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光伏光热资源优势 推进国家清洁能源战略
青海日报2017-07-07 00:00:00
6月21日,第十八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光伏光热能源发展和利用论坛在西宁举行。论坛中,6位国内外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我省不断探索推动光伏光热行业技术的进步、促进光伏光热产业发展、推进国家清洁能源战略而建言献策。
嘉宾简介:王仲颖,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精彩观点回放】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是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电力供应,其发展情景设计是预测和倒逼两个主要情景,预测主要是以现状并延续“十三五”规划及当前政策框架下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预期;倒逼主要是从2050年愿景目标出发,以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能源安全为目标,倒逼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
●青海拥有广袤的草原、戈壁滩,是三江源头,有可以利用的丰富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对于以后发展以电力绿色革命为核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有助于重现碧水蓝天,尤其是对青海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而又很重要的地区来讲更是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期间提出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就要求青海要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大胆的尝试。
●根据目前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50年可再生能源能够满足煤炭等一次能源供应的60%以上;高比例电气化推进人类实现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电力是实现替代化石能源的根本途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成为未来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技术和制度创新是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基石;实现电网从单一电力输送网络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转型;能够以较小或无增量成本建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可显著提升宏观经济发展质量。
规划先行、创新发展 支持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
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电力绿色革命为核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
嘉宾简介:易跃春,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精彩观点回放】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光伏产品制造国和发展最快的光伏应用市场,有着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原料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为应对全球气候性变化做出了实质性重要贡献,可以向国际市场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带动全球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2016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达到7800万KW,新增、累计均位居全球第一。
●青海具备优越的资源和土地条件,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位居全国第二,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在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南部。青海有广阔的戈壁滩、荒漠、沙砾地,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且地势平坦开阔,地表植被稀少,发展太阳能发电土地优势得天独厚。
●多种能源协同促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光伏光电布局灵活,形式多样,发展已形成规模;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光热和水电互补性,可以提高系统发电能力。青海要充分利用优良的太阳能资源和丰富的未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太阳能热发电作为重要支柱,配套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在满足本地区的使用的同时,统筹规划电力外送,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树立新典范。
●规划引领、创新模式,高效建设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青海省“十三五”规划指出,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发展分布式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绿色能源在用能结构中的比重。加快重点水电站和新能源项目建设,打造全国最大的水、风、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成羊曲、玛尔挡等水电站,建设形成海南黄河沿岸千万千瓦级水、风、光互补发电和海西千万千瓦级光伏、光热发电基地。还要推动两方面的工作:坚持两翼并举、分期建设和模式创新、融合发展。
光热发电技术发展趋势及其机遇
嘉宾简介:乔·戴斯蒙德,美国亮源能源公司营销及政府事务部高级副总裁。
【精彩观点回放】
●美国亮源能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全球范围内为光热发电电厂提供领先的光热发电技术和服务的供应商,为世界级的战略合作伙伴提供项目开发、建设、试运行和早期的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亮源能源公司在中国有1.35GW的光热项目,对其中的青海中控德令哈熔盐项目和国电投黄河格尔木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带储能的光热发电的效益。光热是解决风电和光伏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供电多样性问题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之一,带储能的光热在每个对电网可靠性贡献的标准下都获得了高绩效评级。它可以在电网需要时提供高度的灵活性,很有价值;比光伏加长时间电网储能应用的电池价格便宜;带储能的光热发电支持高峰期电网强度,它不需要将电池的大规模运用并将光伏融入发电系统需要额外的运行上的和软件上的更改。
