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电站并网对天华阳光并非难事

shine magazine/光能杂志2012-06-15 08:54:29 张怡:电站并网对天华阳光并非难事-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采访主题:了解天华阳光的电站EPC业务
采访时间:2012年5月16日
采访人:《光能》记者刘珊珊
被采访人:天华阳光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怡女士


《光能》记者:您好!我是光能杂志的记者刘珊珊,您怎么看待目前这个电站融资难,并网难的问题呢?

张怡:电站融资难,并网难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天华是一个全球的开发商、投资商和电站建设的管理商,以及资产的管理商,也是独立电力运营商。我们的面是很广,我不认为电站的建设和融资是一个难的,因为这是我们的主营。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了,我相信制造商原先的关注点,都是在产能上的,相对来说他们会觉得是一个比较难的。那么我们有五年多的时间一直都在做这块,尤其是自国外,像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甚至现在这个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现在新型的南美和这个希腊市场,他的融资都是具备高的流动性,稳定的收益,以及高度商业化的一个体系来支撑这个终端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太难的事情。

《光能》记者:那并网方面的问题?

张怡:并网肯定要讲究一个并网点,并不是说一个地拿过来就可以做电站的,如果说你随便那一块地来做电站,可能并网会是一个难度,甚至说你自己需要投资建这个升压站,参与变电站的建设等。但是如果是我们本身做终端的,本身是这个专业出身的,我们选择地块一定是在并网的性价比上也是最好的,我也没觉得这是一个难事。

《光能》记者:那现在电站怎么赚钱?就是投资回报率多少才能赚钱,补贴那倒多少才可以?

张怡:你是指哪个国家啊?

《光能》记者:现在国内市场。

张怡:国内市场的话,我想一般来说,投资内部收益率如果有个8%左右至少是可以满足银行贷款的需要了。

《光能》记者:现在国内的项目可以满足现在这个这个比例吗?

张怡:要看地点,地点包括接入点的条件,接入的成本以及土地的价格。我相信在国内现在接入和土地都是相对于开发电站比较大的困难点,原因是合适于就是性价比合适于电站建设的土地并不是那么多的,然后在加上一道筛选,就合适接入点合适的,那就更少了。

《光能》记者:那比如说像现在西藏青海地区,可以满足这个投资的这个回报吗?

张怡:从光照而言是可以的,从光照的话应该有个一千三四这个系统效率损失之后的有效光照,就可以满足投资和贷款,银行融资的这个要求了。那么就土地和接入点而言,满足这些光照的条件和时间还是不一样的,你像东北大多数都是林地耕地或者是这个非建设用地,那么如果江浙这一代有建设用地,但是成本又比较高,又不适合大型地面安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甄别和组合的,这就是为什么天华在国内为什么没有全国都撒开了做,也不是什么地方做我们就去打项目的,我们还是有选择的,比如说新疆,青海,海南,既有用电需求,又有接入条件,同时土地的价格和地的属性,这个是非常关键,是适合做电站的。

《光能》记者:那像新疆青海这个这个空气风沙,风尘问题是很严重的,那会影响电站的效率,那你们这个清洁是怎么解决的呢。

张怡:日常的电站的运维的成本按照正常的说起来,只是发电效率的5%以内的,那么在加上咱们国内又不是一个劳动力成本敏感型的结构的,那么做电站的清洁无非就是人工时的投入了。

《光能》记者:那平均下来,每块电池板的清洁需要成本是多少呢?

张怡:一般来说就是一个电站的总的运维成本应该是这个电站发电效率5%以内的这么一个投资,所以电站资产一旦有一个就是稳定的现金流,在一个商业化的环境里面,是一个类似于一个固定收益的金融资产,他的现金流还是非常健康的。国外会好很多,国外的电站首先一个他的新能源的发展体系是完全商业化的,有一些我们叫补贴电价市场,有一些是叫平价市场,这个平价市场就更独立了,不依赖于任何政策,不依赖于任何补贴就可以存在的,在这种市场上发展新能源的话,就整个产业来说,也是现在仅有的一个亮点了,尤其是在现在产能制造,产能过剩这么一个情况下。

《光能》记者:那能不嫩谈谈天华最近做的项目,像前阵子跟超日太阳合作,那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项目的计划。

