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蓄能”内需市场
经济日报2013-05-21 10:44:18
经历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行业低谷之后,众多光伏企业终于听到了一些令人宽慰的消息。先是2月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市场预计今年规模将超过去年600兆瓦水平;随后研究机构Wind资讯发布数据显示,在已公布2011年度业绩预告的48家太阳能发电板块上市公司中仅15家出现预减,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对于长期依赖国外市场,一直走产能扩张、买设备、加工再出口道路的光伏产业来说,危机是否已经结束?抑或产业整合、转型升级的过程仍将持续?
光伏产业急速下滑
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短期内投资过度,给光伏产业迅速“跌落”埋下巨大隐患
过去10年,我国光伏产业可谓狂飙突进,到2007年,成为世界第一光伏电池与组件的生产国。不过产品90%以上出口,给我国光伏产业迅速“跌落”埋下了巨大隐患。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的加深,欧洲国家不得不收紧财政支出,削减光伏补贴,光伏市场急速萎缩。
2011年2月,德国通过光伏上网电价下调方案,规定只有当年装机规模低于3.5GW(1GW=10亿瓦)才不会下调光伏上网电价,否则装机量每增加1GW,光伏补贴下调幅度将增加3%。2011年5月,意大利批准的新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法案,将每年补贴资金限制在60亿至70亿欧元,并将补贴与装机量挂钩。由于欧洲市场光伏装机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这一重要引擎的突然刹车,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巨大冲击。第二大市场日本则由于遭遇地震,光伏产品需求减缓。同时,美国、印度等国相继向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双反”调查。曾一路高歌的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供过于求的态势。
从国内情况看,由于社会资本逐利以及部分地方政府不顾实际的产业引导,我国光伏产业短期内投资过度,生产能力严重过剩。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尚不足百家,现在已超过500家,整体产能已达30GW至40GW,而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仅21GW。
向内挖潜迫在眉睫
去年底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光电需求
为了从政策上加大国内市场对太阳能发电需求的引导,我国今年首次把太阳能发电纳入能源发展计划,并制订了3GW的具体目标。市场预计最终的规模可能还会略有超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国内光伏企业不可能一直依赖国际市场,必须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开拓。
过去,我国一般在西部地区建设大型的光伏电站,通过大电网向东部负荷中心进行远距离输送。
孟宪淦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发电将更加重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这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经济性较好,对大电网的干扰较小,国外光伏发电中90%的比例就是分布式能源。从目前运行来看,也比较稳定。
瑞士Sarasin银行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同样看好中国内需市场的太阳能需求,该报告指出,2011年至2015年间,欧洲太阳能市场将每年缩水5%,但由于中国等新兴光伏市场发展,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仍将增加20%,2010年到2015年之间,全球光伏市场年增长率将达18%。
从政策层面来看,2011年底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光电需求,促使光伏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业也通过信贷等多种方式支持光伏龙头企业的发展。去年11月,国家开发银行为汉能控股集团提供了300亿元人民币战略授信。
两个方面率先突破
一是自建光伏电站,二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产业要启动国内需求市场,应该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自建光伏电站。有研究报告指出,从光伏产业链的角度看,电站仍然是光伏产业链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部分,下游电站在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可成为光伏企业获得未来稳定现金流的来源。目前,汉能集团等一批光伏企业向发电端拓展,形成了设备制造研发、电池生产、太阳能发电的全产业链。
二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具有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原地用电减少输电投资和输电损失等特点。同时光伏系统发电高峰与建筑用电高峰基本重合,可缓解电力紧张,是分布式能源发展中的一个很好方向。2011年,汉能集团相继投产了四川双流、广东河源、浙江长兴等基地,今年将形成2GW产能。
同时,光伏发电成本也不断下降,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光伏技术的发展将来有望实现平价上网。美国应用太阳能公司总裁查尔斯·盖伊认为,由于中国在智能电网等配套设施上的优势,中国将在2018年前后实现电网平价。
相对于国内光伏行业接近40GW的产能,今年国内3GW的发展目标仍然相对较少。孟宪淦表示,短期内国内太阳能行业将经历一段艰难的调整期,但从长期看光伏市场前景仍然向好。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