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光伏——2014年度光伏十大事件及趋势盘点

solarbe索比光伏网2015-01-28 17:05:08 “现象”光伏——2014年度光伏十大事件及趋势盘点-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2014年对于光伏来说是个伟大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的光伏行业发生了很多事。有冲动、有探索、有成绩,也有破局的智慧。

2014年为2015年奠定了基础:市场再也不是年底抢装后,又要经历长达半年的休眠期,这为光伏行业贡献了最为宝贵的稳定。协鑫系全线制霸,天合登顶,绿巨人、中民投等资本波澜壮阔,让笔者生出“一时多少豪杰”之感。

Solarbe特整理2014年十大事件和趋势,与读者一起分享这一年来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同时更好的布局未来:

 

Top1 、能源局14GW装机目标,吴新雄以分布式破局

Top2 、美国双反、加拿大双反、澳洲双反、欧洲双反、印度双反,各种双反

Top3 、横向布局与纵向整合——协鑫收购超日预示行业结构调整趋势

Top4、组件好汉排座次,天合登顶成组件厂一哥

Top5 、融资难:“先有鸡才能借给你蛋”的尴尬

Top5 、能源互联网与智能解决方案

Top7、路条疯炒至被禁

Top8、低利润下的分布式众生相

Top9、逆变器洗牌,进一步两极分化

Top10、工信部整合-抱团取暖

(可直接点击以上您最感兴趣的话题查阅)

 

 

Top1 、能源局14GW装机目标,吴新雄以分布式破局


关于2014年装机量,在2013年下半年就一直有人预测,而能源局的几次会议中,分布式的戏份也不断加码。从4GW到6GW,再到8GW,能源局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的预期。

2014年1月17日,文件正式出台。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33号),设定了2014年的装机目标:地面电站6.05GW,分布式8GW。

习大大说这一年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除中纪委外这一年忙碌的打虎之外,别的行业的笔者不甚清楚。但能源局这一年确实真的是拼了,之前Solarbe.com也报道过感觉他们甚至有点被玩坏了(杂谈路条和分布式:被玩坏的能源局),翻看Solarbe整理的历年能源局新闻,从2007年起到2015年初,巨大的反差让人吃惊:2013年7月前的消息加起来5页,而从2013年8月至今的新闻是之前的三倍,长达15页,近500条。能源局人手不多,据说时间紧的时候,司长们都亲自打电话跟企业核实分布式光伏项目落实情况,在这里必须要为他们点赞。

新年伊始,吴新雄卸任,能源局换帅努尔.白克力。媒体普遍认为吴是个过渡式的角色,对此Solarbe.com持不同观点。吴新雄最伟大之处是倾力支持新能源,而不是和以往领导一样站在势大力强的传统火电或核电角度,这一年他所花费的心血应该得到高度肯定。吴在短短22个月任期中,埋下了分布式能源破局电网改革的种子,为能源互联网奠定基础。(参见《吴新雄卸任:低调的“颠覆”能源行业》一文)资料显示,80年代国家提倡集资办电的时候,任江阴县长的吴新雄就是最积极响应者。

之所以认为分布式是电改破局的突破口,可以从后续能源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证明。在分布式发展遇阻之后,能源局一系列《建议》、《通知》都不忘提到电力企业配合一事,而这一年来,无论是南网积极参与分布式光伏投资,还是国网主动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见和规范》(2013年12月16日),都显示了电网的积极态度。有消息称,电网公司也正在酝酿分布式新政,未来的电网将越来越开放。

但如果说遗憾,那就是分布式发展不顺,仍然从大工业而非零售业的角度去看待分布式能源,因此即使后面补充了20MW以下的光伏电站可以归类为分布式,2014年装机目标仍然没有完成。有人预测2014年装机10GW,但Solarbe估计全部并网的达不到这个数字。此外,甘肃等地的限电情况仍然没有解决,期待电网后续的进一步配合。

但这不成为我们指责能源局的原因,分布式是光伏发展的方向,正是困难,才要坚持。



 

Top2 、美国双反、加拿大双反、澳洲双反、欧洲双反、印度双反,各种双反


随着国力增强,尤其在光伏制造方面奠定了绝对统治地位,中国光伏制造业也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恶意骚扰。这些对手不把精力集中在降低成本方面(臣妾实在做不到),却擅长使坏。

