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由国家发改委下发,全称为“《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讨论稿)”的文件在新能源行业的朋友圈里持续发酵。
何以如此受关注?很简单:这份文件可能事关千万新能源企业的生死;也会影响到大量从业者的饭碗。
“讨论稿”提出实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对于这份规划,业内人士最关注的,无疑是“钱的问题”:现行的一类资源区电价为0.9元每千瓦时(下同),而2016年至2020年的上网电价分别为0.85元、0.82元、0.79元、0.76元和0.72元。二类资源区价格从现行的0.95元,降低至0.92元、0.89元、0.86元、0.83元和0.8元。三类资源区从现价1元,依次递减为0.98元、0.96元、0.94元、0.92元到0.9元。
讨论稿称,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在投运后执行的上网电价和电价补贴标准期限为20年。今后经营期内出现运行成本大幅降低,相关新能源项目整体收益水平明显偏高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将研究适当降低标杆电价。
同时鼓励各地通过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新能源项目业务和上网电价,但通过竞争方式形成的上网电价不得高于标杆上网电价水平。
上述规定拟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执行,每年1月1日以后备案(核准)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当年1月1日以前备案(核准)但于第二年1月1日以后投运的陆上风电项目和当年1月1日以前备案(核准)但于当年4月1日以后投运的光伏发电项目执行当年的上网标杆电价。
新能源补贴持续降低,意外吗?
意外——也就在年初,风电上网电价才经历过一次调整;同时有专家判断,短期内补贴不可能大幅下降。
不意外——作为一个深度依赖政策扶持及补贴的产业,逐步取消补贴走向“平价上网”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经历过去数年残酷的产业教训和洗礼,政策制定方及企业都已有更大的进步。比如,明确为市场划出了电价变动的时间分界线,给行业及企业有预期和心理准备的时间;同时通过不同资源区下降幅度不同,鼓励在消纳好的三类地区建设更多电站,抑制西部等消纳较差地区的投资冲动。
那么,补贴下降对于新能源产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对于新的五年发展,企业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华夏能源网记者采访了各类投资者、企业高管、协会领导等各方人士,并将采访整合的信息梳理成五大问题抛出来,供读者们分享和思考:
问题一:弃风弃光以及拖欠百亿补贴,这是企业当前更关心的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补贴下降的大前提是保障发电项目的基本的回报率,否则削减补贴只会导致新能源行业投资减少的局面。具体而言,新能源“平价上网”主要有两个条件:1、投资成本下降(组件价格下降);2、弃光限电的问题减少(使用小时增加)。但从目前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306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30亿千瓦时,弃光率为10%;弃光主要发生在甘肃和新疆地区,其中甘肃省弃光电量17.6亿千瓦时,弃光率28%,新疆(含兵团)弃光电量10.4亿千瓦时,弃光率20%。
中国风能协会一位观察人士透露:“全年弃风量超过300亿接近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去年2000多万的装机白装了”。
有企业管理层告诉华夏能源网,事实的数据可能比这还要糟糕。“电发出来却没法上网,那对企业而言就是‘主动烧钱’的行为”。对于一些项目而言,弃电问题不解决,补贴多高都没用!
此外,补贴款的拖欠也困扰了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补贴缺口在今年进一步扩大。目前中国限电接近200亿千瓦时,补贴拖欠近200亿元。两个“200亿”已经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问题。而这200亿中,仅15家光伏电站营运商的光伏补贴拖欠额度已超过100亿元。补贴不到位,必然加大企业的生存压力。
整体而言,如果限电和补贴问题不能解决,即便是现行电价也很难保证电站收益。除了现金流会受到影响,还要增加垫付补贴的财务成本。有企业人士表示:“这个财务成本能占到补贴收入的12%。如果补贴和限电能解决的话,标杆电价即便下降10%也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二:残酷洗牌在所难免,产业链上哪些环节的企业可能被“挤死“?
补贴下降,必然还会推促产业整合的步伐,大浪淘沙的残酷洗牌在所难免。
我们可以不只盯着补贴的“钱的问题”。看看产业背后还暗藏的风险。虽然这两年新能源产业整体上“缓过来劲”,但个中的风险其实并没有本质上减少。光从产能上看,风电和光伏都仍然是极大过剩的。以光伏为例,目前全国产能已经超过40GW左右,而市场能消化的估计在20GW左右。这意味着很多落后产能最终还是要被淘汰的。
一位投资者向华夏能源网分析,新能源行业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大改观的一大特点是——喜欢一窝蜂的挤独木桥。上游的制造环节如此,下游电站的投资也是这样——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所有的企业都往下游跑。在“拥挤效应”下,结果是必然有人会被挤兑下桥去;而补贴一旦减少,更多的企业要么被整合,要么破产,别无二路。特别是上游制造企业受到的压力更大,“别忘了,去年光天威一家企业就亏了100多个亿,英利等企业也还是亏损的。补贴持续下调后,这些企业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有分析人士向华夏能源网判断:“最近一年内,至少有200家新能源企业破产或被兼并,其中绝大多数是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企业”。
产业管理部门的心思之一,其实也是要淘汰掉落后产能和企业。具体到前段时间业内热议的所谓“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先进的制造企业提供专门的市场,为先进产能保障市场。也有些供应商认为,只要产品符合相关指标,就可以供货。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的不是这个产品,而是支持行业先进产能和先进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
观察近一年多的产业发展,一些做电站的投资者确实赚钱了。但有企业人士向华夏能源网分析,一些投资者靠电站赚钱也是“掮客行为”,卖了赚一笔就溜。但对于中大型企业而言,“你必须考虑的是能否持续的赚钱;现在你把别人挤下去赚了,但后来的竞争者也很可能把你挤兑下去”。
具体到风电而言,补贴下调,利益直接受损的是运营商,其可能将压力转嫁给设备供应商。而对于央企而言,8%的利润是考核底线,低于此线,投资就可能更加谨慎。
问题三:补贴是多了还是少了?
