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三巨头的中报,透漏了哪些信号?

索比光伏网原创2022-08-26 16:03:18 光伏三巨头的中报,透漏了哪些信号?-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随着2022年中报季接近尾声,光伏行业主产业链制造环节市值最高的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相继发布中报。正如市场预期,光伏三巨头的经营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营收规模及利润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不过,除了经营业绩以外,三巨头的中报还透露了更多的行业信息乃至发展趋势,比如N型电池技术、一体化趋势、全球化布局等。

 

经营业绩,通威坐稳“王位”

2022年上半年,受益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大超预期,光伏行业延续高景气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78.6GW,同比增长74.3%,国内新增光伏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19%。

受益于行业红利,叠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光伏三巨头的营收规模和经营业绩均取得了可观的增长。不过,在硅料价格高位运行、硅片大尺寸化的行业背景下,通威的营收规模和业绩规模已经大幅超越隆基,行业霸主地位愈发稳固;而中环与隆基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曾经的“一超多强”市场格局彻底被打破。

从成长性上看,三巨头近三年中报营收复合增速相差不大,均在50%-60%之间,但业绩复合增速却出现了显著分化。其中通威和中环分别达到103%和86%,而隆基仅为48%,尤其是近两年间,通威和中环的业绩增长显著加速,而隆基则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究其原因,一是隆基近些年的战略重心逐步转向低毛利的组件环节,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二是硅料价格持续上行,公司的成本压力陡增。而通威和中环,正是借助硅料价格的上行以及隆基的战略转型,叠加自身在专业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市场份额及经营业绩大幅攀升。

就目前光伏行业旺盛的市场需求来看,隆基和通威2022年全年营收突破1000亿大关几无悬念,而中环也将再创历史新高。

 

电池片技术,大佬尚未出场

2022年上半年,受益于N型电池技术逐步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TOPCon、HJT等N型电池概念成为了A股市场炒作的热点,期间更是诞生了宝馨科技、京山轻机、金刚玻璃等一众“妖股”。更为疯狂的,则是沐邦高科、皇氏集团等跨界者,一则拟投建N型电池片产能的公告即可引发股价暴涨。然而,拥有行业顶级技术研发实力的三巨头,却给狂热的资本市场以及众多的新玩家泼了一盆“冷水”。

对于HJT,通威与隆基均明确表示由于银浆成本及设备成本较高,目前尚不具备经济性,因此至少在1-2年内,二者不会上马HJT产能。不过,在银浆替代技术的研发上,二者均表示已取得了重大阶段性突破,同时实验室转换效率也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对于TOPCon,通威认为当前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经济性,公司目前的新增产能均为TOPCon。据其测算,TOPCon盈利能力比PERC高出0.01-0.02元/W,但在成本方面依然高于PERC,主要受到银浆单耗较高的影响,其非硅成本比PERC高出0.03-0.05元/W。不过,隆基认为TOPCon距离转换效率极限仅有1%的距离,只是过渡性技术,因此选择了技术延展性更强的HPBC。

对于转换效率极限更高、更适用于分布式场景的IBC,除了隆基以外,中环也通过参股MAXN进行了布局。目前,两者均非常看好其在分布式领域的应用,其中隆基的HPBC产能规划已达到30GW,而中环更是斥资2亿美元认购MAXN的可转债,以支持其研发转换效率超过26%的第七代产品。此外,通威的IBC试验线已于7月下线首片IBC电池,目前在产线优化中。

参考三巨头的电池布局,HJT、IBC是大家一致看好的技术路线,而TOPCon正如隆基所言,更像是过渡性技术。尤其是当三者均具备经济性时,HJT衰减率低、双面率高、温升系数低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电站的投资收益,降低运维成本;IBC转换效率更高、外形美观、技术延展性强等特性,使其可以应用于溢价能力更强的分布式市场,技术生命周期也更为长久。

当然,除了这三种技术路线以外,通威还布局了钙钛矿的实验线,预计年内首片钙钛矿电池将会下线。从三巨头的电池技术布局可以看出,真正的大佬,还没有出场。

 

一体化,不止通威

上周五,通威低价中标华润电力3GW组件集采项目并拟进军组件环节的消息引发了A股市场的巨震,组件企业股价纷纷暴跌,而通威也正式转型垂直一体化,并极有可能引领光伏行业全面进入一体化时代。值得一提的是,隆基当年即是借助自身在硅片环节的竞争优势,通过前向一体化逐步发展成为光伏霸主。