张怡:天华是现在这个太阳能产业里面应该是唯一一家独立的,也是最大的电力运行商,开发商和投资者了,其他有类似的公司,也都被其他产业链上的厂家收掉了,那么收掉以后必然就带来一个,相对来说他失去了品牌和技术中立的这么一个地位。天华本身不做制造,我们开发的东西是可以极度的有针对性的,我们选择的这个产品也是可以最佳性价比投资收益最佳,在有些地区用金硅,我们甚至可以帮一些开发商薄膜的定制一些项目。比如说高温,比如说弱光侵泡下,那么以往天华在过去的四五年的终端电站的开发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这个业务活动中基本上积累了200多个兆瓦的经营业绩,主要的市场是在加拿大,中国,德国,西班牙,捷克,保加利亚。今年有4个战略性市场,三个新兴市场,中国是其中一个,因为中国也是从去年八月份开始,咱们这个补贴电价才正式成文,而且按十二五的规划每年3-4个GW的量才出来。另外就是南美,是我们一个关键的市场,希腊是我们一个关键的市场,然后是日本。那么这些国家有一些是补贴电价市场,比如说希腊,比如说日本,有一些是平价上网市场,比如南美,智利尤其是,有一些是政策驱动市场,比如说中国,在不同的市场我们都是有专门的这个团队,当地的团队,集团化的管理。有当地化的这个团队,在做这个开发,做出来的开发一定是风险最小,收益相对比较高的,那么这四个主要的市场,应该可以贡献给我们五六百个兆瓦的这个总的项目,我们总的投建的规划。

 《光能》记者:那电站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张怡:电站建设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变更管理的过程,你在开发设计之初,做的一些设计,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变更的需求,我相信当地化的团队。那么我们自己的团队在当地做项目管理,有当地的人力资源,有当地的人脉,当地的网络,从建设的变更管理一直到并网,我们都是全程的管理,一直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这一块对于新进入到终端的企业,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毕竟天华已经做了这么多年了。

《光能》记者: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的地方在哪呢?

张怡:首先是从资金的角度,因为制造业在过去5年大规模发展的过程中间,大多数的信用和资金都投放在了产能上,现在的信用额度和资产覆盖表其实已经是不堪重负的了,那么第二点,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说,它做终端电站,等于是把自己的产品卖到自己的电站上去,对于他的销售收入的确认,应收账款的确认,都是一个滞后,他的所有这一切的确认一定要等产品出来,电站开发做完、电站许可拿到,电站建设完成,运营记录形成,电站资产卖掉,所有这一些做完了,这也是有一个工艺链的,才会实现自己的销售收入和现金流,而这不是制造业的运营模式。制造业的运用模式就是现金的滚动,我采购,生产,销售,回收,采购,生产, 销售,回收,这是个过程,那么现在因为产能的过剩,大家都把终端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一个救命稻草,但是事实上管理终端的这一群人才和管理制造的这些销售的人才是不同的。

《光能》记者:现在光伏电站缺乏专业人才的情况您有什么看法?

张怡:我觉得现在还是多数的经验都是积累在制造端吧,终端这块是个产融结合的平台,需要一些专业的,有投资技术,投资知识,以及对行业对供应链,对终端市场有了解的,以及对各国的政策和这个电力市场的战略规划有了解的这么一些组合的人才,才是做终端的,这个跟上游做制造是完全不是一回事。

《光能》记者:那像天华跟电力公司都有哪些合作的方式呢?

张怡:合作多方面吧,我们有投资,投建的项目,转给他们的,因为这些国外的国内的电力公司有一些刚性需求,需要有一些绿能资产指标等等,还有一种是他们已经开发的,我们帮他们,开发到半半拉拉的,我们接受帮他们做下去,然后交钥匙的,那么主要是这两个方面吧。

《光能》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您对今年,或者是今后五年的中国市场有什么期待呢?

张怡:我觉得中国作为一个产能大国,应该说全球有65%以上的产能都是在中国的,没有理由不发展国内的市场,尤其是在在这个世界贸易壁垒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天华有一点就是说,天华投资人,不是生产者,所以这些贸易壁垒对我们来说是不形成障碍的,但是对于制造商来说会是一个障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咱们产能又投入了这么大,国内市场起来是对的,所以就这点而言,咱们政府啊,国家发改委啊,以及能源部门啊,出台这样的政策,有这样的规划是对的,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但是整个的这个国内的这个电站投融资的一个基础,在我看来跟国外比起来,还并不是一个完全商业化的,首先一个并不是那么平价上网条件特别好的,因为煤电联动还没有出来,平价上网是要跟传统能源去比,那么这个比这个价格是政府控制的,而不是市场驱动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对于光伏企业投资,以及电站的总投入,他的成本会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需要一些时间吧,我觉得从咱们国家说起来,本身这个能源的结构,南北也不是特别平衡的,还有一个就是在这个光伏的产能这么大的情况下,我觉得在国内发展光伏应该是有一些更成体系,更商业化,更市场化的政策的出台,哪怕说你不要给政策,就让他完全来市场驱动,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改善。

《光能》记者:谢谢您的采访!

 

文章作者:shine magazine/光能杂志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5 2012/06

张怡:电站并网对天华阳光并非难事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