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副总理:愿为中国投资铺路架桥
中国经济周刊2013-10-22 12:47:23
9月25日,乌克兰副总理阿尔布佐夫低调现身钓鱼台国宾馆,与包括中粮集团、中信集团在内的中国知名企业家及银行家举行圆桌会谈。
阿尔布佐夫身后,是乌克兰政府极富“抱负”的大规模引资战略。农业、能源、航空航天等一系列产业被视为引进中国投资的重点领域。
“我们将从一个非常大型的合作项目开始,在未来持续推动乌克兰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 阿尔布佐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中表示,不只是粮食进出口,乌克兰希望将合作扩展至全农业上下游产业链。
近年来,尽管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与乌克兰投资仍然在低位徘徊,开放市场、连通欧洲、吸引中国企业直接在乌克兰投资设厂,创造新的盈利与出口机会,成为乌克兰缓解贸易失衡、振兴经济的不二选择。
乌克兰这一引资思路,与近来中国企业正在加速的对外直接投资不谋而合,如何满足双方所求,成为阿尔布佐夫此次访华的首要目标。
不爱外贸爱外资
2012年,接近1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使中国成为乌克兰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61.23亿美元的乌克兰对华贸易逆差也成为乌克兰政府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唤醒出口,纠正外贸失衡?阿尔布佐夫表示,除了向乌克兰提供产品之外,乌克兰政府及议会希望中国企业能到乌克兰进行投资。“以农业为例,吸引中国资金在乌克兰当地投资,提高农产品产量,向中国供应更多的粮食,是增加乌克兰农业出口的好办法。”
这一以投资促贸易的增长模式,正在成为乌克兰削减赤字、平衡贸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此次访华,为向来自中国的投资提供更多优惠贷款,乌克兰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已展开谈判,与此同时,提高中国企业进口乌克兰谷物配额的努力也在进行,“我们注意到,乌克兰对中国出口远远小于从中国的进口额,消除这一贸易不平衡是乌克兰政府的重要目标。”阿尔布佐夫说。
在阿尔布佐夫看来,吸引外国企业在乌克兰投资设厂,直接在当地生产,比单纯进口外国商品更能提振本国经济。如今年4月,乌克兰提高了对海外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变相推动海外车企实现当地化生产。随后,吉利、奇瑞、通用、起亚等车企纷纷宣布投资乌克兰的计划,并表示未来将借助乌克兰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针对欧洲的整车出口业务。
中国投资欧洲的新渠道
引进外资代替进口的新战略并非乌克兰独有,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大陆各国,正在试图通过出口拉动与增加投资,代替紧缩财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引资的第一步,在于去除投资壁垒,打通出口渠道。2013年开始,包括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在内的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在美欧、日欧之间轮番展开,旨在促进投资与出口便利化。
尤其是与欧盟紧邻的乌克兰,近期成为欧盟“拉拢”的重要伙伴。按计划,乌克兰将与欧盟在今年11月底正式签署《联系国和自由贸易协定》(下称“联系国协定”),这意味着乌克兰将加入以欧盟为主体的自由贸易区,未来还有望成为欧盟正式成员。
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阿尔布佐夫表示,联系国协定签
署后,在乌克兰投资的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将享受到更加优惠的关税待遇。
与此同时,阿尔布佐夫表示,乌克兰正探讨在黑海建立综合性运输港口,以满足未来中国企业的转运需求,这使得在乌克兰生产的产品,不但可以出口中国,还可以供应乌克兰本地与整个欧洲市场。欧盟与乌克兰的紧密合作,使得乌克兰“事实上能够充当欧亚地区与中国投资渠道的角色”。
中企跃跃欲试
乌克兰与欧洲的转变,为亟待“走出去”而不得要领的中国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就在中国多数光伏企业深陷欧盟“反倾销”调查之苦的同时,9月25日,中国建材集团(下称“中国建材”)与乌克兰绿色能源公司在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总额20亿欧元的1吉瓦光伏电站框架协议,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框架协议之一。
阿尔布佐夫在签字仪式上表示,未来乌克兰政府将继续支持两国企业在能源领域的相互投资,对此乌克兰将创造更为便利的投资环境。
据了解,中国建材今年7月已与乌克兰签署240兆瓦光伏电站协议,加上此次签署的1吉瓦(1000兆瓦)框架协议,已使中国建材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商及光伏电站总承包商之一。
中国建材的成功令人眼红。协议签署当天,包括中粮集团、中信集团、华为、海尔等数十家中国知名企业,在钓鱼台国宾馆与阿尔布佐夫进行了面对面的会谈,寻求在乌投资的新机会。
中粮集团主管粮食贸易的副总裁迟京涛也表示,中粮作为代表国家进口谷物的唯一企业,将增加在乌克兰的仓储、物流投资,加强与乌克兰国家食品粮食集团(乌克兰从事粮食外贸的主要企业)的全面合作。
中信集团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中信集团自2009年与乌克兰开展合作以来,下一步将重点考察乌克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其他相关领域拓展对乌投资。此外,华为、中远等也向阿尔布佐夫介绍了中乌双方的合作项目,并表示愿加大在乌克兰投资,深入其市场。
对话阿尔布佐夫·谢尔盖·根纳季耶夫奇
将进一步提高对华粮食出口
《中国经济周刊》:此次作为副总理首访中国,和此前以央行行长身份访华有何不同,中国和乌克兰哪些领域的合作是您此时最想推动的?
