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探索多种模式破解分布式光伏应用推广难题
新华网江苏频道2014-05-26 11:18:37
“后双反”时期,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启动市场、消化产能与战略转型的关键。我国农村屋顶资源丰富,发展分布式光伏前景广阔,却因多种原因难以推广。江苏探索将光伏应用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及产业转型有机结合,破解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推广难题。
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前景看好推进困难
太阳能光伏发电分为地面大型电站和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两种模式。后双反时期,分布式发展扭转了整个光伏行业,成为启动市场、消化产能与战略转型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最终会成为市场主力,发达国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占比已经超过70%。
我国屋顶资源丰富,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潜力巨大,但目前光伏发电仍以大型电站为主,201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约10GW,其中分布式光伏仅占30%,与地面电站相比仍处于劣势。
2014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提出全国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为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8GW,占57%。可见,随着国家对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导向日益明确,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前景可期。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制约国内分布式光伏应用推广的瓶颈依然存在。
其一,企业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面临两方面困难,一方面屋顶产权复杂,需要多方协商租赁事宜,还要保证能够在20-30年内一直使用该屋顶并购买使用其所发的电力,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融资困难,银行需要投资者通过土地、房屋等资产抵押,才能获得贷款。
其二,居民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难点在于我国现行居民电价较低,光伏发电的成本较高,利润微薄、回收周期长使得居民投资者驻足观望。据了解,普通家庭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前期投入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要收回成本需要十几年时间。
据江苏省经信委电力能源处处长李强介绍,截至今年1月底,江苏共建成光伏发电装机108.5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发电装机30.96万千瓦,主要是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屋顶分布式电站,而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仅为0.069万千瓦。
江苏光伏示范应用新模式破解分布式发展难题
江苏是全国光伏产业大省,产业规模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近年来,江苏省经信委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一方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光伏示范应用新模式,将分布式光伏应用与扶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模式一:光伏下乡惠及民生 精准扶贫补贴到户
针对苏北欠发达地区,江苏省经信委结合六大片区扶贫工作,将发展光伏产业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结合实施“光伏下乡”计划,在对光照、屋顶及基础配套资源进行反复考察论证后,最终选择在东海县青湖镇青南村投资建设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该项目利用青湖镇青南小区129栋建筑屋顶安装1556块多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为381.22kW,年均发电量39万kW•h。项目于2013年12月25日完成并网调试,2014年1月8日全部并入国家电网,成为国内建成并网的首个农村 “连片屋顶光伏发电村”项目。
调研显示,该项目建设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由政府牵头协调,项目实施效率高。青南村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全部由江苏省经信委出资援助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江苏省经信委牵头协调常州天合公司、省电力公司、青湖镇等相关部门做好设备采购、施工组织、电网接入、低压线路改造等相关工作,做到特事特办,整个项目从安装到并网调试,仅用时一个多月时间。
同时,青湖镇党委政府和青南村委会通过广播、公示栏、入户走访等方式积极宣传“光伏下乡”扶贫试点工程,并对建设模式、实施原理、安全性、农户受益情况等进行解释说明,在扩大扶贫政策知晓面的同时,让光伏发电项目易于被村民接受。
二是发电收入两次分配,惠及民生。青南村五组村民秦玉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家里平常一个月用电差不多要两百度,使用光伏电站以后,每月能省下近一百块钱的电费,除去冬夏用电高峰期,平时光伏发电基本能保障自家用电。而且每发一度电国家就补贴4毛2分钱,用不完的电还能以4毛3一度的价格卖给电力公司。”
青湖镇党委书记苏卫哲向记者介绍了发电收入的分配方案:项目平均每年可发电39万度,每年可获得国家发电补贴约16万元。按照目前约70%多余电量上网计算,每年可得到国家电网支付的上网电费收入约12万元。青南村将发电补贴的80%归各户居民所有,其余20%发电补贴加上上网电费收入用于解决全村68位贫困人口(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脱贫问题,一举实现了全村脱贫,剩余收入由镇政府下属海陵公司统一管理,用于电站维修、小区公共设施维护及巷道保洁等公益性服务。
苏卫哲说,光伏电站就像一个“绿色银行”,能够保证25年的长期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农民增收和扶持村集体经济三重功效。
三是为光伏企业撬开了农村新市场。承建项目的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该项目的建设为公司撬开农村居民应用市场,积累了经验。下一步,公司将推广光伏与太阳能热水器门面店联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扩展光伏电站业务,满足零售市场需求。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认为,“东海青南村模式”在开创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模式的同时,把江苏省重点片区扶贫开发与落实国家分布式太阳能规划有机结合,示范效应明显。该项目实现了全国首个连片建设、每户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方式并网的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实现了村民免费用电,而且将发电收益直接用于帮扶贫困人口和扶持村办集体经济,实现了由一次性帮扶向持续性保障转变,为农村贫困家庭建立了绿色稳定的收入来源,打造了全新的扶贫模式。
