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
——鲍勃.迪伦2016年10月13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Blowing in the wind》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大海,才会在沙滩上安睡;而一个运维人要接管多少的光伏电站,经历过怎样的职场历练,才能不随波追流,不过分堆砌科技,具备独立思考之精神?
最早听余荣祖演讲是在北京昌平,当时他于国内某知名光伏监控软件企业担任技术总工;第二次则是在海南的一场会议上,笔者听了他的报告之后,与身边朋友诧异说道:“老余变化好大!”这时他已经是甘肃上航电力的常务副总经理。
去年航天机电成立甘肃上航电力运维有限公司时,对外公告光伏电站运维规模超过600MW,今年承接了其它客户交托该公司的电站以及航天本身新增开发电站,旗下负责的电站数量已经突破了1GW。
上航电力目前助推的“航天运维”的模式以eHorus智慧云为核心,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运维,云平台负责处理线上和线下的数据,位于上海的远程监控中心主要的职责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大数据分析预警等;线下部分负责电站现场作业、电站的故障处理、定期服务、定期评估,以及标准化电站运行管理等。
“eHorus智慧云的价值就是提供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化电站运维服务,确保电站发电效益最大化。实现了绿色能源资产的自主评估、电站收益自主分析以及电站资产的证券化管理。”有软件,有实操,兼具乙方和甲方双重身份,打造国内目前唯一一个自主经营超过1GW电站项目的光伏运维平台,航天机电和余荣祖憋着劲想给行业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甲方乙方:我知道那些你以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现在电站智能化已经是基本要求,但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在于技术。”余荣祖回忆2005年在水电行业工作时的一个案例。“我接手这个项目是因为甲方迟迟不肯验收通过,上一个项目主管压力过大辞职了。”
这个位于四川某地的水电站自从2005年起,从施工到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安全监测数据,截止2010年,五年积累的所有统计数据量有几十个G的数据库数据,按合同软件做好之后,甲方应自己把数据导入新的系统,但甲方没有人做这个工作,验收也因此卡壳。
老余花了一个月完成了验收,验收完之后甲方拉着老余的手感谢:“没想到你做的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这一个月里,老余只做了一件事,用了10个人,整整一个月,老余陪他们每天工作到11点,将几千份Excel全部导入,并重新计算。
“哪有什么凭空而来的智能?”他淡淡地说道。
光伏电站的情况和这个差不多:智能运维系统搭建好之后,怎么用起来?
“我看了许多智能电站,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简单却实际的问题。”余荣祖说,“关键还是出在甲方乙方的沟通上。甲方的运维团队往往更关注实操业务,光伏电站数据往往没人精心管理,出报告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一下子出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报告,很难做到准确。但是乙方又往往不愿意承担基础数据等初级但是非常核心的工作,导致系统结果不准确。”
许多功能精细的监控运维软件在执行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时候不在于技术本身。”他补充道。上航电力在西安设置了内容审核团队,将电站管理人员和核对人员分不同部门,电气团队对所有故障作分析,这样每天工作并不多,但要积累每天辐照数据、发电量等数据,并都要按天审核就是件繁复的工作了。“积累总会有成果的,年底出报告的时候直接导出就行了。”
甲乙身份兼有的上航电力,比其它的甲方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比其它的乙方更明白要提供怎样可落地的服务。
“不好高骛远追求炫目却难以掌握的技术,也不闭门造车做出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产品,这就是航天运维。”
数据光伏大时代:“大数据”的用处到底有多大?
