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等大咖专家汇聚银川共谋黄河流域“双碳”发展

中国网2022-09-27 07:20:05 李俊峰等大咖专家汇聚银川共谋黄河流域“双碳”发展-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双碳”既是战略机遇,更是探索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近日,在宁夏银川举办的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大咖云集,精彩纷呈。来自国内清洁能源、环境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翘楚济济一堂,共同点赞银川“双碳”实践成果,共商银川绿色转型发展之策,为银川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能源转型的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能源转型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第二个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有各种解释,但无非是可再生能源加上核能,所以说在这种条件下,非化石能源主要是以电的形式存在,在未来的改革中,仅仅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还不够,它必须有一套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变革,也就是能用电的大家都用电,不能用电的再去想办法,这是一个技术方案问题。比如,长期储能问题、碳氢循环经济问题、氢和二氧化碳重新组合转化能量的问题,都有巨大的技术突破空间。

用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必然趋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希望大家不要急躁,要有不破不立的概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能源转型与世界能源转型的目标是一致的,碳中和目标实现时,80%以上是可再生能源或者非化石能源来供应,90%的电力来自于非化石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但中国能源结构也决定了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的时候,在推动能源转型的时候,不要忘记化石能源的支撑作用。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各种能源都有它的战略地位,我们需要认真的研究它,特别是所有的工程师们要设计出一个稳妥、安全、可靠的方案来,使我们碳中和愿景真正成为一个目标,最后成为一个现实。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论坛上发言

“宁夏风光无限好!”论坛上,解振华在发言中表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能源等产业基地,不仅传统能源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的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风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也有优势。过去,宁夏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但通过观摩了解,我们发现,银川正发挥首府优势,在城市、农村、园区、企业等领域积极转型,这种示范将对全国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很好借鉴。他建议,下一步,宁夏要结合低碳产业和技术发展特色,积极推动传统化石能源转型升级,充分挖掘当地风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光伏+”的新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鼓励支持绿氢产业的发展,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推动“双碳”领域向西对外开放合作,服务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市长赵旭辉在论坛上发言

赵旭辉在发言中指出,银川市作为宁夏首府城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把“双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当前,银川正在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全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中国新硅都、新型储能电池制造基地、智能终端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等“两都五基地”,努力在黄河流域先行先试、作出示范,真诚希望与会各方,广泛交流、深入探讨,为银川绿色转型发展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文开在论坛发言

陈文开表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建设的综合集成平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和出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我们希望与银川市政府和各位业界专家、合作伙伴一道,聚焦“创新·绿色·发展”主题,共同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路径和绿色低碳发展方案,群策群力,凝聚共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论坛上发言

刘世锦在发言中说道,中国的能源应该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现实减碳状况大致分为衰退型减碳、增效型减碳、创新型减碳三类。我们应该采取一个进取型降碳战略,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把关注重心转到创新型减碳,为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增长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激励。

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在论坛上发言

党彦宝在发言中表示,从行业看,电力、化工是“双碳”领域的主战场,涉及的每个企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承担“双碳”责任。宝丰是一家能源化工企业,我们响应国家、自治区和银川市战略号召,努力为推动新旧动能转化、能源绿色替代、产业绿色升级和行业绿色变革做示范、做贡献。我们用绿氢替代化石原料,推动化工产业低碳变革;通过“绿电生产绿材料再制造绿设备”的“三绿”模式打造全国首个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助推新能源健康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为新能源替代提供有力支撑,为宁夏“先行区”建设蓄能添力。

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胡晓炼在论坛上发言

金融在经济、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更多的低成本、长期性的资金引导到绿色的发展领域,同时通过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合作,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胡晓炼在发言中表示,要以此次论坛成功举办为契机,支持西部地区绿色低碳新型产业发展、积极用好国家各项金融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加强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更好助力银川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在论坛上发言

江亿指出,碳中和情景下必须解决能源供给问题,第一是如何实现零碳电力的可靠供给和稳定运行,第二是从何处获得充足的零碳热量。黄河流域是发展零碳能源的重要基地,西部丰富的空间资源是发展风电、光电的主要基地,同时丰富的水电资源和蓄电资源,为风光电“打捆”来共同提供零碳电力。特别是西部农村屋顶的空间资源成为发展风光电的重要资源,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在论坛上发言

贺克斌表示,碳中和是对世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高气候风险将加剧气候灾害的频发,经济损失倍增。气候因素和现存三种化石能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因素加剧了各国在风光等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世界经济也正从能源资源依赖型向能源技术依赖型转变,技术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袁士义在论坛上发言

CCS和CCUS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技术,埋存二氧化碳潜力巨大,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实质性贡献。其中,作为地质利用的二氧化碳利用途径中,CCUS-EOR(驱油—埋存)是目前最现实有效可行的减碳技术,油田是目前实施的主战场。充分利用油气田资源技术优势,与煤炭、电力、化工等碳排放企业合作,使CCUS/CCS规模化经济有效埋存二氧化碳,有望实现商业化运行,形成CCUS新兴产业链,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宝丰碳中和讲席教授罗开红在论坛上发言

双碳背景下的能源与动力系统发展也有很大空间,从燃烧和能源方面,致力于清洁燃烧技术,未来可考虑将捕集的二氧化碳与氢结合作为电子燃料,应用在能源系统和动力系统中,实现降碳;另外,进一步研究化学储能;第三,采用更多先进技术,使得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智能化。动力系统对燃料要求非常高,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燃料、燃烧和动力系统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引进数字模拟方法,使之智能化,引进机器学习,能够使得它更好、更有效的指导系统的开发和优化。