模式二:社会、经济、生态三方效益并举 光伏发电助力新农村建设
苏南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能源消耗强度高,环境容量有限,对发展新能源更为迫切,江苏省经信委结合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在江阴市山泉村建成了全省利用屋顶数量最多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示范项目。
该项目租用山泉村集中居住区的10000㎡建筑屋顶,共安装4098块单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1.024MW, 年均发电量100万kW·h,是全省首个大规模集中建设的兆瓦级居民屋顶光伏电站项目,是一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成功尝试。调研显示,该模式的特点是:
一是社会效益显著,推广示范效应明显。山泉村光伏示范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先后攻克了设备配置、电网改造、建筑一体化施工、并网运行等技术难关。项目的建成运营,对探索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发电模式具有极强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二是经济效益突出,收益稳定可持续。山泉村光伏示范项目是出于实用价值而建造的光伏电站。近年来,山泉村重新布局田地和村庄建设,新建成的居民集中区屋顶规模达10000㎡,该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到农村屋顶闲置资源,成为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新尝试。
山泉村党委书记李全兴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山泉村共有300多户村民,如果每家每户单独建设光伏电站,大约需要1300多万。经村里统一规划和争取后,总投资控制在了1100万,大大缩减了成本。”
该项目同时也是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光伏发电领域的有效探索,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效果显著。项目由省经信委补助200万、地方财政配套150万,其余皆由村集体经济提供。电站建成后,村集体经济以屋顶租赁方式给予村民一定补偿,余下部分收入归村集体经济所有。
李全兴说:“光伏发电清洁环保、技术成熟、安装方便,发展潜力巨大。山泉村集体经济投资光伏产业,收益稳定且可持续。现在建设的光伏电站一年能发电100多万kW·h,意味着每年能带来约100万的收入,除去维护等费用外,在得到政府补助情况下,八年左右就能回收成本。”
三是生态效益明显,节能减排效果可观。项目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据江阴市经信委电力煤炭科科长张杰介绍,预计项目25年寿命期内,可发电2608万kW·h,节约标煤8040吨,减排二氧化碳2065吨、二氧化硫156吨、氮氧化物119吨,潜在的节能减排效果相当可观。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认为,江阴山泉村光伏示范项目的建成投运,是对推动江苏乃至全国太阳能光电、光热一体化技术应用、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建设低碳绿色建筑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不仅培养了村民使用低碳环保新能源的意识,树立了公众对太阳能应用的信心,也为未来经济发达地区推进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应用积累了经验。
“光伏下乡”呼唤配套政策
实施分布式光伏电站示范项目,是江苏推广光伏应用的重点工程,是创新扶贫到户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
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说,该轮示范项目的建设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引导企业攻克技术瓶颈、撬动农村市场,培育了居民使用低碳环保新能源的意识,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是化解过剩产能、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破解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困局的有益尝试。大规模的推广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将对政策提出更精准的要求。对此,徐一平建议:
一是扩大“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覆盖面。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产业集聚尚未形成,一般性的产业低端项目难以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且存在产业风险,特别是生态红线地区采取“以工补农”方式发展经济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各级扶贫部门加强调研,充分挖掘农村地区面积广、光照好、农户多、屋顶面积大的资源优势,帮扶建设光伏电站,从而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既能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又可增强村办经济实力,积累发展资本,形成长期稳定的“造血机能”。
二是推动苏南新农村与新能源的有机结合。苏南经济发展快,村办集体经济实力强,开放程度高,有很多类似江阴山泉村的经济发达村,农民对新农村、新能源、新生活的意识和环保观念较强,虽然目前建设居民屋顶光伏电站投资回收时间较长,但能够接受,如果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能够给予适当的补贴,则会推动苏南地区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
三是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扩大应用的切入点。建议将光伏发电应用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鼓励新建建筑按照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要求设计建筑结构及承载力,为光伏系统的安装提供便利条件,提升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四是促进融资政策落实到位。随着《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计量管理、补贴资金拨付机制等细则已经明晰,但资本市场的情况并不乐观。大多数商业银行依旧认为投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对于光伏发电更倾向于具有规模效应和可控性强的大型光伏电站。少数对分布式光伏有扶持政策的商业银行,也仅针对示范项目,中小投资者难以获得银行融资,需要有关方面推动融资政策的落实。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