双反,是转移矛盾的好手段,国外政府一方面控制系统集成商的利润,逐年降低补贴甚至取消补贴,一方面却对在降本增效方面成绩卓越的中国企业加以打压。最后通过高额的关税,把本应该是中国企业的利润,以半抢劫的方式捞到自己手中。既保护了本国企业,又降低了补贴的财政支持,还获得了本应该是中国企业的利润,一举三得。

在2008年的时候,SolarWorld这样的“金牌讼师”都与中国企业一团和气,施正荣就提到过和Solarworld的老板是好朋友。大家反目成仇的原因只有一个:市场倒逼下,当惯了“长工”,过惯苦日子的中国企业忍耐力更强,“地主家”却先没有余粮了。

面对以美国政府这样以双反为口号,行贸易保护事实的行为,中国政府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依照事实下进行了回击:

2014年1月20日起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多晶硅征收为其五年,从2.4%-57%不等的关税,其中美国多晶硅企业中税率最低的Hemlock也在53.3%。受此影响,

5月1日,商务部对欧盟进口多晶硅征收关税,但与美国多晶硅企业不同的是,瓦克化学同商务部达成了价格承诺协议,如有违反则征收14.3%的反倾销税和1.2%的反补贴税。

但随后国外多晶硅仍然以加工贸易的形式进口到中国,并呈现激增的态势,Hemlock于7月底发布公告,Hemlcok多晶硅销售未受影响并出现增长。因此商务部于8月15日宣布自9月1日起暂停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的受理,在9月1日前已经由商务部批准的加工贸易可以延期到12月31日。对此国外多晶硅企业对中国进行了一轮集中“突击”,2014年多晶硅进口量激增到11729吨,环比增加45.3%,同比大幅度增长48.2%。

新年伊始,多晶硅双反究竟出现何种变化尚未可知。但从美国对华组件双反的态势来看,中国商务部可能会出台更加严厉的反制举措。预计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和隆基硅这样的多晶硅或硅片龙头将因此而受益,保利协鑫也计划到2017年将多晶硅产能扩张到15万吨。

Solarbe为读者盘点了各地区的对华双反情况。

1、美国
自从2011年Solarworld纠结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并最终成案以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在美市场已经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美国商务部曾于2012年裁定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但并未完全堵死中国光伏组件入美之路。

只是美国似乎并不满足。2014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同时对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4年6月3日,美国商务部裁定,初步认定中国对美出口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要求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额外35.2%的进口关税。这是美国继2012年裁定向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反倾销税之后第二次对我举起双反大剑,标志着2012年以来光伏业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7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认定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此类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将对相关产品的两地生产商和出口商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根据声明,中国大陆厂商的倾销幅度为26.71%到165.04%,与7月份美国商务部初裁时认定的倾销幅度基本相当;补贴幅度为27.64%到49.79%,较6月份美国商务部初裁结果有所提高。台湾地区厂商的倾销幅度为11.45%至27.55%。

不同于其它地区,美国的双反带着政府满满的恶意,在中国光伏代表团未到美国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完终裁方案。此举被美国议员使做“教科书般的胜利”,见文章(美议员称双反是教科书式案例)。Solarworld也不忘吹嘘:如果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会输给任何人。


中国在美二次双反的失利还有应对不力的一面。美国对华一次双反时表现出政治上的蛮横,欧盟在有策略地和解后虽然给予价格承诺,但没有改变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每况愈下,这让经历过美欧双反后的中国光伏已经丧失斗志,在政治上无援的美国,美产业界中只有声音弱小的个别小型电站投资商的声援(Solarcity等大型投资商没有声音,美国最大的民营屋顶和光伏开发商Petersendean甚至要求反对双反的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的委员集体辞职。),Sunpower,Firstsolar等巨头也明显支持Solarworld的立场。

中国方面动用多晶硅双反对美国展开反制,给美国多晶硅巨头Hemolock,MEMC,REC施加压力,但一些组件企业并不主张对美多晶硅反制。也有企业建议政府对美国汽车提起双反给美国施加压力,只是美国进口中国的都是高档豪华汽车,就不是中国本土能生产的普通汽车,加税只能加到消费者身上,分毫不损美国企业。

美国对华多晶硅倾销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2009年开始,以美为首的各国多晶硅巨头大打价格战,使硅料价格跳水,许多尚未形成规模的中国多晶硅企业刚一建成即面临停产的状态。

