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寒冬逆变器如何自保血脉

2011-12-19 09:02:00 光伏寒冬逆变器如何自保血脉-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12月7日,全球太阳能行业知名展会Intersolar首次来到中国,现场气氛却被一些参展人士评价为“和现在北京的天气一样寒冷”。

设在国家会议中心的展厅本就不大,参展商不足百家,国内光伏组件大厂更集体缺席。“真的是行业寒冬的缘故吧。”一位参展商向记者感叹,“不过我们今年的销售还不错。”

日子“还不错”的,是生产光伏逆变器的设备商们。这几乎是此轮行业冬天中,惟一尚有阳光照射的地带。受益于组件价格的下降和国内标杆电价的出台,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核心功率调节器件,正在享受国内市场带来的利好。

不要忽略风险。相对较低的技术门槛也引来了大批新进场者,过度投资、价格战和洗牌??除了同业竞争,光伏逆变器厂商还要面对相当强势的产业链上下游。

  国内市场兴起

光伏逆变器名字很拗口,但功能很简明:把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从而接入电网系统或是负载。

光伏逆变器能够一枝独秀,有其先天原因——它并不身处多晶硅产业链中,而是电力电子设备在光伏领域中的一个应用。此轮多晶硅光伏产品的全面跌价并未伤及逆变器行业。“我们今年的销售收入还是增长了,光伏组件价格这么低,又有了1.15元的保底电价,业主电站建得多,我们就卖得多。”安徽颐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颐和新能源)的区域经理朱阳在Intersolar展会现场告诉记者。

资本也在其中看到了机会。一位清洁能源行业的风投人士曾向财新《新世纪》记者介绍:“太阳能市场的投资机会是见仁见智的,比如逆变器、微逆变器这些都有挺多人在关注,都可以投。”

根据Solarbuzz的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光伏市场实际完成量将超过1.6GW,较2010年增长230%以上,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实施被认为促进了中国光伏项目的爆发式增长。在青海等地,1.15元/度的上网电价,已经能够给一些电站带来10%以上的内部收益率。对于2012年的国内新增装机,行业内普遍的预测是2.5GW-3GW,也有乐观者把数字调高到了5GW以上。

由于产品用途的缘故,装机在哪里,逆变器市场就在哪里。阳光电源(300274.SZ)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光伏逆变器供应商,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92亿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65.63%,其国内市场占比近80%。光大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到2015年,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将超过50亿元。

产能正在积极扩张。阳光电源IPO募得资金的一部分,便用于1GW规模的产能扩张。南京冠亚电源在2012年产能将达到1.5GW,科士达(002518.SZ)的公告称,2012年将新增100kW以上逆变器720台,10kW以下则将增加15600台。


“这个行业已开始被做滥了”

尽管市场似乎方兴未艾,但担忧已经产生。

一位在逆变器行业工作了九年时间的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国内的逆变器市场已经被做滥了,“‘滥’是因为光伏逆变器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国内有N多没听说过的企业,好多都是刚刚成立的公司,买现成方案,这样的企业如何能保证质量和服务?”

国内现在有多少家企业生产光伏逆变器?根据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统计,通过其认证的约53家。亦有统计数据称目前国内生产光伏逆变器共有135家厂商,其中绝大多数是在2007年以后进入这一领域的,有的还处在预研和样机生产阶段。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入场者,重要原因之一是技术门槛不高。光伏逆变器的原理技术,与一般电源所使用的电力电子技术并无本质差别。一位UPS(不间断电源)行业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甚至有在电源行业仅工作五年时间的本科毕业生,跳槽去小的逆变器厂家做了技术总监。

科士达、台达等企业正是凭借之前UPS的生产经验进入了逆变器领域。西门子(微博)、施耐德以及南瑞集团等大型综合电气工业集团也进来了。华为(微博)亦在广招人才,开展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前期研发。“华为很清楚,这一行拼到底是市场渠道的能力,还有背后的现金流。”一位接触过其光伏逆变器业务的人士表示。

