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地气的光伏新政:掩耳盗铃的现状与无奈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4-07-15 08:25:39
四年一度的全球体育盛宴“世界杯”已然结束,国足再次无缘世界杯很遗憾,也很习惯。但令人欣慰的是,这场“世界杯”终究还是虽然没有中国队的身影,举办地点更是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但这届“世界杯”却着实成了中国的大秀场。
32天,64场比赛,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的每一场体育赛事,都将为“沾亲带故”的企业带来无限商机——这是“中国制造”的盛宴。从“桑巴荣耀”,到观众们手上挥舞的各国国旗,从南车研制的油电混合新能源公交客车,到中国同方威视的X光机安检,场馆内显示球星们矫健身姿的举行LED显示屏,甚至是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官方名字叫“Fuleco(福来哥)”的原产地,也是中国杭州。而其中最为显眼最令人关注的,就是赛场上交替出现的汉字“中国英利”“光伏入户”了。这是英利第二次作为官方赞助商的身份出现在世界杯的广告牌上,也是世界杯历史上首个光伏行业乃至新能源领域的赞助商广告。
这几个中国汉字在引起国人关注和好奇的同时,也有很多网友问道:“光伏入户是啥?听起来好像光纤入户。
”所谓“光伏入户”,就是太阳能发电(又称“光伏发电”)进入千家万户,让每家每户都用到太阳能发电设备,借助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太阳能和电池板来“生产”电力。指在家庭屋顶、阳台或家庭就近合适场所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简而言之,“光伏入户”就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家庭户用方面的具体应用形式。对于苗连生在英利连续亏损时仍然大手笔“扔钱”赞助世界杯,有人盛赞其魄力,也有人指斥其走“歪门邪道”。一度传来英利“世界杯经济学”灵不灵的质疑。有行业媒体朋友直接质问道,花这么多钱,英利的世界杯营销的市场支撑点到底是什么?靠什么是将它的营销“具现化”?说到底,就是对“光伏入户”乃至分布式光伏在中国的推广可行度的不信任——分布式光伏在中国到底有没有前途?
2013年是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一个拐点:制造业逐渐走出寒冬,光伏应用市场持续增长并打破记录。中日美三国装机量的暴涨带动着光伏产业的又一轮大热,也给国际国内的相关业者注入一针强心剂。在这种大趋势下,国家能源局在年初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新年太阳能装机计划,即“14GW”目标规划。根据能源局的执行安排表格,2014年中国将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占60%。分布式光伏概念媒体风头一时无两,更是带动相关光伏概念股大涨。
然而,时过半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在中国进展到底如何?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4年1-5月份,全国电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36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装机835万千瓦,火电新增装机1,304万千瓦,风电新增生产能力405万千瓦,新增核电装机329万千瓦,新增太阳能发电62万千瓦。
62万千瓦是什么概念,62万千瓦=620MW=0.62GW,不足能源局目标的二分之一。另据国家电网公司在7月7日召开的201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公布的风电、光伏发电并网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增并网风电561万千瓦、光伏发电233万千瓦。光伏并网量折合也仅有2.33GW,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装机量寥寥无几。
如果仅以上半年的装机成绩来看,可以说,能源局的14GW装机计划已经成为了笑话,分布式光伏概念带起的光伏A股潮也是笑话,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决心——也将会沦为闹剧。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其实,早在14GW目标提出之时,就已有部分业内人士指出,后一部分的8GW分布式光伏目标很难达成。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调研中国部分西部省份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后,于6月底公布了一份调查。德银预计,中国今年不可能完成14GW的光伏装机目标。中国光伏行业普遍希望政府能将部分分布式项目配额转移到公用事业项目。近日,数家机构警示了中概光伏股面临的行业风险,美国权威研究机构OTRGlobal8日预计,中国今年可能无法完成此前定下的14GW年装机量目标。这些机构的核心都是指向资金面,也就是分布式光伏建设的融资贷款。而且民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受制于“余电上网”收益远低于“自发自用”收益,及“自发自用”部分发电量、电费收益没有保障,多种问题缠身,无怪于分布式光伏一直叫好不叫座了。
分布式光伏装机理想,地面电站配额不足,迫使能源局也不得不“改口”。2014年6月能源局召开的光伏发电建设和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指出,要坚持完成光伏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完成今年10GW增长目标。这个会议在给光伏行业人士打了一剂定心丸的同时,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默认了分布式光伏落实难度大的现实。
虽然在会议中,国家能源局提出,“政府要主动协调,统一配置落实屋顶资源,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题”,但这些说法都只是国家能源局的良好愿望,具体实施存在诸多困难。这半年来,国家对于分布式的并网和电价结算、税务等现在都有了新的举措。以税务政策来看,目前电网代开分布式电站项目的普通发票并代征增值税,让手续比以往要简便,也一定形式上明确了分布式光伏的投资收益。或者,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具体化,进一步保证分布式收益,事态总会向良好的一面发展。那么,我们来看看最近到底会出哪些新政?