中国这两年对美、欧、韩等国家的双反对中国多晶硅企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表示,协鑫集团未来发展多晶硅的思路是以“颗粒硅为主,技改去瓶颈为辅”,颗粒硅的现金成本为5.8美元每千克,西门子法多晶硅耗电量在65度/公斤,均处在世界领先水平。保利协鑫也宣布从2015年~2017年,多晶硅的产能将分别是10万吨、12万吨和15万吨,以满足中国光伏企业的需求。

高税率围堵中国光伏的二次“双反”尘埃落定,美国商务部对一次“双反”展开年度复审,建议根据2012年裁定后履行的情况,将整体税率由31%降至17.5%左右。消息一处,市场一片欢呼,以为美国突发仁慈放中国企业一马,但业内都知道第一次“双反”针对中国大陆产电池产品,单独出口电池才可以获得较低税率,生产组件则必须按照二次“双反”的高税率,而中国从来很少单独出口电池到美国。未来的美国市场还是基本挡住了中国制造,美国市场主要留给本土制造,也给台湾及东南亚企业保留一部分空间。

2、欧盟

继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的初审结果以后,始作俑者德国企业SolarWorld于2012年7月24日一纸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正式递交欧盟,指控中国光伏电池企业在欧洲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

2012年8月31日,欧盟已向中国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称将对中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以及其他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2013年8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已正式批准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议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接受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商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二是对于那些参与该方案的中国企业免征临时反倾销税。协议规定中国出口欧洲的光伏组件最低售价每瓦0.56欧元,每年配额7GW。

2013年12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光伏反倾销与反补贴案终裁公告,除价格承诺企业外,对我国光伏组件与电池征收47.7%-64.9%不等的双反税。已于8月6日生效的价格承诺继续有效,承诺企业增至121家(新加入27家),占我国调查期内对欧盟出口总额的80%左右。此次价格承诺同时涵盖反倾销与反补贴案件,涉案产品范围排除硅片。

2014年6月,外媒称,欧洲和中国太阳能生产商之间多年的争端正在升级,行业协会欧盟支持太阳能组织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针对几十家中国光伏企业的控诉。由SolarWorld倡议组建的欧盟支持太阳能组织指责说,中国人大规模规避跟布鲁塞尔达成的最低销售价格协议。业界猜测,欧盟“双反”恐卷土重来。

事实上价格承诺后欧洲市场总体急剧下滑,中国出口欧盟光伏大幅度萎缩,目前给中国企业每年7吉瓦的配额根本无法履行,因为整个欧洲市场容量已经低于这个数。对中国企业而言,当年占比80%份额的欧洲市场,已经降到20%份额。是欧洲市场的衰弱而不是双反改变了格局,欧洲光伏不再是中国企业依赖。

3、加拿大

12月5日,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宣布,正式启动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提起“双反”调查的企业,是加拿大的光伏生产商EclipsallEnergyCorporation、HelieneInc.、SilfabOntarioInc.和SolgateInc.,他们在今年10月1日代表加拿大光伏组件和层压件生产商,向CBSA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这两类产品启动“双反”调查。被调查产品是: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和层压件,包括其他共同运输或包装的层压件;由非晶硅、碲化镉或铜铟镓硒制造的薄膜晶体硅产品。

申请人指控的反补贴调查期为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被调查的补贴项目内容包括:特殊经济区优惠性补贴项目、贷款类项目、拨款类项目、所得税项目、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关税增值税减免项目、政府低于公平市场价格提供货物或服务项目(包括多晶硅、铝型材、电、太阳能玻璃等)、土地使用费减免、高于公平市场的价格向国有企业销售货物等。

申请人要求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理由是,因中国的补贴和倾销,导致加拿大企业损失和失去市场份额,减少就业、破产或倒闭。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将在2015年2月3日前核实上述情况,于2015年3月5日进行初裁。

4、澳大利亚

据《悉尼先驱晨报》5月14日报道,澳大利亚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发起反倾销调查。澳大利亚双反缺少更多的信息,但对于几乎没有光伏制造产能的澳大利亚来说,反倾销委员会这一决定完全是不知所谓。到底是没脑子还是为了权力欲望太强烈,Solarbe在这里不做评价。

