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康保县:光伏将海拔劣势变成优势 助力发电780万千瓦

法制日报2020-01-14 10:36:53 河北康保县:光伏将海拔劣势变成优势 助力发电780万千瓦-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刮出山药籽,秋天刮出犁底层。”一首当地民谣道出了河北省康保县深度贫困的缘由:这里气候高寒干旱,地瘦人穷,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可是谁能想到,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这个被称为“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深度贫困县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住土坯房的农民进城住进了高楼,贫困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据统计,2019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8.8万人减少到1468人,贫困发生率由36.04%下降到0.69%,所有贫困村全部达标退出,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农民变居民

挂上红灯笼,贴上红春联。康保县闫油坊乡南乔村村民付花正在搬迁安置新居里炸麻花,等孩子回家过年,“进屋里暖和暖和,尝尝炸得好不好吃”。

尽管离新春佳节还有些时日,南乔村村民早已进入欢庆模式,乔迁的喜悦洋溢在空旷而悠远的雪原上。

南乔村有7个自然村,是有名的“空、散、破、穷”村,此次全部整体异地搬迁到新规划建设的安置小区,共有94户贫困户。小区住房整齐排列,设施齐备,还有休闲文化广场。

像南乔村这样在村庄原址不远搬迁安置,还能留住乡愁的,在康保县并不多。康保县主要采取以县城安置为主、中心集镇安置为辅的城镇化集中安置形式,集中建设、集约共享,彻底解决农村群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配套就业服务、便民服务、医疗服务、物业服务,把农民变为居民。全县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84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共建安置点27个,占搬迁总规模的85.5%。其中,县城集中安置区安置94个村6997户20036人,占全县集中安置规模84.6%。

“我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已全部完成,实现了在村常住贫困户危房‘清零’,补齐了这一严重制约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短板。”康保县委书记刘雪松说,基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具有整体性,为异地扶贫搬迁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通过统筹考虑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园区集聚和公共基础服务配套建设,城镇化安置占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人口的95%。

劣势变优势

地处高寒干旱是康保的劣势,但是这里平均海拔1450米,是我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的光照好的地区。在康保,全年日照时数达3100小时,具备780万千瓦光伏发电开发能力,光伏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4.76亿元,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8.3万千瓦,年实现收益1.15亿元,带动2.2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195个贫困村(2018年新纳入30个贫困村)实现光伏扶贫全覆盖,带动1.7万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扶贫产业之根扎得越深,致富的枝叶就越繁茂。”康保县县长魏红侠介绍说,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和“保障性扶贫比开发性扶贫任务更重”的贫困特征,康保立足“首都两区”定位,突破“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思维定势,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发挥风光、土地、生态资源“三大比较优势”,构建了光伏、特色种养、土地流转、生态建设“四位一体”的增收体系。

康保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通过资金入股、资产租赁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收益参照光伏收益分配办法,安排非贫困村贫困群众公益岗就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摸索“旅游+扶贫”新模式,打造运动、艺术、养生、美食四条草原旅游线路,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此外,康保县还搭建就业平台,通过开发智能就业服务系统,让贫困劳动力就业求职信息与县内外各类企业用工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接,有效解决用工和求职“两头找不到”的困难,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群众全部实现就业。

争贫变争富

1月8日,康保的气温降至零下25℃。9:30左右,记者刚踏进村口,悠扬的乐曲声传了过来,屯垦镇南井子村文化广场上,一些村民正在跳广场舞。

整个村子被白雪覆盖,在村中纵横交错的黑色柏油马路衬托下,变得很有生气。

贫困户王力身穿“黄马甲”正在清扫道路。

“这是我清扫的责任段,要是打扫不干净,我就对不起付给我的工资。”王力的公益岗就是村里的卫生保洁,清扫村中这段路面。

王力说,这个“公益岗”每月给他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

设置“公益岗”是康保县在脱贫攻坚中的一个独特做法,激励贫困户劳动脱贫,而不是养懒汉。

面对光伏扶贫带动贫困户有了钱,一些乡村平均分配光伏收益,出现了贫困群众“等着扶、躺着要”等新问题,甚至出现争当贫困户、抢做贫困户等现象。康保县按照“光伏收益保工资、公益岗位促就业,勤劳脱贫有动力”的模式,把公益岗就业作为调动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勤劳致富的突破口,探索创建了“一改三全”光伏产业扶贫新模式,即:改革光伏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弱劳动力贫困家庭公益岗就业全覆盖,实现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全覆盖,实现村集体收入全增加。

“思想不脱贫,一切等于零。”刘雪松说,明确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其中70%用于农村扶贫公益岗工资支出,30%作为村集体收入,破解“一光了之”政策养懒汉弊端,真正变“贫血、输血”为“养血、造血”。

屯垦镇党委书记王岭说,采取这种分配方式后,贫困户争着抢“公益岗”,当起了环卫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农村护老员等,自己用劳动有了稳定收入,又改善了居住环境,聚众打牌的少了,邻里和谐了,尤其是,解决了村集体收入无渠道、办事没资金的尴尬被动局面,增强了脱贫内生动力,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夯实了乡村治理的基础。

在康保县,除了体现通过自身劳动脱贫的“黄马甲”,还有象征带领群众打脱贫攻坚战的驻村干部“小红帽”,象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因病返贫的签约医生“白大褂”,这3支队伍劲往一处使,打赢了康保脱贫攻坚硬仗。

清华大学法学研究生宋立强是一名“小红帽”,驻村扶贫快3年了,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收兵回城”。他帮助村里建章立制,培养法治明白人,建立网格化乡村治理体系,为的就是要留下一支永不收兵的“扶贫队”。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4 2020/01

河北康保县:光伏将海拔劣势变成优势 助力发电780万千瓦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刮出山药籽,秋天刮出犁底层。一首当地民谣道出了河北省康保县深度贫困的缘由:这里气候高寒干旱,地瘦人穷,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河北省10个深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