对于企业而言,肯定是补贴越多越好。但对行业而言,减少补贴最终实现“平价上网”才是终极目标。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一位研究员告诉华夏能源网:这次风电调价幅度太大了,比较意外,去年刚调整过一次,现在不应该调整。弃风限电的问题没有解决,现在就调整有些过于仓促。
而中国风能协会的一位观察人士则肯定了“讨论稿”的策略:“和往年相比,这次电价调整有进步的地方,逐年降价,有一个规划,没有搞突然袭击,给了大家一个心理预期。但在价格调整幅度和节奏上,还需要再斟酌。我认为5年下调1毛比较合适,今明两年可以少将一点,1分钱比较合适,后几年可以多降一点。”
也有有观点认为:“降价幅度很小,通过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降和硬件成本的下降完全可以消化。”但对一些企业而言,成本估计是个综合账。它将考验企业的综合运营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如何控制劳动力成本等等,“据说现在要招一个普通的车间工人,月基本待遇少了3000元的话,基本就是免谈了”。
更有受访者对华夏能源网这样表示:“光伏电价逐年下降是必须也是可行的,但重要的是:各个环节如何来阻止层层盘剥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其中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环节的乱象,电网接入环节的垄断而形成的天价工程是很大的问题”。
“从光伏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与其要一个明知不能持续的虚高利润率,肯定不如要一个利润率虽有降低,但更具可持续性、更为现实和理性的发展模式。”一位企业高管告诉华夏能源网。
问题四:是否有抢装潮?
此次讨论稿中的调价方案规定:拟定新的标杆电价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今后每年1月1日以后备案或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当年1月1日以前备案但于当年4月1日以后投运的光伏发电项目将执行当年的上网标杆电价。这意味着2016年1月前并网的电站将不受新电价政策的影响,而正在建设的电站,或者已经建成但2016年4月后并网的,将执行新的标杆电价。直接受到调价政策影响的是拟建、在建且预计于明年4月之后才能并网的项目,需要对新价格实施后的回报率进行评估,调整投资计划。
无疑,企业都是要趋利的,如果条件充分,企业肯定会参与抢装行动。2014年,风电领域就发生过抢装潮。国家发改委在一份调价草案中拟定“新电价适用于2015年6月30日以后并网的风电项目”,预示众多开发商争相赶在“6.30”大限之前抢上项目。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建设市场的大起大落,这对风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带来沉重打击。虽然更多企业在短期内做成了更多生意,但从产业发展角度而言,抢装也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其不仅带来供应链市场的价格波动,还引发业界对风电设备质量的忧虑,其中一些开发商为了尽快上项目,甚至开始向一些小厂商采购设备,这为风电产业埋下安全隐患。
不过,对此次“讨论稿”做细致分析可以发现,从目前到正式实施的时间腾挪余地极小,抢装时间非常有限。
风电是以自然年为节点,光伏是以4月1号为节点。如果光伏项目是2015年8月拿到指标,在2016年3月30号之前并网发电,那么享受2015年的上网电价,如果是2016年4月1号之后并网发电,那么享受2016年的上网电价。由此来看,”讨论稿“充分考虑了风电和光伏的建设周期(风电半年,光伏3个月),有效避免了这几个月里过度的抢装潮。
问题五:如果技术真有大的突破,是否会大规模更换光伏板?
补贴下降,必然逼着产业通过技术研发,提升组件转换效率,大幅降低成本。
有观点认为,光伏和风电运营期间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最有可能的就是,未来光伏组件效率有突破性提高,成本有突破性下降。其其结果之一,是可能把电池板全部换掉会盈利更多,很多开发商将会全部或部分的换电池板(火电也曾出现自发的更新锅炉设备的情况)。此条是为了应对此类局面。
不过,目前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于一些企业而言,还债、存活都是问题,拿什么钱去做研发,去提高转化率?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导读:生活其实就是有了矛盾和问题顺便去解决矛盾或问题这样的反反复复的矛盾体中循环往复的。这不,光伏企业出现了“生死劫”,疑难杂症倒是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