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火的分布式光伏:何时打通任督二脉?-光伏资讯-索比光伏网

要火的分布式光伏:何时打通任督二脉?

新能在线2015-07-22 11:40:36 要火的分布式光伏:何时打通任督二脉?-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随着光伏组件成本的下降效率的提升,太阳能发电已走出实验室,从人们眼中的颇具科幻色彩的传奇来到现实生活中。在分布式太阳能发展较好的德国,峰值负荷已经有一半的电量来自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以至于今年春天,当日全食的影子短暂掠过欧洲大地时,整个德国全行业动员以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考验。

德国人的成功使分布式光伏技术的可靠性获得了确凿无疑的证明,同时也坚定了世界各大国加快推进光伏发电的信心。无论从产业还是部署量的角度考虑,中国光伏业都处于相对领先的第一梯队,从2012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就开始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近几年更是密集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管理、并网及补贴办法。顶层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意志不可谓不坚定。然而在实践层面,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内人士却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成本环节:度电成本 "摩尔定律"


成本环节相对透明,趋势也比较明朗,占成本比重最大的上游原材料和组件,经过过去几年的大起大落,基本已形成多头竞争的局面。在全球范围内,LCOE(度电成本)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中,以我国为例,2009年约1元/瓦的项目成本,到2013年已降到约0.7-0.9元/瓦,到2015年,媒体和业界已开始热议光伏度电成本何时会抵达0.4元/瓦的传统能源度电成本。无独有偶,今年4月,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已经出现了4美分/瓦的“惊爆价”。

回顾硅料和组件的历史价格,我们看到光伏级晶硅的性价特点,或多或少也遵循了计算机领域著名的“摩尔定律”——价格在快速下降,然而性能(转换效率)却在提升。虽然这种遵循并不太严格,但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趋势仍有持续的潜力。

也就是说,站在项目开发者的角度考虑,组件价格下降,性能日益提升,这两个因素都支持项目收益率提高。过往同等条件下不可行的项目,未来就会可行,经济性的提升只会催生越来越多的项目。然而值得留意的一点在于,光伏项目周期较长,早期的采购投入将固定整个项目的成本结构,未来有性价比更高的组件出现,将使较早的项目背负一些沉没成本。

收益环节:光伏补贴与并网方式

成本环节相对简单,而收益环节的复杂和不确定性真正决定了项目的风险。光伏项目发电,回收成本产生收益,一方面牵涉到国家补贴政策,另一方面还与用户的用电模式及并网模式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国家层面的补贴政策基于2013年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度电补贴0.42元(税前),期限为20年。此外,一些力图推广分布式光伏省市地区也有0.1元左右的额外的补贴。

而在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式有以下三种:

自发自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全部上网

其中,上网电价通常为较低的脱硫标杆电价,一般不高于0.5元;而自用电价通常为工商业电价和居民电价。在中国,以出售给电网的标杆电价最低,居民电价其次,工商业电价最高。

在此情况下,项目若想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则应尽量减少上网电量,力争全额自用;在自发自用的情况下,又以工商业用户的收益率要好于家庭分布式用户。

收益环节这样的情况,也客观地反映到了项目投资领域,在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较好的华东、江浙、广东等地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工业电价高,用户用电量大,自用比例高;
制造业发达,工业用户资质良好,园区用电负荷大;
政府服务好,补贴及时,电网接入便捷

老生常谈:融资难


分析了分布式光伏项目成本和收益环节的特点,也就基本理解了让光伏圈头疼多年的融资难问题了。项目投资除了可行性研究外,财务上首先考虑的是内部收益率(IRR)。

光伏项目周期一般为25年。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中,一方面组件性价比可能进一步提升,使老项目的收益率输于新项目;另一方面用户用电模式可能或发生变化,例如,如果负荷下降,全部自用的模式改为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势必会降低整个项目的收益率,在更极端的情况下,如果是工业用户陷入财务危机,生产无法为继,负荷完全消失,项目发电全部上网,则将进一步拉低收益率。总之,在漫长的项目生命周期中,收益环节由于用户用电模式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三种并网模式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收益率的不确定。

解决方案: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

在金融投资领域,不确定性就是风险的代名词。要解决融资难就要理解金融市场的性格与规律。传统金融领域对待风险有两种基本态度,一是规避,二是分散。正如保险公司收取很多人少量保费,来支持少数人的巨额索赔,如果单个项目风险巨大,那么集中多个项目形成片区,或进一步集中多个片区组成资产池,就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如果资产池中的项目进一步分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经济地区,就会获得更好的分散效果。事实上在美国,YieldCo模式的出现和盛行,已经证明了这种金融创新的成功。开发者不但将项目组合成资产包,还更进一步使之成为公司,上市交易。如此,不但分散了单一项目的风险,而且上市公司监管和披露等一系列制度保障,更能解除投资人的顾虑,也更符合资本的胃口。

另一个消除不确定性的思路来自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中国市场,这也已经不是什么独门秘笈了,依托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一些项目已经在发电端实现了对系统的实时可测、可控;业界已经开始考虑使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来执行日常巡检和运维工作。相比之下,用电端的大数据应用还方兴未艾。运用日益成熟的传感器网络,来积累用户用电数据,运用大数据算法来捕捉用户的用电模式,以今天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未来,获得用电端体现的模式,结合发电端的光照、风力等气象参数,就能够进一步优化项目的设计和部署,从而进一步提升项目收益率的安全边界。

在我国,分布式光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眼前的挑战,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和思考;问题的破解,呼唤技术、金融、制度和法律等方面的创新。作为乐观主义者,笔者相信这个行业终会成长、成熟、利国利民。

文章作者:向日葵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2 2015/07

要火的分布式光伏:何时打通任督二脉?

随着光伏组件成本的下降效率的提升,太阳能发电已走出实验室,从人们眼中的颇具科幻色彩的传奇来到现实生活中。在分布式太阳能发展较好的德国,峰值负荷已经有一半的电量来自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以至于今年春天,当日全食的影子短暂掠过欧洲大地时,整个德国全行业动员以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考验。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