果各行其是、共识不足或约束不够,则需要组建专门的电改工作小组乃至领导小组。类似2014年10月,在新电改方案编制过程中,高调开展的深圳价改,其实恰恰暴露了新一轮电改分工合作的风险。

又如决策博弈问题。电改涉及重大利益调整,触及强势利益集团,因此任何公开博弈或暗流反弹都在可以理解范畴。从总的博弈形式看,对比2002年上一轮电改,一方面被改革者更加自觉更加成熟,一方面改革操盘者更加现实激情渐消,但与此同时,最高决策层对于电改已从行业脱困政策扶持上升到新增长点能源革命等更高诉求,公众传媒作为一股新生力量也给电改格局注入新的活力。

——惊蛰时节,避光已久的新电改方案终于见人,那些悄然混迹于7000多字文件中的“文字失踪案”,那些单方向有利于垄断集团的小动作,让人齿冷,也让人失笑,至于吗?

中国电改几十年历经曲折,除了【2002】5号文尚有余热以外,【2003】62号“电价改革方案”,【2007】19号“十一五深化电改实施意见”,这些热闹一时而最终写了也白写的红头文件,现在谁还记得?

同样,让这个【2015】9号新电改方案被架空变味儿、被半途而废、被不了了之、被大家遗忘虽然并不难,但是,只要那些垄断利益集团还在侵蚀社会,想让大家忘记电改这件事肯定是不可能的。

——总之,利益博弈正常,密室小动作可鄙,新电改方案社会评价低于预期而近乎“见光死”,揭示了新一轮电改的多重风险,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市场经济社会多元化的正常反应,不是动用权力部门防民之口、堵民之言就会消失的。

下一步,专项改革工作方案的研制,各项电改任务的推进,势必还将经历很多上下/左右/内外的互动与博弈,希望更多公众参与进来推动科学决策,推动中国电改从密室走向阳光!

(作者注:本文全部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个人)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08 2015/04

图穷匕见惊蛰时——深度揭秘新电改“文字失踪案”背后的猫腻

大用户直购电问题,要害问题是需要批量准入及信息公开,而目前试点将近9年而始终难以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很多地方将大用户直购电变成了变相审批乃至变相降价。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