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光伏产业的资金焦渴和贷款难?

Solarzoom2014-07-24 13:30:19 如何化解光伏产业的资金焦渴和贷款难?-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在困难与机遇并存的市场条件下,为振兴光伏产业,国家在推进改革和财政支持上近年都做出了极大努力。应该说,这些努力都明显地提振了全民和社会对我国清洁能源走入科学发展轨道的信心。

  可是,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却不易绕开。一是,如何尽快激活市场内需并转为对光伏的旺盛购买力。二是,目前尚不景气的企业如何获得资金支持,从而满足生产所需。

  在这两个问题的困扰下,光伏产业出现资金焦渴,金融借贷的作用本可及时行云布雨。但,始料不及的是:在当前,光伏产业的贷款难变得十分突出,而金融界却迟迟难见积极回应的态度。这是什么原因?

  贷款难的“冷水激顶”是因为光伏产业还不成熟?

  问题很明显:国家光伏新政出台之后,对光伏电价实施的补贴政策愈来愈明确,人们的预期比较明朗,只是犹豫于补贴的落实和兑现。这就形成了市场的观望气候。可企业却要承受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因这种观望造成的消费利市和电价补贴效应的滞后,资金因而无法及时回笼:一方面又不得不筹措应对内需预期的转向改造和生产基金。这样,按惯性思维,靠金融贷款来周转和缓解资金焦渴,必然成为了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要突出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企业对金融支持的仰赖和希冀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至少在目前,热脸是碰上了冷屁股。金融机构既没有表现出像政府以及其他部门对光伏新政的积极回应,也没有像电力电网部门那样很快就采取具体的服务措施。这显然给面临难得机遇并跃跃欲试的光伏企业大大泼了一盆冷水。

  按理说,在光伏市场的电力内需拉动未见明显成效之前,给那些盲目冲动并且希望抢占先机的企业泼水降温并没有错。

  一位颇具权威的经济界老前辈就说:“金融部门说死了,也是产业,是讲效益,要赚钱的。光伏企业目前为什么贷不来款?其实就是这个死理:你既不能使它的利益马上套现,又不能确保它的贷入长期生息。”言外之意,光伏还没有给人以成熟产业的安全感。这不能说没有道理。

  可是,泼了冷水,头脑清醒后还是要解决问题。

  盲目冲动的浮沫掠去,存在着的矛盾就会更加清晰。

  事实是:光伏虽不是成熟产业,但它是具有充沛热力的朝阳产业。

  银行是要赚钱,但能够掌控市场、运作金融的高手,不光会摘成熟的桃子,更会培育出给他带来更长期更丰厚获利的新果种。

  现在的问题是:当前,当前的金融部门应不应该把光伏列入这种新果种?如果应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光伏被冷落在银行门外?这种现象,是否应该?如不应该,又有什么途径可以妥善化解?难道就找不出一个既保证金融按市场规律办事,又能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保证绩效双赢的路子?


  金融银行的产业经济扶持,青睐的是“成熟”还是’成长”?

  在剖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探析一下国内支持力度最大的两大产业——房地产和汽车产业,长期以来,这两大产业都备受金融机构的青睐。

  这两个产业,且不说他们目前的发展水平是不是达到了人们公认的所谓成熟产业水平,也不说对这两个产业今后的发展已经存在的分歧颇大的估量,但一个基本状况是有目共睹的:这两个产业都是在前些年起于朝阳升起时,就一直为金融追捧的。

  如果说,现在这两个产业有些成熟了,也是长期得力于银行贷款的输血和催熟。这种依赖和关联影响着两个产业荣辱兴衰的整个发展过程。无论车市还是楼市,几乎都把车贷、房贷看做了起伏涨落的风向标。利率的一点微小变动都牵动着市场需求对这两大产业生产流通的调控。

