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光伏电池反击战:设备生产本土化
《太阳能发电》杂志2014-07-21 08:05:45
“非主流”已经很久了的薄膜光伏电池,正在国内市场寻找绝地反击的机会。
近日,全球主要的CIGS生产线制造商——Manz亚智科技表示,未来两三年内将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工程部门,争取尽快实现CIGS生产设备的本土化生产,期望以此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对晶硅产品的竞争力。
薄膜反击战:设备生产的本土化
对于未来的成本下降空间,亚智科技的预期是在2020年时可以降到1.8元左右。
不过,也正如亚智科技科技所言,能否真正降低成本,还与整个产业的规模有关。而后者,则与终端的应用市场息息相关。
从中国的市场情况来看,薄膜光伏电池产品也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比如对弱光更为敏感,可以更好地应对雾霾,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柔性可以更好地与建筑相结合,等等。因此,对于薄膜光伏组件而言,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则是关键所在。
发电量的优势
自2013年以来,薄膜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有资料显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80%-90%的硅基薄膜企业都已经倒闭了。
对此,Manz表示,这些薄膜光伏企业之所以倒闭,是因为选错了技术路线。这些企业大多选的是硅基薄膜,其最高转换效率只有10%,与晶硅电池相比几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而Manz主打的则是CIGS薄膜电池。“CIGS技术消耗地球的能源最少,转换效率更高,性能也非常好。所以,从应用面到整个产业来说,我们非常看好其未来。只是目前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未来如果产业规模足够大的话,这个技术是最有潜力的。”
据介绍,CIGS的理论值计算可以做到30%,目前Manz已经达到20.8%,在实验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从实验室到量产之间,也只有6%、7%的差异,因此量产也有再进步的空间。
在与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对比方面,Manz表示,尽管晶硅电池的最高效率可以达到24%,但其对应的成本也会非常高。而Manz生产的CIGS产品直接就是组件。如果以组件来比较的话,国内目前主流多晶硅的平均效率是在15.5%、15.6%左右,CIGS的效率是14.6%,两者相差不大。但从发电量来看,同样投资一兆瓦的电站,CIGS则要高于晶硅系统约10%,这在很多地方已得到验证。
“根据我们在云南石林的1MW项目近两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衰减并不明显,甚至没有看到出现衰减的情况。”Manz相关人员表示。
设备的本土化
Manz规划的另一个增加CIGS竞争优势的筹码是,通过将设备制造部分转移至中国,利用中国具有的低人力成本、巨大的市场机会,来进一步降低CIGS产品的成本。
“在未来两三年,Manz的策略就是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工程部门。以前的设备开发是由德国来做,这让我们把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敏锐度方面有待提高。”
据了解,目前Manz的设备是在德国制造的,由于制造成本较高,因此销售到中国的市场价格也比较高,其竞争力被削弱。因此,该公司希望未来在中国设立一个工程部门,并从最初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时就考虑到在中国生产的可能性,以此来降低成本。
除了降低成本方面的考虑,Manz方面认为,本土化生产还可以缩短设备的生产时间,当把制作期从6个月缩短到2~3个月时,将对整个产业带来非凡的意义。
此外,本地化还可以提高其服务维修方面的能力,这是客户非常重视的方面。
对于晶硅与薄膜二者之间的关系,Manz表示,从长远角度来看,薄膜和晶硅两者将是并行的。中国这些年在晶硅电池上的产能过剩,对薄膜市场的技术和产能扩充带来阻碍,因为晶硅太便宜了。但是,在未来五年之内,等薄膜产业规模跟上,加上晶硅行业内经过一轮优胜劣汰的洗牌,市场会逐渐增加对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需求,CIGS将因此成为未来的另一个主流。
因此,除了CIGS薄膜光伏技术,Manz同样重视晶硅光伏技术。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