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资本首次投资光伏项目,为何选中这家小企业?
中国论文网2014-12-23 08:23:28
这家2010年才成立的光伏逆变器企业,第二年便以2个亿海外销售额成为国内同行业出口冠军,在澳大利亚,它甚至击败了SMA、施耐德等世界巨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每当有人问起丁永强,和红杉资本签约的那天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的时候,身为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瑞瓦特)的创始人兼总经理,他的回答多少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签约的时候是2011年的3月,中国的整个光伏行业开始走向了“寒冬”,作为一家刚刚成立仅一年的小企业,古瑞瓦特在当时却成为了中国光伏行业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红杉资本投资的企业,这在旁人眼中实属难能的事,丁永强的回答却直白简洁:“最大的感觉是公司终于开始赚钱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外人看来是古瑞瓦特获得了红杉资本的投资,事实正好相反――是古瑞瓦特在众多投资者中选择了红杉资本!
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呢?
墙外开花
丁永强大学毕业以后,从武汉直接到了深圳工作,任职于某家大公司做技术研发,因为是学电力电子出身,所以他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在公司里做到技术总监或CTO(首席技术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想法渐渐改变了。
在深圳这样一个激情充溢的城市,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想创业,丁永强也不例外。由于看好太阳能发电的前景。2010年,在做了4、5年研发工作之后,他离职创办了古瑞瓦特,专门研发生产光伏逆变器。
公司初创,问题自然不少,实际的困难暂且不提,对丁永强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突然的角色转换所带来的经验不足。包括他本人在内,一起创业的团队都是搞研发出身,大部分出自于同一家公司,只有产品运营的经验,除此之外,创业者所需的管理经验、财务经验、社会经验等,大都一片空白。怎么办?只有靠自己去领悟。
现在回想那个时候,丁永强感触颇深,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从工程师到研发主管,到总经理,再到大股东、董事长,角色不一样,需要把握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尽快来适应自己的定位。这一点其实很难,因为什么都得从头学起,古瑞瓦特创立之初就因为经验不足,颇为波折。
彼时,正值国内光伏行业最火热的时候,各地原材料都十分短缺,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既没有什么知名度,供应链又不完善,因此在各种“鱼龙混杂”之下,古瑞瓦特不小心进了伪劣原材料,这就造成了其第一批逆变器样品中有很多不合格,客户非常不满意;在这样的危机之下,公司加班加点制造新品把已有的不合格产品换掉,派销售人员当面向客户解释,并赔偿损失,新的产品也免费发给客户试用,最后总算是度过了这次危机。
每当提起那个时候,丁永强总是感到庆幸:“那时我们通过一切关系寻找货源,同事也好、同学也好,再加上去香港调货,我们所有人,包括行政人员都每天加班到半夜1点多。但这件事并非没有益处,它促使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完善了供应链,加强了进货渠道的监管。”
事实上,在古瑞瓦特创业时,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已经不少于十几家,应该说它几乎不占什么先机了。但它却有一个突出的优势,那就是以丁永强为首的创业团队在这个行业里多年,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
基于此,要在这个细分行业做到最专业,便成了丁永强对整个公司的定位。不仅如此,古瑞瓦特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征战国外市场,因为公司整个团队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上有很强的技术驱动力,相比对渠道方面要求更高的国内,看重性价比的国外市场明显更适合于自己。但这并不代表丁永强放弃了国内市场:“先做国外市场,国外有了突破之后再做国内,用国外的优势来做国内,会更容易一点。”
沿着这样的路线前行,古瑞瓦特很快便取得了初步成功,其产品通过了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地的认证,并于2010年12月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国际权威PHOTON实验室A+评定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
2010年11月,刚成立不足一年的古瑞瓦特迎来了第一个重大转折――与澳大利亚最大的分销商签订合作协议,拿到了一笔700万美元的订单。这在现在看来也许没什么,但在当时,却是古瑞瓦特产品量产化的开始。以国外市场为目标的古瑞瓦特,凭借这笔订单,打进了澳大利亚市场。
然而事情的进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在古瑞瓦特之前,澳大利亚的光伏逆变器市场被跨国公司占据,当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德国著名企业SMA。突然出现一个中国企业来分割市场,任谁都不会不闻不问,古瑞瓦特在进入之初,就面临了既有市场占有者的排挤。由于中国厂商的产品价格较低,因此往往会被指责用料低端,古瑞瓦特竟被谣传为不合格产品。再加上进入时间较短,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很多安装不正确导致的问题被归结到了产品身上,古瑞瓦特产品的不良率因此被刻意放大,企业受到了质疑和攻击。
面对这种情况,丁永强决定,对出现问题的产品,无论责任在谁,都先当作是自己的责任来解决,之后再向客户解释原因。这样的态度赢得了客户的认可,而随着时间推移,当地市场对产品的认识不断加深,公司终于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在澳大利亚站稳了脚跟,丁永强第一次觉得,自己创业成功了。
如今,古瑞瓦特已经是澳大利亚光伏逆变器最大的供应商。与此同时,公司还进入了欧洲的主流市场,在英国和法国的市场占有率都挤进了前五,跟ABB、施耐德等大型企业,以及当地大经销商等也展开了合作。截至目前,古瑞瓦特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出口企业。
牵手红杉资本