  这些鲜活的事例都足以说明:金融逐利的目光并不那么短浅,它并不仅仅只在产业成熟期注入资金。实际上,成功的金融范例往往是在目标产业的萌芽生长期及时注入催熟剂,尤以生长期最为常见、最为给力。至于经济实力较强的成熟企业,他们可能会减少对银行资金的依赖,以此降低贷款造成的利润流失。

  这样剖析之后,车贷、房贷可做前车之鉴,光伏产业大可不必因为自己尚且不是成熟产业而悲观。

  光伏产业不应把所谓“不成熟”视为包袱,灭了志气

  其实,产业是否成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果说,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产业结构和科技生产水平已适应其相应市场需求被视为成熟产业的话,那么,对于不断发展的市场来说,面对新的消费群体新的消费要求,它就需要补上短板并清楚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成熟,否则这个产业就会从相对成熟走下坡路,转向衰败。

  在这样的成熟定则下,较之于光伏产业,房地产和汽车产业也没有什么特殊。这两大产业也面临着颇大的困境,并需要尽力克服。比如,汽车产业发展存在能源紧张、环境污染、道路占地的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中,新能源科技的利用进展迟缓,就显现出了汽车工业在这方面的稚弱。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

  当前,房地产行业对土地升值、建筑成本企高,大众刚性需求和投资型需求难以应对等等问题的举措不定,也足以说明房地产离产业成熟的要求,至少也存在着很大差距。

  毫无疑问,银行金融的投资价值观并不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绝对,资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这个产业的成熟现状。它还要估算这个产业的潜在实力和未来的市场前景。银行追求短期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的是长远的利润,最好是双赢的,取之有道的。一时的权宜之计只是偶然的不得已为之。显然,这是一个对金融市场比较理性的认识。

  对光伏产业的金融投资价值能否和房地产汽车产业等量齐观?

  如果理性地认识分析这一点,我们再来评价当前的我国光伏产业,就会认识到它对金融的投资价值并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房地产和汽车产业还更胜一筹。

  其一,就社会经济发展的节能节地、环保、生态的大趋势而言,光伏基本是正能量,给与的是降低发展成本的正贡献,房地产和汽车产业,当前已经是负能量远大于正能量,如不转型升级,它们还会给发展带来越背越重的成本负担。

  这个公认的事实,不必仔细陈述:当前,经济发展对房产和汽车这两个产业发展的畸形依赖,“地产财政”“汽车支柱”对社会和谐的逆向压力,人居空间和道路占用的浪费和不公,生存环境和自然保护的状况恶化,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管理的难解矛盾……都令曾经围绕这两大产业的耀眼光环变的黯然无光。

  房地产和汽车这样的“明日黄花”相比,如今光伏产业显然是独领风骚。就产业支持性而言,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的社会口碑和政府支持也是其他产业难以企及的。

  其二,房地产和汽车产业如果要顺应大势,在市场发展中继续站得稳,光伏产业是它们转型升级的可靠伙伴。

  对房地产而言,利用建筑的墙体和屋面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使房产行业“披上环保节能的新衣”,减少土地占用等成本并提升经济和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光伏利用开发,加速建筑物由消耗型转化成产出型的资源功能变化,给房地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前景。

  就汽车产业来说,目前,汽车产业已是给社会和谐发展造成较多困扰的产业之一,其能否涅槃重生或许应寄希望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就目前而言,基本上,利用光伏发电是汽车产业焕然新生的最佳选择之一。

  于此可见,光伏产业的价格估量还应包含其对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贡献值。在这一点上,曾经享尽房地产和汽车产业发展红利的社会和政府,为克服其畸形发展的负能量,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时,自然也少不了连带对光伏支持的加码。

  通过以上的分析,纵观全局,不难得出乐观的结论:今后光伏产业将会成为市场投资的风向标,因而金融机构似乎没有理由再对其冷眼相待。

  可是,当前,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扶持光伏发展的新政,并着力调整了电价补贴的催化作用下,光伏产业急盼的金融借贷及时雨却为何迟迟没有到来呢?