●光热发电塔式项目的下一代发电技术。光场布局软件实现了升级,定日镜摆放位置灵活,以出力最大化保护现有地形,软件可以实现对不规则现场进行优化。优化光场布局每年产生10—15%以上的能源。亮源的定日镜的设计有利于制造、快速组装、更容易维护,它使用了环保型设备将支架插入地面,不需要混凝土地基,不需要清除植被,可以利用天然的排水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这一点对于青海来讲我觉得至关重要,不用担心破坏生态环境。光场控制系统利用实时的定日镜瞄准和闭合式反馈方法管理吸热器上的热量分布;利用现场的天气预报系统、摄像机和红外线摄像机采集实时数据进行高级运算以管理光场。
青海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及建议
嘉宾简介:许洪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精彩观点回放】
●目前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架构,未来将走向可再生能源为主甚至100%可再生能源。在中间共存阶段,可再生能源适应化石能源架构,化石能源适应可再生能源为主架构,最终构建可再生能源系统架构。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递增,化石能源逐步递减。将通过创新驱动和统一协调,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多种可再生能源的互补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常规化石能源的综合利用,在电源、负荷、电网之间进行统一协调,以支撑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以及电力供应中比例的进一步提高,支撑能源系统的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要通过专项技术的持续提升,系统技术的持续研究,通用技术的支撑和引领,并通过电力市场交易、灵活发电控制、储能装置和需求侧技术、扩展输电基础设施,提高常规发电厂调节灵活性,适应可再生能源比例的逐步提高。
●青海具备建设国家光伏、水电、热发电基地的条件。其中,能源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极其丰富,风能也较好。电网条件:青海是西北超高压输电网的枢纽,建立了以750KV为主干、330KV覆盖大部分地域的强大电网,为光伏发电接入和消纳提供了条件。交通运输:5条国道贯穿全境,省会到州、州到县实现油路化,100%的乡和96%的行政村通公路,为光伏系统工程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青海资源、人口、土地、用能需求等综合条件好,有望最经济建成100%可再生能源示范省。
●青海未来能源技术发展途径探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规划设计技术(容量优化配置技术、场级布局、接入设计、输送和消纳)、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模拟和工具软件开发,光伏、光热、水电、风电、储能等多能源优化协同控制、调度策略研究,大型风电场优化布局设计及智能运维技术,大型光伏电站、太阳热发电站的智能运维技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融合技术。青海具有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基地的很好条件,更具备率先成为用电、用热100%来自当地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建议尽快进行细化研究及示范。
青海太阳能发电开发与消纳问题
嘉宾简介:王伟胜,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精彩观点回放】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我国出现多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装机的省(区),随之产生的弃风、弃光、弃水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青海可再生能源消纳成绩斐然,但是西北地区消纳形势整体严峻。青海太阳能发电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使其成为青海省的支柱产业,研究和解决好并网消纳问题是关键之一。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弃风弃光问题逐年突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于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定义各方有很大分歧,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作为青海省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及对策,要基于新能源生产模拟系统,在考虑消纳能力前提下,科学制定太阳能发电的规划目标和配合措施。通过光伏领跑者基地实证平台,对青海省光伏电站的全部批次组件、全部类型光伏逆变器开展实证监测,监测不同类型光伏组件中长期发电性能以及组件衰减情况。
●青海省多能源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要解决好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工程示范。通过多种异质能源资源同质化耦合建模及电源互补特性研究、多能源电力系统协调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优化调度技术研究、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控制技术研究,进行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系统集成及工程示范建设。
●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开展青海省太阳能开发与消纳问题研究,要分析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及影响因素。要实施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推动青海省光伏发电技术进步
嘉宾简介:庞秀岚,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
【精彩观点回放】
●青海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截至2016年底,青海省光伏容量6.82GW,黄河公司约占31%。2010年以来,开展了百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百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等二十多项科技研究,投入科研经费上亿元,推动光伏发电技术发展,以实现创新创造目标,提升系统效率,提高发电量,降低工程投资,实现平价上网。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光伏产业带动生态建设科研与试验,包括荒漠化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对环境影响研究和光伏子阵区域种植高经济农作物研究。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创新创作、合作共赢,积极推进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先后与德国弗朗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中科院、水电总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