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斯太阳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一众大牌的中国光伏概念股都在近期亮出了最新成绩单,且彼此的收入、利润情况也不算差。
很不巧的是,几家公司的股价在8月份都集体下挫。不能否认,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因受大势影响而致使股价表现不佳,但对于企业经营者们的另一大难题在于:是否还有其他招数来扭转大局?还是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对于中国光伏公司,纽约的投资者在短期内已难有兴致了呢?
多家光伏公司公布业绩
阿特斯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情况中,收入为6.367亿美元,相比第一季度的8.6亿美元大幅锐减,不过仍然超过了第二季度5.7亿美元至6.2亿美元的预设目标。公司的毛利率也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17.8%下调至15.2%,毛利润在第二季度为9650万美元,相比一季度的1.53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的1.182亿美元都有回调。
与此同时,二季度的出货量为850兆瓦,相比出货量目标950兆瓦到1000兆瓦的区间,有一定差距。该公司的董事长兼CEO瞿晓铧认为,“第二季度的收入,超过我们的目标上限,反映出在我们主要的全球市场中价格稳定且需求持续强劲。随着我们后期、公共事业规模太阳能项目储备量总计达到2.4G瓦,我们继续呈现增长的势头,吸引领先的金融合作伙伴支持我们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发展。”
相比之下,晶澳太阳能的行业地位随着第二季度的业绩跃升而更加稳固。
该公司的当季收入为4.368亿美元,同比和环比都有12%和12.7%的增幅;总出货量为790.8兆瓦,同比和环比增长了16%。与此同时,企业的组件和组件来料加工的出货量为717.4兆瓦,比去年同期提升了61%,较之上个季度的提升的幅度高达22.8%。组件出货量增加的同时,电池与电池来料加工出货量则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8.9%,为73.4兆瓦,环比降低幅度为24.7%。
两家公司之外,另外一家国内著名光伏企业晶科能源的第二季度表现也不差。其单季的收入为5.162亿美元,较上季度提高16.4%,同比增加了31.6%。相较于阿特斯毛利率的下滑,晶科能源二季度的毛利率为20.7%,环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同比略降了1.9%。第二季,晶科能源的组件出货量为913.4兆瓦,其中包括90.4兆瓦的下游项目。
今年第二季,天合光能的组件发货量达1.23GW,环比及同比上扬20%、30.6%。该公司的营收达7.229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增长29.5%和39.2%。同时,天合光能提高了2015年年度组件发货量目标,从原先的4.4~4.6GW上调到4.9~5.1GW,其中700MW~800MW为自有电厂所需。此目标发货量将比2014年成长33.9~39.3%。
然而,各家公司公布业绩之后,都遇到了股价下调的问题。阿特斯太阳能连续三天大幅下挫,下跌幅度分别是18.9%、7.03%和7.4%,8月18日收盘时其股价为24.69美元,但经过3天之后降至17.4美元(目前暂时企稳)。晶科能源的股价也在三天内由23.31美元回调至16.82美元,上周末回升至19.97美元。但仍然没有回弹至8月初的24美元上下。
天合光能的股价在今年4月29日之后一直走弱,再未回到过13美元的高位,上周末在跌破8美元后,周末幸好有所提升,最终报收于8.9美元。
其他海外公司前期股价虽然涨了一些,但经历了大半年才涨起来,但短短这几天就降了这么多,对于各企业来说都有不小的影响。
中概股还有救么?
多位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国光伏概念股的集体重挫有几个原因:首先,受累于美国及全球市场短期内出现的大幅度下跌。投资者转向了货币基金、国债等避险资产。过去一周时间,全球股市的资金流出规模高达83亿美元,为15周一来的最大规模。与此同时,美国股市也以金融危机以来最黑暗一周的惨烈方式报收,上周的道指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跌幅达到5.8%,创2011年9月以来之最。
此外,一位基金公司分析师也对记者透露,像阿特斯这样的公司,其二季度的出货量并没有达标,也引起了投资者的更多注意。虽然表面上看阿特斯公司的下跌似乎也是随行就市,不过公司正在面临转型期,又不完全以卖出电站这一传统的方式来获得更大营收,所以投资者对于阿特斯的价值在进行重估,难免就会有疑虑。
阿特斯的大量电站位于海外,其选择海外市场的初衷在于:结款速度快、政策及回报稳定。国内光伏电站总是存在着限电以及拖延货款的难题,但阿特斯数年前做“组件+电站”模式转型时,就避开了国内市场,而是对海外项目情有独钟。但目前该公司打算去走“YieldCo”(下称“YC”)模式,希望通过将“已运营的、低风险、有固定回报类”的电站资产装入到另一个崭新平台中,这样其原来的“建设--卖出”电站模式会被颠覆或改变。瞿晓铧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YC可再单独向美国申请IPO,并获得融资。仅仅2014年,通过YC实现的融资就高达100亿美元之多。
不仅阿特斯,协鑫新能源(00451.HK)这家港股上市公司也在考虑新建一个YC资产组合,挑选部分成熟的电站项目,将它们的资产、购电协议及相应现金流等等装入至平台中。YC从投资者那里拿到的融资额,会重新拿出来给YC管理方(即光伏公司),用于新电站项目的建设,实现了电站的资金正循环。
但不管什么方式,目前光伏企业不受待见的事实已经非常明显。因此,是否还有必要留在美国市场,也值得商榷。就在今年6月,晶澳太阳能主席兼CEO靳保芳曾提出了私有化意向。据其要约,其将以每股9.69美元的出价收购其余股份。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靳本人在晶澳的持股数为15.63%,若按上述数据计算,靳保芳或将斥资4.14亿美元进行回购,晶澳将消失在美股名单上。据称,除了晶澳太阳能打算回归A股之外,其余的光伏上市公司尚未有最新的动作。一家资产规模较小的美国光伏公司财务负责人就对记者说,他们短期内还不能从市场中退出,原因是还要借助于资本市场和外部金融环境,为公司融钱,从而推动新生产基地的进一步建成。而像阿特斯这样寄望于YC公司再做融资上市的,也无法全身而退。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很不巧的是,几家公司的股价在8月份都集体下挫。不能否认,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因受大势影响而致使股价表现不佳,但对于企业经营者们的另一大难题在于:是否还有其他招数来扭转大局?还是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对于中国光伏公司,纽约的投资者在短期内已难有兴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