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基金猎食濒危光伏企业

2013-07-19 09:00:00 秃鹫基金猎食濒危光伏企业-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眼下光伏产业的全行业危机,给了一些善于利用企业危机的投资专家们练手的机会,一些类似于国外所称的“秃鹫基金”的投资主体,期望以市场化的并购方式在陷入危机的光伏企业中“淘金”。

       危中存机

我国光伏全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内企业大多不掌握核心技术,但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过度扶持下,光伏产业却形成了庞大的产能,在国内市场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大部分光伏企业的产品都只能用于出口,严重依赖国外市场。据业内人士介绍,近期光伏组件价格以每季度10%到15%的速度持续下跌,表明这个产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演化成了产业危机。

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0.36GW,同比下降3.76%,是历史上的首次下降;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6.6%,连续第6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为22.521GW,同比增长5.9%。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光电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表示,我国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在国际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能力,但是这只是光伏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我国光伏制造产业链的各环节竞争力明显不平衡。

“从硅锭、硅片,一直到电子组件,我们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在多晶硅制造、设备制造、原材料制造等环节,我们还都不具有在国际上竞争的能力。”赵玉文表示。

据赵玉文介绍,我国多晶硅制造业打破国际垄断,对降低多晶硅材料成本乃至全球光伏电成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我国多晶硅平均成本在30-40美元/公斤,远高于国际市场,竞争力还处于弱势。目前多数企业停产,产能过剩,产量严重不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7.1万吨,同比下降15%,进口却持续增加,达8.27万吨,同比增长28%,多晶硅制造业的萎缩和困境在持续。

“企业出现困境,对于当事企业来说是一种危机。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种危机对于市场上很多人来说又是一种商机。”金杜律师事务所北京总部破产重组部合伙人郑志斌在最近举行的中小企业困境转机论坛上表示。

光伏行业的危机在一些投资人眼中只是大量机会的潜伏。民生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王海生认为,光伏行业作为新兴产业,未来仍将持续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政府主管部门启动了多项利好政策,力推国内市场的开发,这将有助于改善光伏制造业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7月15日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全面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这被业内解读为光伏产业未来振兴发展的全局蓝图。赵玉文表示,光伏产业前景光明,发展大趋势不会改变。

  博弈地方政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认为,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要改变行业的竞争结构。在他看来,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既是危,也是机。“如果把光伏产业的竞争结构做一个很好的调整,对于光伏产业来讲,下一步的整合就会有很好的机会。”

李曙光表示,内部消化产能是目前很多光伏企业调整竞争结构的一个手段。很多光伏产业转型为一站式太阳能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将触角延伸到下游,以消化过剩的产能。这也是投资光伏困境企业的投资人为光伏制造企业解决过剩产能设计的一个脱困路径,由投资人提供资金,让光伏企业整合下游资源。

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利用光伏企业开拓下游的需求来“甩包袱”,即以收购当地亏损的光伏企业作为条件,来换取光伏电站的批文。

在光伏行业景气度每况愈下的近两年,已有多家A股公司在无意中试水并购“模式”。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自2011年下半年至今,多家公司从下游制造业延伸至上游电站开发的过程,都是以先收购西部某些地方光伏企业股权为依托,而后才与企业所在地政府签署电站开发协议。

一位拟投资光伏企业的基金管理人认为,如果这种模式被推广,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投资方对光伏企业的重整。他表示,地方政府希望帮助当地企业脱困,但收购方需要考虑包括规模、技术、重整效果等多重因素,一些地方政府眼中的“宝贝疙瘩”可能并不能成为被并购的标的,强制推行这种“搭售”政策,将给光伏行业整合带来障碍。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9 2013/07

秃鹫基金猎食濒危光伏企业

眼下光伏产业的全行业危机,给了一些善于利用企业危机的投资专家们练手的机会,一些类似于国外所称的秃鹫基金的投资主体,期望以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