其实,不仅仅是通威,中环的一体化布局也愈发清晰。其在中报中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G12叠瓦组件产能达到11GW,并建设完成2GW G12电池工程示范线。同时,中环参股的MAXN,是全球知名的IBC电池及组件厂商,拥有全球化的渠道布局以及“Maxeon”和“SunPower”两大全球知名品牌。此外,中环母公司TCL集团与协鑫集团合资共建的颗粒硅产能,则完善了公司在硅料环节的布局。

除了通威与中环以外,像爱旭股份、东方日升等企业均已开始一体化布局,这种趋势在2022年上半年已经愈发明显。究其原因,

·一是随着光伏行业“平价上网”的实现,市场需求趋于稳定,一体化战略的经营风险有所下降;

·二是光伏行业产品同质化特征显著,专业化企业难以在中长期内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是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发展逻辑下,一体化的成本优势显著;

·四是一体化能够规避行业周期性因素对于经营业绩的影响;

·五是随着组件环节CR5市占率愈发提升,第三方市场的相对规模愈发萎缩,叠加不断涌入的新玩家,竞争强度显著提升,销售终端之于产业链上游企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一体化趋势下,光伏行业的进入门槛将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优化市场竞争格局。当然,一体化趋势也并非意味着专业化厂商将逐渐退出市场,毕竟一体化厂商各个环节的产能不可能完全等比例配置,同时光伏行业的市场空间也足够广阔。只是,一体化企业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导。

 

全球化,向欧美进军

随着“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球性共识,叠加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统治力愈发稳固,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已经成为决定光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欧美贸易政策的限制下,实现欧美本地建厂,将成为企业规避政治风险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巨头中,隆基的全球化布局较为完善,但生产基地仍主要处于人工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其官网显示,公司已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及销售机构。其中,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布局了生产基地,在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设立了销售机构。

除了隆基以外,中环的全球化布局也已经初具雏形。资料显示,中环于2019年参股MAXN,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比控股股东道达尔少0.5%。MAXN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美股上市公司,旗下拥有“Maxeon”及“SunPower”两大全球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分布于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地,业务遍及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和美洲,拥有全球化的销售渠道。

此外,根据中环披露的信息,公司基于“工业4.0”技术打造的智慧工厂,已经实现了晶片制造体系全产线的自动化运行,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业内首座“黑灯工厂”将于年内投产。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了在人工成本高企的欧美本地建厂的能力。

参考汽车等其它制造行业,全自动化的智能工厂已经成为行业标配,像国内多家车企均在欧美当地建有制造工厂。而雄霸全球多年的中国光伏产业,却始终没有走出东南亚等低成本地区。可以想见,一旦未来欧美再次出现极端贸易政策,本地建厂能力将成为决定光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扩产,仍在继续

随着“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行业逐步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光伏企业也掀起了疯狂的扩产浪潮。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环节的拟扩产规模分别达到139万吨、422GW、200GW和233GW。而光伏三巨头,也纷纷发布了新的扩产规划。

其中,隆基宣布拟将云南曲靖(二期)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中的硅片产能提升至30GW,并拟在鄂尔多斯投建46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在芜湖建设10GW单晶组件产能。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备受瞩目的15GW HPBC电池产能已优化至30GW,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投产。根据公司此前的规划,预计至2022年末,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150GW、60GW和85GW。

通威在中报中表示,截至报告期末已形成23万吨硅料产能 ,54GW电池片产能。同时,公司拟在包头、云南投建合计40万吨硅料产能,以及在眉山投建32GW电池片产能。N型电池产能方面,公司计划投建8.5GW TOPCon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底投产。

中环截至报告期末,硅片总产能已提升至109GW,预计至2022年末将达到140GW,其中G12先进产能达到121GW,占比接近90%。根据公司的规划,未来硅片总产能将达到180GW。

光伏三巨头的持续扩产,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其经营业绩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然而,光伏行业的疯狂扩产,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产能过剩的担忧。不过,在近期的电话会议中,隆基表示2023年光伏装机有可能达到400GW,甚至2025年超过600GW也有可能。也就是说,如果未来几年光伏市场需求持续超出预期,目前的产能规划是完全能够被消化掉的。

文章作者:倪克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6 2022/08

光伏三巨头的中报,透漏了哪些信号?

随着2022年中报季接近尾声,光伏行业主产业链制造环节市值最高的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相继发布中报。正如市场预期,光伏三巨头的经营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营收规模及利润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不过,除了经营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