提起跟红杉资本的合作,丁永强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适合”。
创业伊始,可能是由于整个团队很年轻,野心勃勃的缘故,总是想将企业做强做大,因此寻找风险投资从一开始就列入了公司议程。2010年底,古瑞瓦特同时向多家风投传递了寻求合作的信息,很快,好几家风投公司就表示了与古瑞瓦特合作的意愿,其中便包括世界著名的投资基金――红杉资本。
丁永强透露,尽管是公司一开始主动联系红杉资本的,但使得对方真正注意到古瑞瓦特,却是因为从第三方处得知了公司的业绩,为此,红杉资本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与调查工作,包括行业内对古瑞瓦特的评价。当时也有其他风投有投资意愿,且投资额比红杉资本大许多,但权衡再三,丁永强还是选择了以与红杉资本“联姻”为主。说到原因,他表示引入风投并不只是想要拿到更多的资金,更希望能藉此给公司带来一种内在的活力。而在这方面,红杉资本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一是红杉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它对所投公司的扶持管理很规范,对企业的业务能带来正面效应;二是红杉的市场人脉很广,可以帮助推广提升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在相互接触的几个月内,双方谈到最多的不是公司业绩,而是对行业以及公司前景的看法,到底怎样才能使公司做到最好。用丁永强的话来说:“我想要的,是大家合作的一种互信和感觉。” 随着双方正式签约,以及之后第一笔资金的注入,丁永强又面临了一次“诱惑”。那时的古瑞瓦特,仍有很多机会和其他资本签约合作,其中有的提供的资金,比红杉资本要多1.5倍以上,当时很多股东觉得可以让其他风投也注资进来,但思虑再三之后,丁永强还是拒绝了这样的机会,这不光是度量和信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依然觉得以红杉资本为主是最合适的。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是丁永强做决定的一大标准,除了在红杉资本这件事情以外,在其他事情上也有体现。由于古瑞瓦特的快速发展,曾有一段时期,世界排名靠前的著名代工企业都来寻求合作,也有不少创业伙伴觉得应该合作,因为这无疑会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但出人意料的是,丁永强全部都拒绝了。在他看来,与大公司合作,往往需要筹划很久,计划固然会做得很好,但执行起来会很慢,出于对当时成本和效率的考量,它们并不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最合适的伙伴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强的伙伴才是最好的。”丁永强认为公司在规模没有做到很大的时候,还是应该选择体量相当的、可控的企业进行合作。资金和精力应该放在提升公司最核心竞争力的地方,而当前最重要的依然是技术研发,更多的资金应该投在这里。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去年,古瑞瓦特将全部销售额的10%都投在了技术研发上。“买房买地、扩大产能,这些不是不能做,但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眼下更紧迫的是,我们必须在整个光伏逆变器产业格局形成之前,占据技术制高点,然后再扩大规模。”据他估计,到2015年前后,光伏逆变器这一新兴行业的市场格局就都会初步确定。
今年年初,古瑞瓦特正式试水国内市场,面对着国内恶性竞争比较严重的现状,丁永强不得不十分小心谨慎。他分析说,国内外市场最大的不同是国外用户往往愿意为高性能质量的产品支付合理的价格,但国内就不同了,大家一味地压价。现在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只维持在20%左右,光伏逆变器属于比较高端的电子产品,它的毛利率应该在35%~40%,因为要承担很大的研发开支和售后风险,所以这才是比较合理的状态。因此,对于目前国内的任何项目,只要前期判断毛利率太低,古瑞瓦特就会慎之又慎。“我们要做强,而不仅仅是做大,虽然会丧失很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机会,但我们不会因此去冒进、冒险,对于当前的古瑞瓦特来说,追求正确的项目,才是最合适的。”丁永强说。
技术为王
如今,古瑞瓦特的产品虽然还是主要销往国外,但对国内市场的征战也已经正式开始了。
虽然整个全球的光伏行业都不景气,但中国依然是光伏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在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所以对古瑞瓦特来说,国内市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下的。据丁永强分析,目前,国内光伏以北方市场,尤其是西北为主,但在未来会转战华东、华南市场。因为国家已经计划在未来每年会上10GW的光伏项目(目前平均为每年3~5GW),其中大约4GW是大型发电站等项目,以北方为主,5~6GW是商业、工业项目,如城市商业用电、工业用电等,以华东和华南为主,这两个地区虽然目前的光伏市场还几乎为零,但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区域,也必定会是未来光伏最大的爆发区域,这块市场大概会在2013到2014年开启,仅屋顶项目一年就至少有50个亿的市场,而这恰恰是古瑞瓦特的优势所在。
对于更长远的未来,这家全部由80后员工组成的年轻企业却没有旁人猜想的那样激情飞扬、天马行空,正相反,古瑞瓦特的规划清晰得令人咋舌,一板一眼的程度比之那些老牌企业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丁永强的发展计划中,公司接下来要在2014年完成上市,2015年逆变器产值做到全球前五,出货量全球前三,中国市场占有率前三名,在产业布局完成之后,古瑞瓦特将横向发展进入储能、电动汽车等产业,五年之内做到40亿元以上的产值,成为国内电力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
“我们的技术并不只涉及一个产业,横向发展是指聚焦在技术衍生的产品上,像电动汽车项目,我们不做汽车,而是做最核心的配套产品,比如驱动器。至于储能,这属于智能电网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新能源能否大批量应用于电网的一个最关键的技术,我们希望能够有突破性的产品拿出来。”丁永强表示,“我们公司最大的核心能力来自于创新和效率。这样的发展是最合适的,希望可以水到渠成。”
在丁永强的心目中,他的目标是要打造一家数一数二的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如果非要打个比方,做成艾默生那样的企业,正是他的心之所想。谁又能说他做不到?古瑞瓦特目前每年的产值近乎翻倍,而且依然保持着在国内同行业里最强的盈利能力。这个极其理性、审慎的领导者今年只有32岁,而他现在所在的办公楼,正是当年华为起步的地方。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