  解决光伏产业当前资金焦渴的纠结,需要理清思路

  那么如何促使政策落实到位,从而令望洋兴叹的光伏企业解决当前产业面临的资金焦渴呢?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问题是以什么方式能够最快最有效地让最需要的人们得到她。

  结合当前的实际形势,借鉴国外发展光伏产业的经验,并吸取我国房地产与汽车产业借助金融借贷运作多年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光伏制造企业希望借金融贷款来助其迅速摆脱困境,这一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金融机构不会因为光伏新政的日益明朗和电价补贴的推进落实而主动提供贷款服务。

  需要清楚认识到的是,金融机构对市场的洞悉能力丝毫不逊于光伏制造商。

  如果光伏产业对内需的拉动始终不见效果,那么产业前景的明朗度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金融机构对于大型产业借贷投向是慎之又慎的。

  正所谓“不见兔子不撒鹰”,目前银行只对纳入国家大型示范项目的电站及尚能适销对路的光伏加工企业略有松动。在真正见到回暖迹象前,金融机构是不会贸然行动的。

  因此,光伏产业应该识时务,知进退:在当前解决自身问题的唯一出路是:发愤图强,练好适应内需拉动的调整与改革内功。既然光伏内需市场的“潜力股”是分布式电站并有望掀起一场电力消费革命,从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那么,就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干出让银行看好并信服的实绩来。

  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对光伏产业进行调整并创新,并博得金融机构、政府及社会的支持,这一想法才是切实可行的。

  光伏新能源争取金融支持要靠推动电力消费

  争取金融支持,也应该从拉动内需入手并定位于市场化的思路。

  现阶段及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银行借贷的投放重点应选择光伏电力的直接用户(即电力消费者),尤其是那些自发自用的分布式电站业主,

  也就是目前拥有屋顶资源,也有着长期稳定电力消费需求的城乡民居以及其他建筑所有者。

  这是一个扎根于社会经济和发展的基础性选择。从理论上而言,这都是大势所趋并能收到明显成效。

  实际操作中,可以移花接木,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银行借贷关系就有现成的例子可循。

  目前我国房产和汽车的大众市场销售基本上是靠房贷和车贷来拉动、运行和支撑的。其企业的资金运作、投入、流通、和回笼主要以合同销售的产品作为抵押的形式,由企业担保或承担一定风险并由买方从银行申请得到的房贷和车贷来支撑和维系的。

  这样,固然节约了各方面的资金占用。但最大的好处是规避了风险。生产企业解决了产品销售而导致的资金不足和回笼,消费者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满足购物意愿,银行金融有了长期稳定的信贷回报。

  这可谓是兼顾各方利益且各有所得的金融案例。光伏企业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借鉴车贷、房贷的经验“光伏贷”当应运而生

  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汽车与房地产行业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光伏产业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其实,这种看法有所偏颇。

  先说旺盛市场需求:汽车和房地产,如不作为富裕阶层的生活奢饰品和投资取向,它对于广大工薪族和中低收入者来说,除掉金融借贷的支持,它能有眼下这样强烈的购买需求吗?

  反观光伏产业,家庭业主或工商业业主通过安装光伏系统获利不失为一项理性的消费,如果能获得金融借贷机构的进一步支持,市场需求必然会随之大幅上涨。

  至于基金支持,主要指的是房地产。汽车消费则涉及道路占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等诸多问题,至今很少听说有社会基金支持它的产品消费。房地产的基金支持是有的,是公开的事实,但国家建立、企业个人参与的这一公积金面对的只是民生的刚性需求。

  这样看来,如果仔细追溯其源头的财政支持,光伏产业在这方面得到的优惠并不少。目前已十分明确的是由国家地方承诺直接兑现给光伏电力的电价补贴等,基金的实质性来源已经构成,兑现也是指日可待。只是当前还没有住房基金那样公开的运作机构罢了。如果尊重改革的探索,不做苛求的话,光伏的基金支持实质上已经存在,这也是当今传统汽车工业无法比拟的,就前景而言,对于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预期也比房地产行业更为清晰。

