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后寒冬时代的满产奇迹

河北日报2014-11-25 08:49:35 光伏后寒冬时代的满产奇迹-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政策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利好,光伏行业寒冬渐渐退去。然而经历了行业内的深度洗牌,几年前的盲目竞争状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大企业之间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激烈较量。晶龙集团燕郊产业园区扭住强化企业管理的“牛鼻子”,严抓细管,依靠管理提质增效,实现了产销两旺,走在了全国的光伏企业的前列。

严字当头——精细管理再“抠”出2毛钱成本

10月16日,从在京举办的“201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大会”上传来喜讯:晶龙集团荣登2014全球新能源500强第21位,较去年排名上升了四个位次。至此,晶龙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新能源500强榜单。18年,从一个宁晋的小工厂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企业,晶龙集团的步伐稳健有力。

“对晶龙人来说,荣誉所给予我们的不是骄傲的资本,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晶龙集团燕郊产业园区负责人范玉红说:“晶龙向着世界一流企业继续迈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领先是根基,而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则是关键。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的重要价值会愈加凸显。”

近些年,随着晶龙集团燕郊产业园区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更新、生产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单晶硅片的出片率和单片成本几近极致。要想在保持工艺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成本、提高效益可谓难上加难。

“向管理要成本。”范玉红提出,要加强严格管理,压缩隐性成本。以往浪费在耗材、事故等方面的成本是一笔“糊涂账”,严格管理就是要细抠这笔“糊涂账”,“抠出来的都是效益”。

今年以来,园区各项管理措施不断细化量化,节能增效效果显著。

在生产环节量化技改目标,分解责任到各部门及每个岗位。园区各公司依据目标,加大技改步伐,通过改进线切、砂浆配置等工艺,成品率提升1.2个百分点,薄片切割使每公斤单晶多出1.4片左右。在物资再利用方面,依据回收工艺,明确硅片、砂浆回收定额。使得碎片回收率由年初的61.2%上升至62.2%,废砂浆回收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在清洗环节增加纱布磨片环节,将小崩边、小缺口、二级品等进行打磨,年可产生效益31.8万元。物资领用严格落实以旧换新制度,可再利用的实行重复利用。在人事管理方面,采取倒推机制。根据设备生产能力确定员工的目标工作量,再根据实际工作量完成情况和工作效率重新调整员工工资核算方式,从“发工资”变为“发绩效”,确保多劳多得,公平公正,园区上下形成了“有压力、增措施、超目标”的良好氛围。将碎片、砂浆回收率分别纳入清洗工、脱胶工和回收配砂组以及车间主任等相关岗位额的考核,有效提高回收率。如他们科学适度地将清洗定额为4700片/班/人提高到5688片/班/人,在进一步提升回收率的同时,又间接为企业节约资金42万元。

确保最低的事故率。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与管理水平息息相关。为了降低事故率,园区不仅利用传帮带、以勤代训、“周六大课堂”等形式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还实行员工出徒、总经理考核、抽考的考核方式督促员工不断学习。此外,通过成本核算对事故进行定量处理,并依此制定了《人为事故控制方案》,明确了操作规程、违规成本、违规处罚及责任连带标准,有效提高了从基层员工到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了事故率。

“靠着这些严格的制度、细化的措施,公司在生产工艺几近极致的情况下,每片又‘抠’出了2毛钱成本,这意味着每年将为整个园区增加上亿元的收入。”范玉红说。

不拒细流,方为江海。正是凭借着对企业所有环节的面面俱到、严抠细管,才有了晶龙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发展,也才铸就了如今拥有3万多名员工,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分公司遍布全球的行业龙头。

实字着力——提质增效引来500万片订单

走进晶龙集团燕郊产业园区的生产车间,数十台高度自动化的机器,都在满负荷生产。一片片薄如轻纱般的硅片经过自动清洗、烘干线和智能检测分选设备,被码放整齐。穿梭于机器之间的员工都身着工服、佩戴工牌、专注工作。虽然厂房外已是初冬,但这里俨然一片春日的生机景象。据了解,整个园区的满产状态已经持续10个月了。

“在国内,达到满产的光伏企业凤毛麟角。光伏的寒冬虽然已经过去,市场有所复苏,但是后寒冬时代的市场惯性作用,整个行业仍然难以完全摆脱低迷状态,与2008年、2009年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范玉红说,“另外,经过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兼并重组,为数不多的大企业生存了下来,之前鱼目混杂的竞争被如今龙头企业之间的强力对抗所取代。各大企业之间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差距并不明显,所以竞争就显得尤为激烈。”

而晶龙的满产得益于集团内部订单和代加工业务的双管齐下,“现在燕郊整个园区的生产能力约为每个月1500万片,而集团内部订单大概占到三分之二,剩余的三分之一则来自与其他企业签订的代加工业务订单。正是这每个月500万片的代加工业务,消化了园区剩余的产能。”据介绍,与晶龙签订长期代加工业务的有的企业本身有硅片生产车间,但他们宁可闲置自己的设备而把订单交给晶龙。

为什么?

