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并购浪潮汹涌澎湃 企业当营造绿色环境
中国环保在线2014-11-14 08:07:51
伴随政策的支持,并购浪潮有可能是2014年光伏行业的重要内容。业内专家称,光伏企业并购浪潮并非偶然,有其必然性。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大企业必须做好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积极营造光伏产业绿色经营环境,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新的贡献。
光伏产业并购浪潮澎湃
1,顺风光电完成收购S.A.G.Solarstrom并更名
破产的德国光伏项目开发商S.A.G.Solarstrom表示,中国光伏能源供应商顺风(Shunfeng)对其公司的收购已经圆满结束。该公司目前仍接受管理,作为正在进行的破产程序的一部分。
S.A.G.Solarstrom指出,其将向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申请退市。顺风旗下子公司SFCleanEnergyGroup(SV-PV)日前收购了S.A.G.Solarstrom,其将更名为S.A.G.SolarGmbH&Co.KG。
2,华北高速“迟到”公布收购5家光伏公司
华北高速11月5日晚间公告,以公司全资子公司华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做为收购主体收购新疆110MW光伏电站项100%股权,股权交易对价为2,600万元,由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11月3日晚间,中利科技就发布公告称,中利科技、中利科技全资子公司常州中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北高速全资子公司华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常州中晖将其持有的五家光伏发电公司10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华祺投资,交易金额2600万元。
3,联合光伏确认中期转势赞华
招商新能源早在2012年收购联合光伏时,已表明会把其打造为集团的新能源业旗舰,结果招商新能源未有食言,至今联合光伏已进行多项并购,包括向母公司买入资产,数日前公司又作出另一宗收购,涉及4个总装机容量共约80兆瓦的光伏电站,可见公司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上月31日,联合光伏宣布将联同深圳市招商局银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创大太阳能有限公司,收购常州光昱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常州光昱于中国新疆哈密市和吐鲁番市拥有4个总装机容量共计约80兆瓦的已并网光伏电站。
国内外光伏产业并购浪潮此起彼伏,并不偶然,而有其必然性。
光伏企业并购浪潮的必然性
首先,从政府制定和推行的的政策来看。工信部在2012年印发《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企业做优做强,鼓励重点光伏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同时也牵头制定实施《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并推进尽其快发布实施,推动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快速有效开展。另外,社科院也在2013年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指出,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症结是制造业供过于求,未来光伏产业或将出现大规模的整合兼并。最后,2013年9月份,工信部为促进个光伏行业健康发展,完成产业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未达标企业须必须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达标。这些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为重新启动光伏市场,行业主管部门开始着手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其次,从国际市场局势走向来看。就在不久前,在世贸组织刚刚裁定美国2012年对华光伏“双反”违规后,美国再次启动“双反”调查,初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专家指出,美国商务部这次的调查是上一次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延续,主要目的是通过遏制中国在新能源市场上的作用来打压中国。当前国内光伏产业持续复苏,海外市场仍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再次对我国实施“双反”调查,一方面会对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发展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或将会引起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效仿,使行业复苏徒添变数。“双反”导致海外市场全面收缩,国内市场也没有打开。在经历欧美“双反”调查、海外市场遇冷等一系列挫折后,中国太阳能产业正强劲触底反弹,太阳能产业并购掀起了一轮高潮,2013年新增装机量跃居全球第一。增长意味着机遇,因此,中国成为全球太阳能并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从国内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来看。目前,我国光伏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否则美国和欧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采用“双反”的大棒对我国的光伏企业进行制裁。目前,光伏产业正值价格突破的“临界点”阶段和全行业低谷期和洗牌期,“双反”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光伏企业需要致力于利用各地优势,将产业链内的每个企业都打造成为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制造企业,并通过协同制造,形成综合能耗低、物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技术水平高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制造企业群,打造一批世界级的优质光伏制造品牌。这需要认真规划和建设,并在运营过程中十分注重和协调管理,建立起一个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精益制造的高端制造体系,才能使我国光伏企业不惧任何国际的打压,在国际上保持持久的领先地位,这样一个体系的构架,宏观来看需要政策的导向和产业自主性的成长,但是从微观来看则体现在企业层面的一连串合作、并购、重组。因为企业在产业链优化的大背景下,一定会不断优化自身的供应链、整合不同的资源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相对于绿地投资,企业更愿意通过收购和兼并来获得优势技术,通过内部交易来减少供应链上的利润损失。
最后,从光伏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来看。在经历又一轮产能过剩的洗礼后,很多企业都踏上了复苏之路,例如,晶澳太阳能经过耗时一年多的资产优化和财务结构调整,停止光伏电池的扩张,进军下游发展光伏组件业务,迎来11个季度以来的首次扭亏。同样的市场复苏迹象也体现在另一家光伏领军企业阿特斯的财报上。在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看来,重回盈利轨道,既得益于全球市场上组件产品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新的商务模式,即公司从组件供应商到电站和光伏系统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变。
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三点思考
近日,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在第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上演讲时提出,光伏发电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我们要做好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积极营造光伏产业绿色经营环境,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新的贡献。
对于产业的发展,他提出了三点思考:
一、产业政策不断出台以后,运作的关键在于规范有序、统筹发展。最近,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光伏产业政策持续出台,无疑对光伏企业是重大利好,尤其是民营企业,更是感到温暖。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未能深入解读,缺少统筹规划,缺少对企业的正面引导,市场调控力度薄弱;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逐利而动,弃自身长期发展、行业秩序于不顾,恶性竞争。行业的健康有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建议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正面引导,规范市场秩序,将政策落到实处;企业要有大局观,脚踏实地、有序发展、理性竞争。
二、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中国光伏企业发展十多年,涌现了一批技术领先的行业先锋。但光伏企业领域产能严重过剩,绝大多数的企业存在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等现象,这些都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所致。光伏企业要占领制高点,必须掌握关键技术,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所以中天科技选择走“技术效应”差异化道路,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天建议:国家继续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引导;政府层面应制定各项管理、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企业应拿出真金白银投入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品转型升级。
三、光伏发电产业的健康与否,需要用高品质经营去保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行业内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投资不规范,项目缺少充分调研,只要有批文便匆忙上马;设计不规范,人员经验不足;无现场勘查,设计不考虑现场情况等;施工建设不规范,小业主项目开发出售,EPC商大额垫资建设,大业主收购运营的模式使得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抢工期、压成本的现象,施工质量无法控制;运维不规范,项目建成后置之不理,缺少运维机制等;产品质量不稳定,关键设备缺少检测认证等等,这些都是电站质量的隐患。
国家规定工程质量项目要实施“终身追究制”。薛驰表示,我们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在企业内部实行项目质量终身追究制,对每一个项目确保质量到位,并追究到底,不能图眼前利益,跑马圈地、仓促抢建而放弃了对品质的追求。仓促建设看似是为了企业的利益,但最终得不偿失,会失去企业的长远利益。中天科技将坚守“品牌为王”的原则,如果一个项目砸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将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品牌形象。我们坚决不做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傻事。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