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发电,合肥领跑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
合肥日报2014-08-18 09:50:02
2011年,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概念,提倡以新能源为核心进行一次工业革命。
在里夫金看来,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产业以及工业区的繁荣;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把每一栋楼房变成绿色建筑和微型发电厂。里夫金的描述极具想象力,但无可置疑的是,一场以太阳能光伏为主角的新能源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打响。
合肥,义无反顾投身于这场新能源革命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早在2011年就指出,合肥强化工业立市主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倾力做好“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大文章,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合肥太阳能光伏产业加速集聚,形成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光伏电站等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正在打造全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放眼长远,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方向、是趋势,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军也在多个场合强调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性,他表示,合肥将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不变、决心不移,合肥要一手抓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链完善,一手抓示范推广应用,力争赢得未来主动权,努力打造全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和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样本。
冲锋的号角已然吹响。2011年以来,针对光伏行业出现的特殊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确定光伏产业的“借光发展”战略。2012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四次带领本地企业到西部寻求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合肥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的步伐还在加快。2013年,合肥在全国首创光伏扶贫下乡工程、全国首个出台度电补贴政策的城市、国内首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并网发电项目……合肥在太阳能光伏应用领域屡有惊世之举。近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光伏推广应用的补充通知》出台,从政府层面进一步推动太阳能光伏在全市的应用。为此,市委宣传部特别组织权威解读,让好政策深入人心。
从度电补贴政策到加快光伏推广应用的补充通知,合肥密集出台重磅政策支持太阳能光伏应用,这在全国也并不多见。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合肥已经成为全国光伏应用政策最优、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或将成为全国太阳能光伏应用的范本。
光伏下乡,合肥首创光伏扶贫开全国先河
去年7月5日,肥东长临河镇罗家疃村民罗晓芬家屋顶十二块太阳能电池板搭建完毕,这对于她来说,意味着今后再也不用为电费担心了。像罗晓芬这样,在家里建立“光伏电站”的农户现在已经有200户。
去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农委合肥市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工作,此举在国内开了先河。
“2013 年试点建设100个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其中,长丰县50个,庐江县20个,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各10个。”根据实施方案,合肥本着绿色节能、生态安全、群众自愿、农户受益的原则,先在4县1市各选择1~2个重点贫困村进行试点,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贫困农户中推广。
今年,合肥市第二批光伏下乡扶贫工程正式启动,共涉及200户居民。光伏扶贫,给农户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黄群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3000瓦装机容量的家庭光伏电站一年可发电3000度,其中1000度自用,2000度上网售卖。 1000度电按照农村电价,需要花费400多元购买;按照国家0.41元/度的上网电价,2000度电一年可为农户创收820元;国家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给予每度电0.45元的补贴,3000度电一年可获得补贴1350元。所有补贴加起来,一年可为农户创收2500元左右。“合肥市最新出台的政策中,农户使用推广目录中的光伏组件产品且建成并网的家庭光伏电站,我市将按照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4元/瓦补贴,单个电站最高补贴不超过2万元。”黄群英说,按照这个比例,一个3000瓦的光伏电站,投资2.4万元,政府补贴达到1.2万元,按照目前的年收益,5年就能收回全部成本。
在可预见的未来,太阳能光伏电站将成为农村扶贫的重要力量。日前,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畅飞率领调研组来肥调研光伏下乡扶贫工作,对合肥的做法给予很高评价。陈畅飞说,合肥市试点光伏下乡扶贫,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给农村无劳动力家庭带来了持续稳定收入,是对无劳动力家庭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并网发电,合肥领跑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
去年8月,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名单,总共18个示范区项目入选。合肥高新区榜上有名,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示范区。
从一大批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合肥打的是一场“硬仗”。“当初进行申报时国家能源局有一些硬指标,如示范区必须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其次投资主体只能有一家,此外项目鼓励自发自用,因此自用电量必须占到发电总量的70%以上。”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及软件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是在这种严苛的评选规则下,合肥依靠自身硬实力成功跻身全国18强。
作为首批示范区,高新区将建设100MW光伏电站项目,项目将建在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屋顶,形成屋顶电站。作为全国仅有的18个示范区之一,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不仅面临着国家的考核,更是聚焦了兄弟省、市的目光,每一个示范区都倍感压力。这一次,在全国18个示范区赛跑中,合肥又一次跑在了前面。
今年2月23 日,在高新区合肥荣事达三洋二工厂,由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合肥荣事达三洋屋面光伏电站一期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装机容量2.64MW,25年内,每年平均发电264万度,同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600吨,二氧化硫79吨。“三洋屋顶电站项目是全国18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中首个并网发电项目,整个项目从开工到建成只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阳光电源电站事业部项目开发总监焦文广告诉记者。
在合肥荣事达三洋二工厂记者看到,5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布满了太阳能电池板,随着阳光的变化,监控器上数字不停改变。“现在这个季节,我们每个月使用电量20多万度,通过光伏电站我们每个月能节约20多万元,一年能节省电费200多万元。”荣事达三洋工程技术部部长陈波告诉记者。未来,三洋计划在所有新建厂区安装太阳能光伏电站。
政策频出,合肥打造全国光伏应用政策高地
举全市上下之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在这一共识下,合肥不断出台光伏新政,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应用。
去年6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除按政策享受国家、省有关补贴外,合肥市将按年发电量给予项目运营企业0.25元/千瓦时补贴,让合肥在全国率先进入了光伏“度电补贴”时代。据了解,合肥市出台的政策,补贴范围、幅度、年限都远远超过国内其他省市,其中分布式度电补贴先于国家出台,在国内尚属首例。
1个月之后,合肥市又召开《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及政策资金兑现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合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主要流程,以及光伏应用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兑现流程,进一步将《意见》细化和具体化。
近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光伏推广应用的补充通知》出台,势必将掀起光伏应用的又一高潮。根据该通知,对于城镇居民使用推广目录中的光伏组件产品且建成并网的家庭式光伏电站,市财政按照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3元/瓦补贴,单个电站补贴不超过1.5万元,对于四县一市农户则给予4元/瓦补贴,单个电站最高补贴不超过2万元。不仅给予投资人以补贴,屋顶产权人也能拿到补贴,2014年7月1日以后,对于装机规模超过0.1兆瓦且建成并网的屋顶光伏电站项目,我市将按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屋顶产权人10万元/兆瓦的奖励,单个项目奖励不超过60万元,同一屋顶产权人奖励不超过100万元。业内人士评价说,“优质的屋顶资源属于分布式光伏行业的稀缺资源,对屋顶产权人的补贴有利于提高屋顶拥有者的经济收益,合肥市这一举措将积极释放优质的分布式光伏屋顶资源,间接降低分布式光伏开发运营商的投资成本”。
不仅在补贴标准上进一步提升,该通知还对加快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速度、创新分布式光伏项目融资模式、统一分布式光伏电站电价折扣、加强规划引领等给予明确规定,解决了光伏应用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