“始终提供质量好、成本低、服务优的产品是晶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率先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做到?

“管理。坚决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以管理的成果保证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2014年是晶龙集团的“制度落实年”,以此为契机,燕郊产业园区下大力推动园区各项制度“落地”,确保每项制度不走空,杜绝以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使每项措施都不折不扣执行,真正地服务于整个园区的提质增效。

落实动态对标制度。看到差距方有动力。园区坚持在内部各个公司、车间、班组之间进行对标,通过日报、周报,对班组、个人生产数据量化对比,积极寻找差距,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另外,园区积极展开与国内各企业、国际同行业的技术对标,每个月安排人员外出学习,带着问题出去,带着经验回来。通过对标,园区生产工艺不断改进,确保了晶龙制造始终走在光伏行业的前列。

落实门岗督察管理制度。上至园区领导、下至员工都必须佩戴工牌、身着工装,拒绝特权。员工出入需要其部门领导书面说明情况并签字确认,对进出生产区的车辆认真核查登记,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员工出勤率和生产安全。“工牌工装看似不起眼,实则既代表了园区的形象,也时时刻刻提醒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负责。”

落实员工激励制度。园区严格执行岗位竞聘制度和绩效奖金制度,用市场化方式,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机制,激活员工的潜力活力,积极为提质增效作出贡献。近日,园区晶伟公司的一线线切员工自主研发的废钢线切割机投入使用,其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而运行成本仅为原来的一成,不仅为园区年节约成本10万余元,而且因其优异的设计方案接到了兄弟公司的订单。园区根据技改的价值评估,向研发团队颁发了奖励。

“其实不光我们企业的制度实,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实。”据范玉红介绍,“今年9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费结算及补贴,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和融资需求,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协调屋顶资源使用,完善接网及并网运行服务等15条涉及核心问题的实质性举措,展现了国家推动光伏发电的巨大决心。”

“这些举措紧扣屋顶落实难、贷款融资难、并网接入难等长期以来制约光伏行业发展的瓶颈,为光伏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国际上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重振旗鼓的信心。”范玉红充满期待,“光伏的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我相信,我们的满产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创新驱动——自主研发软件,可添600万元效益

晶龙在生产、物资环节费用锱铢必较,但是在技术研发领域投入始终不遗余力。

“这个车间现在每天生产30万片单晶硅片,每一片硅片都携带着包括厚度、电阻率等在内的50余个自身参数,利用数字化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电脑,就可以实时访问数据中心、调取和分析任何一片硅片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燕郊产业园区阳光硅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巍轻点鼠标,展示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硅片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的操作过程。

“硅片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应用以来,硅峰公司硅片整体成品率有了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也在逐步下降,预计每年可以为硅峰公司带来600多万元的效益。”范玉红满怀信心地说:“这一系统是晶龙建设智能化工厂的一部分,是晶龙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探索。系统应用的良好成效表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提质的必然方向,晶龙一定牢牢把握这一契机,走在光伏行业的前列,向着‘晶龙智造’全速迈进。”

依托于今年新上的智能检测分选设备,硅峰公司工艺部主任李宁萌生了将这些检测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而开发数据分析系统的想法。报告打上去,很快就得到园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并落实了前期的研发费用,李宁带头成立了研发小组,耗时数月,终于研发并成功应用了该硅片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

通过这一系统,硅片质量首先被还原为50余项参数并录入系统的数据库中,原料信息、操作者信息、硅片检测结果一一对应,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相应的编号,它的历史清晰可查,实现了质量数字化、全程可追溯。

