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刘斯铭:晶科电力分拆上市工作紧锣密鼓
Solarzoom2014-08-25 08:31:48
近日,晶科能源公布了该公司第二季度财报,太阳能产品总出货量达659.5兆瓦,同比增长34.8%;总营收额3.2亿美元,环比上涨20.8%;净利润达到 2231.7万美元。这已经是晶科连续五个季度保持盈利。此外,该公司日前还宣布国开国际投资、麦格理以及新天域资本已同意对晶科能源下游太阳能光伏电站业务进行总额为2.25亿美元的投资。晶科的“双喜临门”迎来业内人士一片赞叹,同时也对其未来的电站投资产生了一些质疑。今天下午,晶科能源投资关系总监刘斯铭为投资者做出了一些解答。
晶科电力分拆上市紧锣密鼓
投资者:晶科电力计划在美国上市的进展如何?据说晶科已经在准备递交相关文件了?消息是否准确?是否是比原计划提前?
刘斯铭:关于晶科电力的分拆上市工作,我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这也是下半年管理层的重点工作之一。引进P/E战略投资人仅是第一步,当然也是重要的一步。目前美国和香港市场都在管理层的考虑范围之内。关于递交文件的时间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
投资者:晶科能源分离出晶科电力(Jinko Power)后,会注入今年完工的所有800MW的项目换取55%权益吗,明年完工的项目,会以项目形式卖给晶科电力吗,毛利润大概能达到多少?
刘斯铭:晶科电力不是纯Yield-co,它涉及到项目的开发、融资、EPC、运营,所以把晶科电力定义为一个growth IPP 更贴切。在未来,母公司和晶科电力的业务往来更多是组件的销售和其他方面的支持,而不是由母公司开发再转让的模式。
投资者:这次晶科电力出售45%的股权获得2.25亿美金,晶科能源计划如何使用这笔资金?
刘斯铭: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电站开发。
投资者:晶科电力出售给下游项目的组件价格与中国市场平均价格相比如何?此外,在晶科发布的三季度指引中,ASP可能会降低一点,这是什么原因?
刘斯铭:晶科能源对于晶科电力的组件销售不计入收入,而是直接资本化到电站资产,对收入和利润没有影响。因此,比较售价意义不大,实际价格以市场价格为主。ASP略微下降的预期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的启动,预计国内市场组件的销售量会提升。
新能源将从“选配”一跃成为“标配”
投资者:晶科在分布式业务方面进展如何?项目规模多大?每瓦造价大概是多少?工程团队的规模又如何呢?
刘斯铭: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是未来的趋势。目前公司的分布式项目储备已超过600MW。签订的项目开发协议规模更大。目前造价7-7.5RMB左右(包括组件)。晶科一直在扩张分布式开发以及融资团队的规模。我们拥有自己的分布式工程团队,也会外包部分项目。
投资者:目前来看,英利似乎在“不计成本”地扩大市场份额?请问晶科会随英利一起降低价格、牺牲利润吗?
刘斯铭:我们相信英利有自己的策略和计划,对此我们不进行评论,但晶科能源绝不追随。晶科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但绝不是靠牺牲价格和利润换来的,而是依托可靠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和品牌价值。国内分布式大幕拉开后,我们有信心依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保持行业领先的利润。
投资者:请问二季度现金流的情况如何?
刘斯铭:公司一般在年报才披露现金流。二季度晶科的经营现金流非常好,EBIDA也在5700-5900万美金的水平。但应收账款的提升对现金流略微产生了些影响。
投资者:请问过去两年签订的保证金合约(Retainage Contract)来自哪块业务,是国内客户还是国外客户,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大概回收情况怎么样?
刘斯铭:这些合约均来自国内的组件销售业务。以前这种方式算是国内惯例(包括会计处理方式),但在新的合同中已经很少了。现在总量大概在3000多万美金,将在一年半左右回收,下半年估计500-800万左右。
投资者:最近关于“能源局计划择时出台各省用电清洁能源配额政策,将各省非化石能源生产消费量作为碳排放、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的依据” 相关信息,如果实施会对行业有什么影响?晶科对这个政策是怎样准备的?
刘斯铭:该政策如果能出台并落实,将是革命性的,因为新能源将从“选配”一跃成为“标配”。补贴+考核的双重扶植将使新能源发电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我们希望今后的政策在融资方面能有一些优惠政策。
投资者:请问晶科能源针对美国市场的战略是什么?据说晶科出口美国的成本会增加到62美分以上,而相关毛利会大幅下降?
刘斯铭:目前将使用2012年裁定的29.18%的合成税率。但并不排除未来公司在海外(包括北美地区)开设电池工厂的可能。目前美国市场的价格在74-75美分左右,甚至超过这个水平。因此,就这个角度而言,毛利并不低,以前使用台湾电池片的毛利也差不多。
IPO之前达到1GW电站规模
投资者:日前晶科能源获得麦格理等三家投资机构的融资,请问,晶科为何选择这个时刻进行PE融资?融资后的估值是多少?
刘斯铭:首先是全年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其次,公司希望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使晶科电力成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太阳能项目开发平台。国开国际的进入标志着国内主流资金对太阳能下游市场商业模式的认同以及对公司实力和开发能力的认可,而麦格理在基建方面的项目运营经验和全球绿色能源网络将帮助晶科电力在未来实现国际化布局。同时PE战略投资人的进入也是是公司分拆下游业务并寻求上市的重要里程碑。
融资后的估值比较容易计算,为5亿美金。但这样的估值和溢价是基于年初投资人进入时,公司的电站资产和项目储备情况。即公司1亿美金的投入(投入已建成项目)在估值中得到8500万美金的溢价。
投资者:晶科完成此次融资后,是否还会有后续的融资安排?毕竟投资电站是一个资本消耗型的业务。
刘斯铭:在IPO之前没有股权融资计划。目前的资金量可供晶科电力撬动800MW以上的项目开发量,即在IPO之前达到1GW左右规模。但不排除CB等形式的融资。
投资者:最近投资光伏电站的热度很高,包括史玉柱都冲进来了,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是否也会有过热的风险?
刘斯铭:我觉得这个事情要从不同的方面看:首先欢迎资本的进入,下游电站开发最大瓶颈之一就是资本,史玉柱先生的进入恰好说明了国内资本已开始看好光伏发电这块业务。只有优质和低成本的资金推动,才能将整个饼真正做大。但另一方面,国家的补贴有限,在真正实现平价上网前,市场还是要跟着国家规划走,那么过度的甚至是恶性的竞争肯定是对市场不利的,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趋势。国内下游光伏发电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我们非常有信心。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