狭义的光伏数据是指通过数据采集器所获取的光伏电站实时运行的监测数据。广义的光伏数据是指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规划及设计、建造及验收、监测及控制、运维及管理、资产评估及交易)中相关的所有数据,不仅包括光伏电站实时运行的监测数据,还应包括包括辐射数据、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以及一些政策信息、银行贷款利率和购电协议等。
在某地的光伏电站,智能化改造之后,业主才惊奇的发现:原来该电站中有很多组串已经半年多没有发电了……
而将准确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为电站运营企业提供解决运维管理、提产增效、资产评估、金融增信等问题所涉的数据支持,可以称之为“光伏大数据”。”光伏大数据之“大”,一方面是指光伏数据所涉及的层面较广;另一方面是指光伏数据所涉及的数量之多。
虽然“大数据”成为光伏行业的热门话题,但余荣祖认为现在许多时候,完全依靠“大数据”进行决策还只是业内人士的愿景,因为光伏电站目前还不能做到一年365天,任何时候的数据都是准的。
“电机电源可能故障,可能断网,甚至还会有通讯光缆被挖断了。”余荣祖说在实际工作中,影响数据准确的各种情况都时有发生。“即使有数据缓存功能,但还是难以做到完全准确。”这也是上航电力每天都要对航天运维的数据进行校验的原因:只有不断地调整和有足够的积累,数据才有可能真正升级为“大数据”,为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业内谈某地光伏收益几何,通常是预估发电量放入财务模型中,而上航电力保存着每个电站每月和电网的电费结算单,每月航天机电都要告诉董事会旗下电站到底发了多少电。“只有这个才是最准确,做不了假的。”余荣祖说,“我们旗下20多个电站分布在11个光伏主要省份,其中安装了40多个辐照传感器,各地每年每月的光资源总数据我们都有,所以我可以告诉你全国各地的光伏投资真实收益如何,而且同样是限电地区,收益情况也不一样。
”去年青海没有限电的情况下,光伏电站发电情况达到了惊人的1800多小时,而今年由于限电问题,到11月底,发电小时数受影响但也达到了1400小时,预计年底可到1500小时。而谈到甘肃,余荣祖则表示不想多说:“以当地能源局公告为准吧。”去年由于限电,甘肃公布的光伏电站平均发电小时数为1061,但据Solarbe了解,其实大部分电站达不到这个数字。真实的数据,不止可以作为投资方投资的依据,也可以成为规避“暗礁”,指明航路的“灯塔”。
运维O2O:发电量才不是运维的核心
“我做乙方的时候发现甲方客户往往不知道运维系统拿去怎么用,而做甲方的时候,又会担心乙方是否能理解甲方的想法。”所以目前航天运维的核心——eHorus智慧云平台根据上航电力的业务量体裁衣,根据当前运维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研发,大量的工作用于解决线下问题。所谓运维的O2O,就是如何把运维工作落地的过程。
“我们自身的平台是个与时俱进的自学习的平台,线下修改线上同步,同时小步快速迭代,通过国内第一个GW级的运维结合线上的平台,我们线上团队对线下理解更准确,线下团队也能更好地掌握融入到这套运维系统中。”
在eHorus智慧云平台上,上航电力团队目前已经全面实现了数据化监管,大量工作自动完成,但余荣祖却很少对外讲如何通过智能运维提高发电量。“我们的平台相当于把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资产管理处于高效的模式下运行。这里面最主要的是线上远程故障的诊断、无人值班,主要是线下故障处置。发电量不是喊出来的,缩短故障消缺时间,发电量自然就上去了。”在上航电力的电站体系中,逆变器级的故障24小时内处理完毕,大的故障一周内解决。
运维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么快速排除故障。第一 故障处置管理我们是自动化的,怎么去管理,我们把故障分了两类:
一类是影响发电量的故障,这个故障,影响的组件有多少,造成多少的发电量损失,所有的系统就服务于公司的发电量故障处理, 故障排除周期短,发电量自然提高了
另一类是不直接影响发电量的故障,我们的云系统也都会在排除同时实现有效地跟踪,做到心中有数。
上航电力的管理人员每天都要关注每个电站当天处理了多少个报警,还有多少故障点没有排查。有些整改迁移的电站或人员少的电站,上航电力会进行远程集控分析故障,备品备件管理与现场服务 都是围绕着分析结果进行。
说道这里,老余突然话锋一转。在上航电力的考核体系中,发电量只占到60%的份额。“我们最关心的是安全。”他说,“平时要做安全的演练,这是红线。要保证人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运维编年史:细节终将为王
余荣祖经历了中国全部的运维发展史,仅组件清洗就从价格高昂的清洗机器人发展到“农夫山泉”式的人工清洗,再到清洗车以及现在通过智能系统预测清洗时间;故障排查也从人工巡检,到现在的远程智能故障预警和故障分析,而且无人机、无线通讯技术以及运维配件耗材供应链也逐步应用和完善。他始终认为:运维,细节终将为王,成本则是关键。