阿尔布佐夫: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前两次作为乌克兰央行行长的访问也非常成功。第一次我们与中国签署了外币互换协议,第二次我们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农业领域合作贷款协议,获得了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这次作为副总理访华,我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想推动的合作也更多。
9月24日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会谈中,就有关经贸、农业、航天、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中国与乌克兰如何加深合作,我与马凯副总理进行了深入的商讨,取得了很多共识,对于会议的成果,我和马凯副总理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经济周刊》:以上这几个领域中,乌克兰对提高双边经贸合作有什么样的计划?
阿尔布佐夫:目前乌克兰正面临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下,乌克兰和中国可以在很多方面展开战略性合作,包括农业、能源与航空航天等等。吸引中国企业到乌克兰
资,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合作方式。
《中国经济周刊》: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的美称,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为吸引中国投资乌克兰农业,乌克兰有何措施?
阿尔布佐夫:此前中国与乌克兰签署了农业发展贷款协议,现在这一协议已经开始实施,并且开展顺利,为中国企业赴乌克兰投资提供了很多的支持。目前乌克兰与中国正在商讨进一步提高对华粮食出口量,增加中国相关企业的谷物进口配额,
粮食出口是中乌农业合作的开端,未来将引进中国投资发展乌克兰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
乌克兰农业部预测,2013—2014年度乌克兰粮食出口量将达到2800万吨。去年中乌两国的农业贸易额为3.6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该数字已达到3.3亿美元,增长46%。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中国对乌克兰投资不论是流量还是存量,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乌克兰将有什么鼓励举措?
阿尔布佐夫:为了促进中乌企业间合作,乌克兰愿意完善乌克兰法律体制。这次访问期间,我们在和中国政府会谈中取得了很多务实的成果,相信也会促进两国投资发展。
例如我们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就对能源领域投资提供贷款,进行了非常重要的谈判,与此同时,我们还希望中国进出口银行能够提高贷款总额,支持乌克兰农业灌溉项目投资。10月份,相关的工作小组会对这些具体问题进行商讨,相信很快就会有具体的谈判结构,将使更多的资金进入乌克兰经济,支持中国对乌克兰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预计贷款规模将会增加多少?
阿尔布佐夫:我们跟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谈判总额为36亿美元。与进出口银行现在的贷款规模为30亿美元,但随着合作领域的拓展,这一数额也会提高。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与中国企业家座谈时,有人提出希望乌克兰建立更为公平的市场环境,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阿尔布佐夫:乌克兰的现有法律体制是完全能够保护外资投资的,但与此同时,乌克兰正在积极引进外国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很愿意与投资者保持密切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我们一定会听从企业家的意见,如果他们的这种意见和要求是合理的,我们很愿意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法律体制。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看来和其他国家相比,比如说与欧盟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乌克兰的投资是否成功?
阿尔布佐夫:目前来说,欧洲公司来乌克兰投资还是占第一位,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与中国保持这种积极的合作与对话,保持这种快速的合作发展趋势,我相信这一情况会有所改变。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