5、印度

2014年5月22日,印度工商部(MinistryofCommerce&Industry)发布声明,表示将对中国、美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国进口之太阳能产品课征反倾销税,文件中建议对美国薄膜制造商FirstSolar征收每瓦0.11美元的反倾销税,其余厂商建议被课征之幅度则在每瓦0.48-$0.81美元之间。

但好在印度能认清事实,2014年9月,印度工商部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NirmalaSitharaman)表示,印度财政部已决定放弃对中国、中国台湾地区、美国、马来西亚出口至印度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海润CEO杨怀进告诉Solarbe记者:“印度本身是极为缺电的国家,政府明白中国的低成本高质量光伏组件对印度人民是有利的。”据悉,海润将在两年内于印度建设150MW以上的光伏项目,总投资2.14亿美元。文章见(海润光伏与NLCG签署框架协议 拟合作开发印度太阳能光伏项目

各国对华的光伏双反代表了各国对中国崛起的矛盾心态,总的来说美国仍然态度强硬,欧洲更理智,第三世界国家则更加现实。或许未来光伏双反会成为新常态,我们中国企业要做好准备。


Top3 、横向布局与纵向整合——协鑫收购超日预示行业结构调整趋势


2014年,协鑫拿下国内光伏行业A股兼并重组第一单。国务院从2013年就出台政策鼓励光伏行业的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由于多种原因,许多已无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仍旧苟延残喘。协鑫顺应政策要求,果断入主超日(002506),并将其更名为“协鑫集成”。并将在2015年改变原超日光伏制造的主营业务,以提供项目设计、系统集成、金融支持和运维服务等光伏电站综合解决方案为新的商业模式,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和收益率,为光伏产业链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一家去制造、重服务的企业。同时协鑫集团也借此获得了A股的上市公司,与之前保利协鑫(HK:3800)和协鑫新能源(HK:451)一起,组成了横跨港股和A股的融资平台,融资灵活性大大增加。

通过协鑫集团对外界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协鑫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能源互联网和IT行业。协鑫不但是中国最大的硅材料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非国有电力控股企业,未来火电、天然气、光伏、储能、节能、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网将横向整合为一个大的平台。同时也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提供IC级多晶硅料。

在这个产业布局中,保利协鑫以规模和技术取胜。2014年保利协鑫多晶硅满产满销超过6.5万吨,硅片产量超过13G瓦,占据全球42~45GW市场近30%的份额。今年上半年,保利协鑫净利润9亿港元,出货量32341吨,在多晶硅市场没有大幅变动的情况下,Solarbe预计保利协鑫下半年净利与上半年相仿。在光伏行业低毛利的情况下,中小制造环节企业科技升级空间越来越窄。在工信部推出光伏结构调整的意见后,规模和技术占优的企业将在未来更迅速的崛起,行业格局进一步清晰明确。

协鑫新能源2014年并网了600MW光伏电站,项目储备量达到2.5GW。Solarbe见证了协鑫新能源的崛起之路:5月刚刚组建的时候,他们所接触的项目开发商和EPC公司大都表示在给去年兴起的企业合作,部分企业对协鑫新能源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

今年路条被疯炒,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很多人头脑不够清醒,结果转了一大圈发现:有钱的企业其实不多。所以准备了真金白银的协鑫新能源在7月以后,开始快速发力。今年项目审批较晚,所以协鑫新能源很多的项目都是赶在2014年的最后几天并网成功。

第一单发电量保险和首个项目循环贷款对于协鑫新能源来说是锦上添花,关键因素只有一个:协鑫新能源有能力按时付款。

总结协鑫集团的整体布局,可称之为“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以“趋势”(认准未来方向)、布局“(避免和客户尽可能多的合作而非竞争)和“规模”(强者恒强,拥有更多的资源。)从协鑫集团在光伏行业的布局来看,虽然三个上市公司都是各自独立的平台,但每一家从事的业务几乎没有对其它两家公司的客户形成竞争关系,在很多方面反而有合作和促进作用。例如保利协鑫的客户如阿特斯等组件厂家可以通过招标后为协鑫新能源提供组件,同时协鑫集成会为其提供设计、管理、金融等一系列服务。


Top4、组件好汉排座次,天合登顶成组件厂一哥


根据美国权威市场调研机构IHS公布的2014年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排名预测,天合光能(TrinaSolar)第一次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而连续两年位列榜首的英利(YingliGreenEnergy)则将退居次席。

