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月底的临近,光伏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在各产业链环节的代表性企业中,隆基股份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其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562亿,净利润为75.56亿,两项数据均位居行业第一。通威股份以467亿的营收规模和59.45亿的净利润水平紧随其后。其它企业中,特变电工、天合光能、中环股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东方日升、爱旭股份等企业的营收均达到百亿级别,但净利润水平却参差不齐。在光伏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产业链上游产品价格暴涨的大背景下,企业受所处产业链环节、经营模式、业务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经营业绩出现了极大的分化。
从成长性来看,上述十四家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的中位数分别为56.61%和52.72%,两者相差不大。不过,在第三季度的数据中,净利润增速的中位数却下降到了29.09%,而营收增速的变化相对较小,为46.21%。更令人惊讶的是,净利润增速的极差竟然达到了1242.03%,而营收增速的极差仅为342.82%,这还是在不考虑扣非净利润的情况下!
可以看出,光伏企业第三季度的营收增速依然可观,不过盈利能力却出现了显著分化。在这十四家企业中,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是大全能源,达到1132.74%,其次为中环股份的316.08%、特变电工的227.92%和迈为股份的139.71%。这四家企业中,大全能源和特变电工均涉及硅料环节,其中前者的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硅料的销售。中环股份则主要以硅片的销售为主,而迈为股份是光伏设备厂商。由此可见,业绩增速排名前列的企业,均来自于产业链上游。
反观产业链下游企业,东方日升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66%,爱旭股份净利润同比下滑109%,两者均属于电池片以及组件环节企业。在上游硅料和硅片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殆尽。从数据上看,大全能源Q3的毛利率水平达到61%,通威股份2021H1的硅料业务毛利率达到69%,而东方日升、爱旭股份的毛利率仅为3.02%和5.98%——真乃天壤之别!
不过,随着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电池片和组件企业的开工率也显著下滑。根据索比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电池片企业和组件企业的开工率分别为77.78%和77.45%,而去年同期分别为93.59%和82.87%。由此可见,产业链上游利润的暴增已经影响到了光伏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像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等硅片厂商的单季毛利率水平较Q2均有所下滑,而爱旭股份的毛利率则从Q2的1.66%提升到5.98%,盈利能力显著恢复。由此可见,在硅料价格依旧坚挺的情况下,硅片企业已经无法将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了。
结合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结构来看,像隆基股份、通威股份这样涉及多个产业链环节,业务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经营业绩更加稳定;而像大全能源、爱旭股份这种采取“聚焦”战略的企业,经营业绩则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也是当前行业内诸多企业纷纷采取“垂直一体化”战略的原因之一。不过,站在中长期视角来看,当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供需矛盾逐渐缓解、行业发展愈发稳定以后,“垂直一体化”战略可能更为适合龙头企业,而综合实力一般的企业则更为适宜采取“聚焦”战略。
在光伏主产业链之外,逆变器领域的龙头企业阳光电源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0.19%,在盈利能力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其主要受到第三季度光伏装机量增幅有限、全球海运不畅以及去年同期净利润基数较高的影响。辅材龙头福斯特第三季度的利润增速也大幅放缓,仅同比增长4.23%。其主要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单季毛利率从Q2的21.58%下滑至18.8%。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受到纯碱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盈利能力亦受到影响,毛利率水平从Q2的37.41%下滑到31.7%,净利润增速亦同步下滑,从Q2的72.29%下降到29.89%。
如果说2021年上半年是整个光伏行业的“集体狂欢”的话,那么第三季度就是产业链上游的“自娱自乐”。不过,第三季度这种盈利能力的极端分化,只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供需错配导致的阶段性特征而已。放眼未来,最终决定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利润分配水平的因素,终究还是在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壁垒。
文章作者:倪克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