欧洲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宝丰碳中和讲席教授唐军旺在论坛上发言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气候变化,全球气温升高。在不同国家,电力、交通运输、能源、工业、农业等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碳排放。目前,从全球的能源结构分析,太阳能远超过所有能源组合总量,从发展潜力上看,太阳能特远远超过其他可再生能源。作为太阳能的储能方式,低碳储存是利用甲醇和乙醇,无碳能源储存利用氢气和氨,第一步应考虑制绿氢,下一步可存储绿氢在甲醇、乙醇或氨这三种介质里。除了这些重要的储能介质之外,还要关注甲烷,从煤的伴生气里转化出来作为储能介质也很有意义。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在论坛上发言

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经,也可成为加强国际合作、扩展“朋友圈”的重要领域。但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由资源循环为核心,向以资源循环和协同降碳双核心发展阶段转变的挑战,同时加快建立统一的循环经济碳减排具体测算标准和认证体系也面临新挑战。因此,建议加快研究制定实施《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实施方案》,同时加强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基础能力建设和科技支撑,加强国际合作与创新,还要立足国情,积极探索碳循环经济的实现路径。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在论坛上发言

目前我国双碳政策的顶层设计框架是“两轮驱动,三端发力”的格局。政府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评价体系,设定碳市场和碳税金融、产业政策等起到导向作用;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推动碳中和实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深化改革;供应端、消费端和碳消除三个方面共同发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在工业、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方面实现高效、循环和低碳目目标。碳消除方面,通过碳汇、碳捕集封存等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提高,将带来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在论坛上发言

双碳创新主要体现在产业科技和投资方面,一是集中在系统性的产业战略转型和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对技术孵化投资和人才的供给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产业转型方面,对能源、工业、制造业、交通业和其他的这些行业及其产业链、价值链在未来的十年都要推动碳中和的转型。在科研的引领方面,需要一些新的技术赋能,正是这些前沿的技术,孕育的是未来的新产业。当然,投资的驱动对于“双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教育基金会,绿色价值导向的投资也是我们投向的重点,从而实现投资的收益和社会的责任的平衡。

清华大学化学系党委书记梁琼麟在论坛上发言

“双碳”战略要实现碳的循环,碳转换的利用,碳的固定。在这个过程中,最直接的支撑是能源技术和材料技术,而这两个技术核心的学科又是化学,所以在落实“双碳”战略的过程中,化学不能缺位。从科学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方面,清华大学化学系在双碳方面的能源材料研究也卓有建树。例如,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和应用以及超分子化学方面具有突出成绩。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杨福源在论坛上发言

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能源转型几乎是必然选择。由于可再生能源风、光的波动性、季节性、地域性等因素,单纯依赖风光发电就必须要进行递阶性和地区性的转移。因此,以氢能为主要载体的长周期储能就成为填补10%用能需求缺口的重要解决方案。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根本性制约,根本问题就是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大光伏和大风电的外运或消纳问题。零碳能源体系当中氢能具备三个重要角色:氢储能、氢原料和氢动力,绿氢绿电应用具有万花筒方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宝丰碳中和讲席教授徐明在论坛上发言

碳排放主体减排乃至碳中和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政策的强制性驱动和市场的非强制性驱动。例如国家制定的碳排放权交易,确定硬性指标来规范碳排放行为。而市场驱动因素,包括企业自愿排放,或消费者有对零碳产品的需求,将此需求传递到产业链上游,以实现减排。从市场驱动这个角度来看,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碳足迹,就一个产品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制造,变成产品,产品使用到报废,在全生命周期里所产生的排放量加起来就叫碳足迹。企业核算、披露和减少碳足迹面临多重压力和动力,碳足迹未来可能成为工业产品的重要技术指标。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原董事长林辉在论坛上发言

氢能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氢交易平台资源配置,氢交易平台一定能够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设施。产业政策与产业技术成为氢能产业的双人舞,有效的金融创新成为产业政策与产业技术协同进化的润滑剂、催化剂。氢交易平台提供了氢能产业的要素流动和价值实现的场景。氢交易将以企业交易、政府交易、市场交易以及氢的商品交易、氢汇(HS)交易等形式存在,氢交易平台将实现信息披露、发现价格和樜杋控制的功能。

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在论坛上发言

黄河流域九省区既是过去中国工业化、能源保障和能源安全的主要基地,更是“双碳”经济目标达成的使命担当所在地。来自东部地区的装备产业如何支持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建设,以及如何推动实现西部的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通过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产业应用的场景化实现成功的绿色发展。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在论坛上发言

黄河流域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将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特别是西北地区,蕴含十分丰富的煤、油、气、风、光、地热等能源资源。我国19个光伏发电领跑基地有一半以上位于或紧邻黄河流域。天合光能在黄河流域也做了很多的实践,包括建了电站等,我们提出了“光伏+储能+氢能的‘3+1’”战略以助力黄河流域实施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宁夏银川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又一次重要实践,让与会嘉宾看到了“双碳”时代银川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成果,活动的圆满结束意味着未来的开启,银川市将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双碳”工作中走出一条行稳致远的道路,为宁夏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决定性的力量。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7 2022/09

李俊峰等大咖专家汇聚银川共谋黄河流域“双碳”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双碳”既是战略机遇,更是探索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近日,在宁夏银川举办的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大咖云集,精彩纷呈。来自国内清洁能源、环境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翘楚济济一堂,共同点赞银川“双碳”实践成果,共商银川绿色转型发展之策,为银川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