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唯一的重磅新闻就是习总书记关于2030年风光装机量的规划,1200GW以上。
所有媒体的梳理我们做了一遍,13家的标题中性,2家正面,1家极为负面。极为负面的那家把光伏制造业企业、金融市场的心声给说出来了:“每年73GW光伏风电,扣除风电30GW,光伏才43GW,远低于上周的70-90GW的预期,也远低于隆基钟宝申预测的400GW”。
那么,到底“1200GW以上”是高于预期还是低于预期?
我的观点是:
(1)从数字上看,1200GW扣除470GW以后再除以10,光伏测试网的计算没有问题。
(2)“以上”两个字是很重要的!包含了从2000GW到3000GW甚至更高水平的各种可能性。
(3)从十二五、十三五的历史发展看,由于光伏降本的实际速度远超出规划时的预期,最终的装机量也远远超出预期。但隔壁邻居(核电)则存在着“十三五规划到58GW,实际到2020年10月才50GW”的情况。因此,规划的高低,确实不代表什么。只能代表基于当前情况所作出的一种估计。如果光伏发展的好,可以远远超过1200GW,做到2000GW、3000GW都是有可能的。光伏如果自身发展的不好,做不到1200GW也是可以的。
(4)本次习总书记的发言,是对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言的重要“细化”。9月22日习总书记提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这次提到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和方法。那就是“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因此,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方向:a)植树造林,b)风光储。
在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看来,2060碳中和的最终实现方法不仅仅是风光储和植树造林,还包括节能减排、限制能源消费、碳捕捉技术。但在实现2060碳中和的5大方法中,确实是风光储和植树造林的效果最好。这与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高度一致。
在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看来,从3年以上的角度看,风光储的效果远好于植树造林,原因是:
a)植树造林是出现了排放再去吸收二氧化碳,而风光储是通过替代煤油气直接避免排放的产生,是“治本之策”。
b)风光储能产生能源供给,而植树造林不能生产能源。
c)风光储的土地利用率更高。每1平方公里可以实施200MW风光储,减排28.8万吨/年二氧化碳,而植树造林的减排效果是3.65万吨/年。因此风光储的减排效果比植树造林高7倍多。
但由于当前我国距离“风光储平价上网”还有一步之遥,目前的光伏、风电系统成本如果每W配置0.1-0.5Wh的储能,经济性上还略差一些。但只需要光伏、风电再降本0.3-0.5元/W(或者杀利润),即使储能电池不再降价,风光储的经济性也必然能在十四五做到。
因此,在当前时间点上去看,国家基于当前的信息(风光储的平价还没有达到)作出通过“风光储+植树造林”两条腿走路的战略选择,既科学又审慎,非常合理。
(5)光伏产业和金融市场过于浮躁了。如果整天将精力花在打听政策或游说政策上,无益于产业的发展。唯一有用的事情是快速降本!
在SOLARZOOM看来,风光储降本的方式有7种。在十四五期间最优的、不牺牲利润的降本就是“每W发电量的提升”。这其中包括了发展HJT电池技术(从而在同等W数下,可以提升5-12%的发电量),发展双面组件、跟踪支架,也包括了电站运维的精细化。
但在2020年下半年,金融市场和光伏产业共同完成了第6项降本(制造业企业充分竞争)的前半部分。具体看来,金融市场的狂欢造就了光伏制造业企业疯狂的权益、类权益再融资。截止11月末各大光伏制造业企业已经合计权益、类权益融资近300亿元,而近期通威的59.8亿增发又已完成。这些权益和类权益融资如果全部完成并且按照30:70的比例配置银行贷款,可以投放2000亿元,用于200GW的全产业链扩产。而事实上,2020年以来的全产业链扩产,正是201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扩产),2020年四季度,也是过去近38个季度以来最疯狂的一个季度。因此,金融市场的疯狂,给光伏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次“免费超车”的机会。只要是上市公司,利用好了二级市场,讲好了故事,就能融资,就能扩产,市场份额、市场地位就能上升。如果产能过剩了,反正是大家一起扩产的,大家一起死。但如果不抓住2020年下半年的机会,市场份额一定下滑,现在就是个死。因此,整个光伏制造业所有的龙头企业,共同实施了一次“个体理性+集体的非理性”。但对于国家和产业发展而言,本次十年一遇的疯狂扩产,则会在2021年的“下半场”带来极好的“杀利润”降本——由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玻璃的全面过剩,而将产业链将近0.5元/W的利润全部释放出来,恰好完成风光储平价所需要的最后降本。只是这种降本,对于股东而言是极为糟糕的。
在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看来,真正有意义的降本,并不是这种全产业链集体疯狂式的扩产和杀利润降本,而是理性的降本。在十四五期间,最有价值的降本,则是HJT电池技术。HJT电池技术发展到2020年12月,已经确定性的可以通过“高精串焊+银包铜+半片大片薄片”实现最后的降本,在2022年中与PERC技术在生产成本上完全打平。届时,HJT技术便可以其高出PERC约1.5%以上的转换效率,和5-12%点同等W数下的发电量增益,获得额外0.30元/W以上的降本。这种降本,可以实现利润,可以持续发展,故而有利于产业的健康。
(6)十四五期间,完全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因此,1200GW确实并非是2030年的天花板。
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前提是:政治上高度认可风光储,风光储平价从而可以降电价,拉动GDP和就业。这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已经完成,第二个条件在2022年左右可以完成(PERC产业链杀利润,HJT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个条件通过各地投资HJT全产业链可以完成。因此,在SOLARZOOM看来,2030年达到3000GW的风光保有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注:基于SOLARZOOM测算,已经考虑的电力约束问题、空间约束问题、利益集团约束问题,在2030年的限电率仍然可以控制在6%以内,而储能的配置比例须上升到1W:5Wh,通过降本,不断的消化限电率的上升和储能配置比例的上升】
对于风光储行业而言,需要在2022年风光储全面(动态)平价后,不断向国家游说政策,将更多的土地释放给减排效果超出植树造林7倍以上的风光储。从而解决东部地区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
(7)2021年是需要非常谨慎的一年。2021年不仅产能严重过剩,全球需求也将大概率低于170GW的预期水平。理由如下:
a)国内2020年竞电价,有3分补贴,2021年平价没有补贴。变相降价0.03元/kWh。如果保持IRR不变,组件价格须下降0.35元/W方可达到。同时2021年开始,各地要求配置储能(作为成本项),故而还要光伏组件再降价。如果光伏组件不降价,则国内平价的需求不释放。因此,在制造业企业与运营商的博弈中,最终还是制造业企业埋单。
b)海外的疫情存在着“第二波”影响。海外疫情的第一波影响,是通过疯狂释放流动性加以克服的。美国、日本、欧洲的运营商主体评级好,自然在全球流动性的疯狂释放中获益。但如果中国除外的海外经济在2021年继续因为疫情的因素而保持负增长,则用电量增速何在?电力新增装机量何在?光伏新增装机量何在?
上述这些问题,在2020年下半年光伏制造业企业、金融市场的疯狂下是不会被人提及和深度思考的,但切实构成了2021年的巨大的风险。在美好的十四五、2060碳中和面前,光伏产业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2021年。值得我们每一个光伏人深思。
最后,我们的结论是:
2030年1200GW不是天花板,3000GW风光装机保有量完全可能实现!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周末唯一的重磅新闻就是习总书记关于2030年风光装机量的规划,1200GW以上。所有媒体的梳理我们做了一遍,13家的标题中性,2家正面,1家极为负面。极为负面的那家把光伏制造业企业、金融市场的心声给说出来了:每年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