“光伏电站就看谁能管理得精细。”余荣祖说,“有时候单纯只看故障是不行的。举例来说,一个额定功率10兆瓦的电站,应该满发的时候,出力只有7兆瓦,这个时候往往没有任何故障反馈在系统上。谁能发现并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帮业主提高发电量,这就是软实力的竞争。”他认为即使再有实力的企业,想在兼顾成本的情况下将细节做好,都非常有挑战性。
上航电力还在整合原始设备的效率分析,进行设备评价打分。“好的组件和逆变器虽然初期投资稍贵,但以后的运维成本低得多。”余荣祖说,“另外一个常常被忽视的细节是:好的逆变器和差的逆变器能耗差距很大。”
由于上航电力在承接运维业务时,一般电网下网电费(即电站自耗电)由自己承担,所以他们也对这项费用进行了统计分析。“一般一个MW的方阵,一个箱变带两台逆变器,正常情况下一天耗电20多度,但也有的耗电量高达60多度。”,如果是100MW的电站,耗电量一项每年增加144万度。
较真的老余开始研究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我发现非常简单的细节:夜间耗电的设置各大厂家都有,但很少做分析,有的逆变器厂家出厂时不注意,把夜间风扇工作温度调的低一点,有可能风扇夜间持续在转,耗电就高,所以要把温控做优化。”上航电力和这些厂家反馈后,把夜间能耗降下来。“如果没有O2O协同,而只做纯软件平台的话就很难去关注这些事。”他说。
他还细数了运维的成本构成:“最大成本一定是人的成本,占全部成本的一半以上。其它依次是电网下网电费,清洗和除草、设备和辅材损耗等等。”草是冬季电站起火主要隐患,夏天过于茂盛影响发电量。他认为一定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有些技术先进的方案并不一定省钱,并以空调举例:“一个节能空调要比普通空调贵2000块,要花多少钱把这个钱赚出来?这就是成本和性价比的矛盾。很多新的技术,增加的发电量到底是否具备性价比还需要严格的测算。”为了真正的精细运维,上航电力不仅要控制综合用电率,还要做最大发电量预测,精算综合成本,算好清洗、除草、故障检修时间。
无人值守的好与不好:传感器还不够多
“现在只要买合格的设备,无人值守从技术层面上已经不成问题。”余荣祖说,“但光伏发电要接受省调、地调的调度,我们只能尽量将人员降到最低,在上航电力,通过标准化配置人员,我们单个电站的人员比大部分企业都精,这也是一点点在抠成本。”
而业内对未来智能运维的一个重要愿景就是能通过对故障的分析整理,能够在集控中心直接得出故障排除方案,这对未来千千万万个分布式电站来说,意义重大。“现在外面大部分光伏电站里的传感器还不够多。”余荣祖有点遗憾,“目前传感器数据还不足以做到判断故障精细判断,我们只能判断电流下降情况初步判断。虽然确实有通用故障集中爆发的情况,但大多数时候故障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明年会推出更精细的故障诊断功能,目前故障知识数据库已经建立起来了,未来会分得更细,做更细致的分类。
他认为智能诊断具备想象空间:“逆变器厂家会预制好的很多故障代码,逆变器如果故障报警,可以实现智能诊断。但逆变器以外的设备都不带这个功能,只能靠人工排查,而且即使逆变器的一些冷门问题如通讯板和控制板出现状况,也难以判断准确。如果增加更多的传感器,设备状况都能检测到,但同时成本也会增加。”说到这里,老余又开始替业主“苦恼”性价比的问题:以检测为例,逆变器侧多装一些精度一致的电表,立刻能够对比出发电量差异,可以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最准确的数据,但一块电表几千块钱,数量多了费用也不低。
“客户做完投资就要充分利用,发挥价值,而不是推翻客户原有的设计。”
运维“滴滴”
目前光伏地面电站做到真正的无人值守比较难,但上航电力已基本实现了分布式全面无人值守化。该公司最远的无人值守项目是山东威海5MW光伏电站,应急处理用当地电工班长,几年内逆变器出了几次故障,都通过厂家维修人员顺利处理。
上航电力想采用类似滴滴打车的模式管理分布式电站:“我们通过eHorus派单,通过系统评定出最优的服务人员接单,给当地的厂商签完信息之后,能够给我提供运维服务,有需要下面响应接单,这是我们未来的想法,但目前分布式市场的订单不足以养很多人,但达到一定数量级后,会给光伏行业的运维模式带来很大的变化。”
同时上航电力还在进行用户侧的数据分析。2015年,上航电力的全部电站数据压缩完不到一个T,2016年增加到3个T,压缩前每天大概40G左右的数据量。“未来最佳的模式把发电量数据和用户侧数据匹配起来,谁做得好,谁就立于不败之地。”余荣祖告诉笔者,目前以航天运维的能力,可以将发电量精确预测到秒级。
FR:索比光伏网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鲍勃.迪伦2016年10月13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Blowing in the wind》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