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
《岭南三生标准化自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园》项目座落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莫村镇、清远区阳山县大塘坪村委境内、项目规划总面积6.5万亩,总投资金额人民币15.7亿元。项目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宗旨,以规模化模式开发、产业化、品牌运作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发展,集自生态有机种植、虾稻共作打造“双水双绿”生态农业产业、肉牛养殖、文旅、田园休闲养老、产品深加工;以“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为目的,以共创、共生、共享为理念,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康养市场为驱动,形成以原住民、新移民和游客等人群为主的新型田园社区,打造一、二、三产相融,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农业、文旅、康养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定位:集自生态有机种植区、稻渔综合虾稻共作种养区、自生态有机肉牛/奶牛养殖园区、农业文化旅游景区、田园康养养老服务社区、产品深加工区于一体的新时代城乡共享的理想家园。 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与、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稻渔虾稻共作关联共生,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体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一田两种、一水两用。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到达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效果。稻渔综合种养以产业化生产方式在稻田中开展水产养殖、在养殖区开展自生态有机肉牛/奶牛养殖,以“以渔促稻、稳粮增效”为指导原则,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发展可持续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的稻、渔结合的种养模式。二、项目管理模式是建设标准化循环自生态有机农业种、养产业园,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公司+基地+自营体+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模式,坚持种养规模化、产业闭环化、产品品牌化、人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发展战略,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农业,推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项目落地,使“绿色水稻”和“绿色水产”协同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营的“三高”原则,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合作,编制“牛粤标准化自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与北京读道文旅公司合作,编制“中国广东•牛粤自生态有机标准化农业田园综合体”规划;与华南农业大学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模式创新与关键技术、建设基地与工作站、技术人才培养、人才推荐与选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虾稻生产企业技术标准》;以“虾稻共作”、自生态有机肉牛/奶牛养殖园区为第一产业;以小龙虾、大米、饲料、特色食品加工为第二产业;以冷链物流、电商运营、休闲农业、社区配送等配套服务为第三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涵盖自生态有机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康养养老等复合功能,从而实现新型产业与农村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该项目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坚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加销于一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生态链,优先发展“虾稻共作”,构建以绿色种养业为基础,以加工业为引领,以商贸物流业和田园休闲养老社会化服务为支撑,以休闲旅游业为拓展的美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做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的现代农业实践者。"虾稻共养"模式能有效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让生产过程洁净水源,优化环境,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美丽的目标。带动标准化自生态有机农业田园综合体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使城与乡、农与工、生产生活生态、传统与现代在田园综合体中相得益彰,让美丽乡村更加具有文化厚度,让乡村在发展中实现产业、文化与生态的互促共赢。该项目总投资金额 15.7亿元计划年贡献有机肉牛23000头/年(17250 吨),清洁入网发电量 11000Kwh,加工优质生物有机肥料 20 万吨,自生态有机粮食1500吨以上、小龙虾1500吨以上、各类有机蔬菜、鲜果、中药材共约 2 万吨、家禽 50万只,接待游客 150万人次。可实现年收入 23.04 亿元,年均总成本 14.9亿元,上缴税金 14400 万元,利润 6.71亿元。 而且项目符合当前国家各项法规政策,对于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脱贫扶贫有很大帮助,符合当地民情民意。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广东最大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广东唯城乡共享的田园康养养老服务社区发展目标:国家级标准化自生态有机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一的一个标准化自生态有机农业综合性度假目的地;清远地区首个标准化自生态有机农业示范产业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