IHS的排名基于对光伏组件的全年出货量预测,包括对今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估算,但并未考虑用于公司内部项目的光伏组件,包括屋顶光伏或大型光伏电站建设。

在IHS公布的十大光伏企业中,有6家是来自中国的制造商。另外,尽管阿特斯太阳能公司(CanadianSolar)的总部位于加拿大,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美国的两大太阳能面板制造商FirstSolar和SunPower也进入了名单。日本供应商夏普太阳能(SharpSolar)和京瓷(Kyocera)则在2014年继续保持全球前十名。

过去四年中,光伏制造业曾面临全球太阳能面板产能过剩的危机,大公司纷纷削减产能或暂停工厂生产计划,众多小企业则申请破产,但IHS名单里的公司变化并不大。据预测,相比于2013年,晶澳太阳能的排名上升幅度最大,将在2014年位居第五。该公司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将比2013年翻一番,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十大供应商。


Top5 、融资难:“先有鸡才能借给你蛋”的尴尬


2014年,融资难问题极为突出。国内两家香港上市的著名光伏投资商因为融资问题饱受困扰,被拖累的服务商只得转投他人怀抱。

光伏业老人回忆,08年的时候金融机构主动找上门来:“需要贷款吗?”政府也一味要求企业扩大规模。靠“褚橙”东山再起的传奇人物褚时健也一样被政府牵着搞旅游,这已经成为全社会全行业的通病。但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所有责任都被归于光伏企业的“贪婪”,光伏变成了一个有“前科”的行业。

能源局为破解光伏金融困局,与国开行等多次联合推动,希冀破冰,但进展艰难。即使最为支持光伏的国开行力挺光伏,但光伏公司在具体项目上,仍然难以从国开银行的地方子公司处拿到贷款。尤以分布式情况复杂,屋顶所有权和电力用户有变动风险,难以贷款。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分布式项目即使拿到贷款,也往往上调利率并缩短年限。

有银行高管怎么都不相信光伏电站和光伏组件生产本质上是两个行业。也有银行提供贷款的条件是母公司或者用上市公司做担保。“先有鸡才能借给你蛋”的尴尬让银行失去了杠杆作用。

目前中国做项目担保的行业只有房地产,但实际上光伏电站是切切实实立法规定了国网全额收购并规定了电价,受法律担保,理论上比房地产安全得多。

2014年各种融资的方案层出不穷,但直到年底光伏政策逐步落实,各界对光伏市场越来越有信心,融资租赁等模式才得以落实。或许2015年,光伏电站能够实现资产证券化,日前协鑫新能源与中银国际签订了8000万美元的循环利用贷款,可以看做资产证券化的雏形。

但融资难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迫使企业更重视光伏电站的质量和保障,运维环节兴起,同时发电量保险也应运而生。随着各个环节的日益完善,光伏投资对于外界资本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近日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的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有望放开进入投资市场。招商和工商两大银行也发布了信贷指导意见,招行明确规定要积极介入该行业。

当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光伏市场时,衍生相应业务有可能汇集到几家大的开发管理平台。协鑫新能源、江山控股、爱康科技等公司可能因此受益。另外值得一提是以中下游集成端为主的协鑫集成。朱共山对其的定义是做中下游能够整合行业,引领标杆的龙头企业。未来或许会衍生出资产管理业务。“协鑫集团本身就是从事电力行业的,有25年电力运营经验,2009年协鑫就在海外投资光伏电站,同时我们拥有各种专业人才,我本人多年来也一直从事电力工业制造管理,我们完全有实力成为中下游集成端的领军企业。”朱共山如是说。w


Top6、能源互联网与智能解决方案


2014年被看做能源互联网元年,同时这一年,以逆变器技术为核心,监控、运维辅助的智能解决方案得益于度电补贴时代来临,被业界广泛认可。

能源互联网是从目前集中的单向电网转变成各种模式以及更多企业甚至是消费者参与并互动的电网。不同种类的能源互相配合解决能源供应问题,行之有效的能源管理方案提高能源利用率,无数的能源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角色转换以及跨国的能源输送。可以说能源互联网满足了人们对于未来电网的一切想象。

协鑫集团提出利用天然气、光伏光热、海洋、风电、火电以及其它形式的能源技术,打造能源微网。2013年底已经试水无锡,朱共山称如果项目顺利进行,可使无锡新区用户端成本下降10%。