分布式光伏的定义或扩大 荒地大棚等可享地面电价
有相关媒体从多个渠道获悉,为了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一份与此相关的通知(即征求意见稿)近期下发到了国内部分公司,不过该意见稿尚未对外公开。通知的核心内容是,将废弃土地、鱼塘等列入了分布式项目,并建议执行当地的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即地面电站)政策。另外,该征求意见稿也建议,希望金融机构可以给予分布式项目的优惠利率,有关地方政府可以配合并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来。这份征求意见稿提及:部分废弃土地、荒山以及农业大棚、滩涂等,若建设分布式项目,在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项目容量(不超过20兆瓦),可执行当地的光伏电站标杆电价政策。
建设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
为加快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分布式光伏的创新工作力度,国家能源局决定在已有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工作基础上培育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
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和布局,结合已有国家示范区及本省培育的重点示范区,优选若干具有一定规模的园区纳入今明两年培育重点,编制重点培育示范区开发方案。示范区原则上规划容量应大于10万千瓦。今年底前可建成2万千瓦。能源局已批复的18个示范区可根据建设情况纳入示范区建设计划。
细心的读者读到这里,估计就会产生疑问。这两个新政究竟与开文的“光伏入户”概念到底有什么关系?
是的,上述新政都与光伏“入户”无关,但却与“分布式光伏”息息相关。扩大分布式光伏的概念范围,集中资金大建一批大型分布式光伏示范园区。所谓的“新政”看起来也不过如此。“就是这样”,分布式光伏发展到此,或许已经日渐成为了利益的博弈与再分配游戏。光伏入户?太阳能光伏个人应用?屋顶上的太阳能私人电站?中国的光伏发电行业似乎进入了一条岔道。与此同时,老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龙头——德国,却传来了一场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公社运动”消息,主角就是光伏。
媒体机构能源观察网在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协助下,通过对莱比锡电力市场(EEX)数据分析,对德国光伏、风电出力情况来了个“刨根问底”。根据对当时德国电网的运行状况:发电负荷、用电负荷、电力交换的研究分析,6月9日中午德国首次超过50%的用电来自光伏,创下了世界新能源领域的最新纪录。
这就是分布式光伏在德国的成就。在德国政府的规划下,太阳能发电一开始就“接地气”直接与住宅屋顶联系起来。并在推行过程中切切实实的做到了光伏“入户”。目前,德国已有半数家庭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一场由公民投资、生产、消费的公民能源运动也由此兴起。约15万普通公民通过700余个可再生能源合作社参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与分销。能源合作社的野心并非局限于自产自销能源,近日,一家名为“柏林公民能源”(BürgerEnergieBerlin)的合作社已与柏林市政府合作,将在2014年下半年与现行运营商、瑞士电力巨头Vattenfall共同竞争柏林市电网的特许经营权。
毫无疑问,太阳能已经在德国获得了成功,创造了历史。反观国内,分布式光伏却似乎走向类似”自欺欺人“的岔道。光伏不入户,怎能接地气?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