  就实质而言,光伏产业已经具备获得金融借贷支持的基本条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具体的实施方法。

  光伏制造企业往往抱怨融资难,其实这无济于事,应当另寻它法将销售预期变得更为明确,面向消费群体并尽快获得回笼资金,从而降低信用风险。

  解决贷款难题关键在于发挥产业理性消费优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解决办法,如今的房贷和车贷就大可借鉴了。

  要形成现实可行的“光伏贷”,有三点是十分值得效仿的:

  一是把金融借贷支持的方向由光伏生产转向光伏消费,首先是光伏电力的消费和使用;

  二是把银行贷款的对象由生产成本的投入者改向光伏电价补贴的实际受惠者,也就是家庭分布式电站的投入建设和营运使用者;

  三是把金融借贷的利益链,由只以企业效益托底的企业和银行共担风险型转为由产品实现的消费与社会价值托底的消费者,社会与企业银行的共生共赢型。

  这是各方获益风险最小的利益链接模式。一言以蔽之:是一种与光伏新政拉动内需的思路保持一致并与市场化运作相协调的理性选择。

  那么这是否具有可行性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要换位思考,要站在银行的立场上,把“光伏贷”办的比车贷、房贷更为稳妥简便,如此才能吸引到消费者。虽然执行起来颇有难度,但不无解决之道。在某些方面,光伏贷一旦形成,它的基础条件和磁性似乎并不弱:

  首先,从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大计上,它从支持民众社会文明理性消费入手带动光伏进行科学的市场化与产业调整升级,路子没有走偏,避免了盲目和许多风险。

  第二、它向社会民众提供的光伏贷,影响的不只是消费,还支持了民众利用闲置资源开发光伏的增值性生产。与纯消费的贷款相比,民众有更为强烈的意愿。

  第三,光伏贷的借贷总量大,但分担到具体需求的民众家庭,数额小,占用周期不会过长,有电价补贴托底,其还贷压力小,一般不会产生“车奴”“房奴”那样的逆反作用,运作的好会获得“阳光效应”,提高社会对金融服务的幸福满意度。

  总之,市场化运作的理性、文明、幸福满意度高,这是光伏贷可以在当前优先考虑催生的决定因素,这是不应该被忽视的。社会不应忽视,金融部门理应抢占这个先机。

  由此可以判断,无论从社会环境、经济形势、市场预期、政策托底等哪一个方面,都可以认为光伏贷已到了了春笋破土的时机。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到来!这东风就是光伏新政,就是振兴光伏、拉动内需并惠及民众的光伏电价补贴制度。如今新政有了、补贴制度正在完备,所差的就是还没有“潜入夜”“润物无声”那样得到扎扎实实地落实。

  试想,如果上下一心推行新政,激发社会民众对分布式家庭光伏电站的积极性,推动光伏产业升级。金融产业又怎么会不积极跟进,行云助雨,推进光伏新春的到来呢?

  因此,化解光伏企业借贷难的途径已经清清楚楚:毫无疑问:当前只有同心协力造就这样的局面,创造条件,推进并加速金融银行对光伏产业的认识,促成其支持的决心和策略定位,促使能令光伏产业如虎添翼的“光伏贷”早日诞生才是根本之道。

  显然,当“光伏贷”日益红火且热度不亚于房贷和车贷,届时也就是光伏产业摆脱融资困境,化解贷款难的时候!(本文作者 房渊钊 南京索斯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一级建造师)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4 2014/07

如何化解光伏产业的资金焦渴和贷款难?

 在困难与机遇并存的市场条件下,为振兴光伏产业,国家在推进改革和财政支持上近年都做出了极大努力。应该说,这些努力都明显地提振了全民和社会对我国清洁能源走入科学发展轨道的信心。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