民营燃气巨头新奥集团主席王玉锁也对能源互联网情有独钟。新奥集团很早就开始不同种类能源的尝试,并有过集合不同用户统一供暖的案例。新奥集团旗下刚刚开设了光伏平台Pvtrade,力图在互联网对传统能源行业洗牌之前,抢占先机。

有消息称,彭小峰的SPI也正在着手能源平台的建设,但具体细节尚不知晓。

Solarbe观点:能源互联网和大数据,都是把复杂的数据简单化,但不管如何互联网,都是要落到实处,业内也开始蔓延空谈互联网思维之风。概念只是为我们指明方向,能源互联网同样需要踏踏实实做事,并非靠自我催眠或者给他人洗脑就可以实现的。
 


Top7、路条疯炒至被禁


由于看好光伏电站收益,路条每瓦价格从去年的3毛普遍涨至5毛,个别山东等光照较好的地区超过7毛钱,新疆一些狮子大开口的开发商甚至张口要了1块5。

虽然路条买卖这两年一直处于半公开化,但毕竟没有将其提到明面。陕西比亚迪项目、博州新能源项目路条费用都过亿元。在“云冶300MW公开招标”事件后,迫使能源局不得不在十月底出台相关通知,严禁路条买卖。

以一个20MW的路条为例,前期开发成本仅100万,却可轻易卖出过千万的价格。但据Solarbe了解,开发公司最后到手的利润肯定不会是900万。

相比能源局的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在路条方面往往存在经验缺乏,不知如何分配或者考虑各方利益,没办法分配的现状。某些西部省份放出来的路条几乎都不超过50MW,分割成20MW-30MW的小块,明显是为了照顾各方利益。如果从成本方面考虑,显然大电站更具优势。

Solarbe认为,路条作为稀缺资源,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存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虽然因为可能存在权力寻租的事情发生,但如果引导或者迫使其回到正轨,获取正常利润而非暴利才是能源局最应该做的。

路条困境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跟中央脱节的一种体现,甚至与政府是否清廉无关。长久以来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即使是招标制度,往往也是一纸空文,因为有各种办法让其它企业入围无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还是能源局增加编制,扩充人手,能够配合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这样不致使地方与中央工作脱节。

虽然社会上都在谈裁减冗员,但笔者真心认为能源局人手极度紧缺。根据2013年的资料,国家能源行政编制240名,分为十七个司,新能源又分风、光、生物质等,即使按照平均算下来,负责光伏的也不会超过5人。据Solarbe了解,很多工作都只能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甚至常要司长一个个打电话统计光伏电站建设的情况。如果在将权力下放的同时,增加中央统一管理力度,相信情况好得多。

很简单的一组数字能说明问题:目前省级能源局大多编制为30-40人之间,市一级能源局约20人,甚至有的县也设立了能源局,粗略估算15000人的队伍。即使其中1/10参与能源局制定政策并负责落实,也比目前这种“中央制定政策——地方政府学习”的模式更具主动性。信息不对称,是困扰着很多地方政府的问题。

当然,政府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期待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进一步重视,能够有一个更加合理的队伍编制来制定更合理地新能源发展策略并更有效地进行监督。

除Solarbe谈到的《杂谈路条和分布式光伏》一文,还推荐一篇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主管彭澎的文章光伏“路条”买卖乱象:分配是行政制,开发却是市场制很中肯。


Top8、低利润下的分布式众生相


分布式光伏于2014年有了很大突破。工商业屋顶、大棚项目已经可以取得可观收益,相关报道很多,在此不做赘述。但分布式光伏仍然离民用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从利率的角度来看,分布式的收益虽然在理论上能够跑赢银行利率,但仍然只是略高而已。同时个人屋顶面积有限,用户最看重的整体收益过低,对于潜在的风险却过分警惕。

为了发展分布式,企业纷纷各出奇招:

英利是较早开始零售业尝试的,从最早的天猫零售到提供安装服务,英利一直力求秉持世界杯所打出的“光伏入户”精神。

也有企业和网站在开展电商平台,希望从网上实现销售。

还有的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产品包,寻找加盟商。

此外据Solarbe了解,也有企业在研究如何实现分布式光伏资产证券化,将其放到上市平台运作。

但许多人仍然没有认清一个事实:民用分布式与传统的光伏根本可以算作两个不同的行业。我们要吸取传统零售行业的经验,学习人家的品牌、渠道、服务经验,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提供一站式服务,这已经算是一大进步。政府也应该引导这个行业成为社保基金这样对风险零容忍的行业。