该系统所采集的庞大的数据资源为生产工艺调整提供了精确的指导,有效避免了以前“拍脑门”式的决策方法。上一个季度公司新上了PV800线切机设备,比原有的PV600线切机切割长度长了200mm,切割长度的增加带来了切割难度的成倍提高,尤其是薄厚片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硅片的产量和成品率。尽管采取了各种改进方式,仍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后来通过对大量的硅片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硅片的切割厚度方差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增,越靠近两端硅片片距越大,而不是他们之前想象的由于切割线耗损而导致片距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切割过程中切割能力波动会导致硅片厚度离散,他们进而将砂浆喷管孔调整为非均匀分布,由中间向两头的喷孔逐渐扩大,使其流量在整个切割线中均匀分布,最终彻底解决了薄厚片的问题。

硅片生产数字化信息系统不仅在硅片检测和数据统计方面表现不凡,而且还是确保整个车间正常运行的中枢神经。该公司车间里的所有生产设备都安装了温度、湿度和震动等传感器,每分钟都在不间断地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采集更新,并通过互联网存储到系统的服务器内,一旦出现异常,该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准确定位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和薄弱点。

这一系统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了设备对人的束缚,甚至出差在外,通过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手机,只要输入网址和登录密码就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唯有创新,方有未来。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所带来的不仅是更高的效益,更引领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无论何时,晶龙始终手握“创新”这张王牌,不敢丝毫懈怠。正因为如此,我们相信晶龙描绘的“智能化工厂”必将很快实现。

以人为本——干群上下共谱“和谐园”让职工快乐生活

走在晶龙集团燕郊产业园区,到处都是生机。红叶、银杏、绿植,错落有致,菜园里的萝卜等蔬菜一片丰收景象。

今年春天,园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活动,共计种植白皮松5400棵,栽种宝景天、假龙头等绿色植物近2万棵。同时,充分利用空间,种植玉米、油葵等农作物,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员工提供了安全放心的食品原料。

“一切从员工出发,想方设法为员工营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范玉红说,每位员工都是园区的主人,园区重视每位员工的感受,“这里的员工很多从宁晋总部调过来,他们离乡背井来到这里工作,我们理应为他们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晶龙双语幼儿园于今年6月6日正式开园,经过精心装修和合理布置,幼儿园环境既舒适安全又富有童趣。现在有40多个孩子在这里快乐地学习生活,解决了员工子女入园难。幼儿园与园区的作息时间对接,方便员工上下班接送孩子。“开办幼儿园是惠及每位员工的一件实事,下一步我们还会积极与燕郊相关部门协商,尽力解决孩子们上小学甚至是上初中、高中的问题,努力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范玉红说。

燕郊产业园区中三个园区之间隔着一条马路,对面阳光硅峰公司的员工到了饭点都要穿过车流来食堂吃饭。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今年起,园区开展了“送饭进车间”,一线员工的午餐、晚餐由食堂直接送至车间,并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饭菜种类、营养搭配持续改进,全力保障员工就餐。

园区的员工中,老家的居多,为了解决员工返乡难题,园区每周提供两次班车到宁晋,以解员工的思乡之情。今年中秋节,园区考虑到订票困难,还为员工准备了大巴车,将目的地集中的员工直接送回了家门口。

在燕郊园区,园区领导非常重视员工的意见建议,定期召开民主座谈会,倾听民意。只要手头工作不忙,范玉红一定是在车间,在一线员工身边听真话,纳真言。在他看来,员工的智慧是不竭之水,只要企业发展,就需要员工的参与,就有新鲜的建议和来自一线的“妙招”。

在燕郊的工作和生活不仅舒心,而且充满了快乐。篮球联赛、亲子运动会、拔河比赛、文艺表演各种文体活动月月不间断。“在比赛场上员工生龙活虎的表现,在文艺表演中员工多才多艺的展示,正是晶龙集团企业生命力的生动体现,代表了团结、积极、向上、多彩的企业文化。”范玉红说。

在光伏产业的后寒冬时代,余寒未消、前景可期,晶龙提振精神、强化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率先突围,创造了长期满产的奇迹。谈及未来,范玉红目光坚毅:“当今的环境生态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光伏产业必定也必须在未来能源利用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晶龙也必将矢志不渝,始终致力于光伏产品的大规模低成本应用,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资源为人类造福。” (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5 2014/11

光伏后寒冬时代的满产奇迹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政策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利好,光伏行业寒冬渐渐退去。然而经历了行业内的深度洗牌,几年前的盲目竞争状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大企业之间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激烈较量。晶龙集团燕郊产业园区扭住强化企业管理的“牛鼻子”,严抓细管,依靠管理提质增效,实现了产销两旺,走在了全国的光伏企业的前列。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