在目前的市场上,阳光电源、南京冠亚等企业凭借的是多年在行业中积累的经验与渠道,许继电气(000400.SZ)、南瑞等企业则有在电力领域积累的雄厚资源。不过,阳光电源高层上月在接受券商调研时表示,比起大型企业在行业中形成垄断,更可怕的是产品被“山寨”,“这个行业需要有人专业、专心、沉下心来做,做大、做强、做快,尤其是产品的快速更新”。

2011年,国内光伏逆变器产能约为3.3GW,全球产能则将超过55GW,加上扩产预期,全行业的供给过剩恐将长期存在,目前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40%左右。根据IMS Research的研究报告,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今年三季度出现了超过20%的同比跌幅,原有市场缩减的国际大厂也将目光投向中国。在市场和技术准备期过后,光伏逆变器将迎来真正的竞争——会不会像光伏组件一样,大家一拥而上,最后死一批,形成新格局?

多位接受采访的行业人士,给出的都是肯定的回答。价格方面,阳光电源今年上半年的产品均价已经同比下降约20%,到下半年,大功率无变压器的逆变器价格已降至0.8元/瓦左右的水平,较上半年再降10%,广发证券分析师韩玲预测,明年逆变器市场价格下滑幅度在10%-15%左右。

市场格局的变化,也许不需要太长时间。光大证券认为,2012年-2013年就将是行业洗牌的窗口,很多规模较小的公司将逐步退出这个行业。

下一页>  

逆流而上的挑战

今年11月号的《光伏杂志》(PV Magazine)还在庆幸,因为还没有大量中国企业进入全球逆变器市场,这个板块得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那么接下来,已经鱼龙混杂的中国行业会很快让全世界的竞争者头疼吗?

目前,全球前五大供应商——SMA、Fronius、Kaco、Power One、Sputnik,大约占据了全球60%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尚无杀入前十者,阳光电源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仅为2%。创建仅仅四年的颐和新能源去年开始出现在欧洲展会上,今年2月宣称目标是跻身世界逆变器厂商五强。然而今年7月,欧洲光伏杂志《Photon》对颐和新能源的两款逆变器产品进行了测评,结果令人失望——转换效率明显低于厂家提供的参数,不稳定,并且频繁出现失误。

中国企业有野心,但是很难,因为这不是生产电池,而是一种电力设备。越来越多的中国项目业主和系统集成商开始进入海外市场,它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国内的产品,因为国产逆变器价格要低60%左右,但至少在目前,海外的电站项目极少采用国内逆变器。Frost&Sullivan能源电力部门咨询经理曹寅说:“就国外市场来说,质量是第一生命力,在这方面国内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月9日,西北电监局印发的《西北区域光伏电站并网管理暂行规定》,“光伏逆变器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确保在电网电压低至20%情况下保持1秒不脱网。”阳光电源在接受调研时表示,10月国家电网公司对所有的太阳能电站进行了低电压穿越测试,“很多中小企业都倒下了”。

挑战还来自产业链。国内光伏逆变器厂商的能力主要在于架构和参数设计,大部分生产材料需要对外采购。其中,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等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依靠德国英飞凌、赛米控和日本富士等少数厂家。“由于需求旺盛,英飞凌这样的公司非常强势,至少要提前半年打款。”曹寅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在他看来,上游的稳定充足供应是逆变器企业要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越是基础元器件越考验能力,国产化都喊了这么多年了,希望渺茫。”

面对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主的电站项目业主,逆变器企业的议价能力同样不强。阳光电源今年有400MW的设备卖给中广核,占全年出货量的一半。如此依赖单一客户,在账期等问题上恐将遭遇挑战。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9 2011/12

光伏寒冬逆变器如何自保血脉

12月7日,全球太阳能行业知名展会Intersolar首次来到中国,现场气氛却被一些参展人士评价为和现在北京的天气一样寒冷。设在国家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