Top9、逆变器洗牌,进一步两极分化


相比组件行业的排名波动,逆变器行业的排名则更加不稳定,竞争更加激烈。Solarbe分析逆变器变动如此之大的原因有:


1、国内尤其是央企喜欢一次性签订一年的订单。

2、逆变器产能扩张过于容易。

3、国内市场仍然不够成熟。

4、逆变器技术更新周期快,平均半年一次技术升级,研发实力不够的企业很容易被淘汰。

此外一个虽然企业很少爆料,但现实存在的情况是:某些逆变器在用1-2年以后出现较大的问题。曾有电站开发商对Solarbe吐槽说:“xx逆变器拿过来,就是一堆废铁。”

阳光电源逆变器全球4.23GW,国内3.8GW,继续蝉联逆变器出货量榜首,同时阳光电源新的四开门箱式逆变站,是业界实用设计的典范。

华为智能电站解决方案业务达到了4gw。华为的特色是创新的推出智能解决方案产品包,奠定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中的核心地位,让客户更多的看到光伏电站的最大价值在于发电量。

无锡上能新能源在2014年8月收购了艾默生后,在央企中占了超过30%的市场份额,今年出货量增长到约2GW,接到订单量3GW。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尚未有明确数据,但今年市场没有增加甚至缩水的情况下,这几家巨头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中小逆变器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减小。


Top10、工信部整合-抱团取暖


逆变器遵循着市场规律自行洗牌,但多晶硅、电池和组件环节的整合却艰难的多。这几个环节的投资远大于逆变器,而且设备、厂房这些投入很难撤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新的逆变器企业一两年就销声匿迹,而组件、多晶硅厂亏得一塌糊涂却拼命死撑,归根结底是“沉没成本”在作祟。

2014年最后一天,工信部重磅消息出台: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到2017年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光伏企业,前5家多晶硅企业产量占全国80%以上,前10家电池组件企业产量占全国70%以上,形成多家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先实力的光伏发电集成开发及应用企业。

鼓励骨干光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严格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规范光伏行业发展秩序,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引导落后产能逐步退出。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骨干光伏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对运营状况欠佳但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光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支持骨干光伏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

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鼓励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签订长单、技术合作、互相参股等方式,确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完善产业链结构,重点推动多晶硅企业和电池及组件企业、上游制造企业和下游发电企业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支持运营状况良好、技术实力领先的骨干光伏企业对上下游环节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完善产业链结构,提高全产业链盈利能力。鼓励电力、化工等关联行业骨干企业与光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但这并不容易,首先,意见不具有强制性,行动起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化工行业的特点在于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之前天威集团投资2个3000吨的多晶硅生产项目,生产成本必然远高于一个6000吨的工厂。

其次异地管理,很容易形成一些问题,造成内部成本上升,所以兼并重组可优先在本省市进行。

最后这几个环节都是靠技术取胜,中小企业的很多产线已经不具备竞争力,这也会给企业估值带来困扰。因此保利协鑫、天合、特变电工和隆基硅这样的优势企业对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并不容易。以协鑫集团重组超日一事为例,已更名为协鑫集成的新上市版块未来也将是“轻制造,重服务”的平台化公司。大企业单纯的整合零散制造资源的意义现在看来十分有限。

Solarbe认为,“意见”的最大价值在于未来整合后的光伏行业,在光伏产品可靠性方面会有所保证。此外政府不必过于在意国外势力关于中国不正当补贴的恶意诋毁,对新能源的扶持,用在技术提升上,正常的银行贷款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无可厚非。美国、德国、英国等政府也同样对诸如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贷款,金额都以十亿美元记。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8 2015/01

“现象”光伏——2014年度光伏十大事件及趋势盘点

2014年为2015年奠定了基础:市场再也不是年底抢装后,又要经历长达半年的休眠期,这为光伏行业贡献了最为宝贵的稳定。协鑫系全线制霸,天合登顶,绿巨人、中民投等资本波澜壮阔,让笔者生出“一时多少豪杰”之感。Solarbe特整理2014年十大事件和趋势,与读者一起分享这一年来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同时更好的布局未来。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