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光伏企业正在逐渐抛弃以规模

《中国经营报》2014-05-26 08:10:32 中国的光伏企业正在逐渐抛弃以规模-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被称之为行业风向标的上海光伏展上,众多企业没有像去年一样抛出种种扩张计划,而纷纷亮出了最新研发的技术,多家企业号称今后将以技术立身,将抛弃无休止的价格战。昱辉阳光董事长李仙寿就对记者表示,“让我去参加低价取胜的国内光伏招标,是一种侮辱,我们以后不会参加任何价格战。”

  “转向是显而易见的。”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以下称TüV)中区光伏产品部门经理许海亮对记者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技术检验认证机构之一,该集团在去年接受了国内逾百家光伏企业的检测申请,参加检验认证的国内企业增长迅速。他认为中国的光伏企业正在逐渐抛弃以规模、低价取胜的竞争策略,开始转向技术、质量层面,一场技术战将替代价格战。

  标准缺失

  长期以来,国内的一些光伏产品与国外销售的产品内外有别是个公开的秘密。

  “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比国内销售的产品质量会好一些。”江苏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透露,销往欧洲的光伏产品必须要经过TüV的质量认证,而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也必须经过UL等第三方机构的认证,否则根本不可能进入这些市场。

  该人士表示,与国外严格的认证相比,在中国这些年来始终未能建立起光伏产品的质量标准,而国内一些光伏电站建造商也在竞标中选择廉价产品,并不在意产品质量的低劣。“在2009年、2010年,国内光伏市场刚启动的时候,在金太阳工程此类的招标项目中,因为低价者中标,导致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小厂为了成本卖劣质产品,大厂为了消化库存卖次品,风气很坏。”

  “一些项目中,有少数的几个光伏企业和电站开发商一起合伙骗国家补贴,甚至用纸板涂上颜色来冒充电池来应付检查。”上述人士说。他表示,国家曾为此出台过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一直都没有细化,无法落地,因此国内产品的质量问题一直困扰我国光伏市场。

  许海亮则对记者说,相对而言,国外建设光伏电站质量要求很严,因此劣质产品无法进入。他表示,欧洲的小型光伏电站都是工厂自给自足的,一天24小时会对发电量进行检测,稍有问题便会投诉;而大型光伏电站的建造商们都要靠出售发电量来赚钱,也不会购买劣质产品;而还有的建造商是要通过电站融资的,如果电站出现质量问题,相应的估值会大打折扣。

  一位中盛光电内部人士认为,国内出现一些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在于,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强制性认证的光伏标准始终未能出台,只能依靠企业的自律性,但因市场严重过剩,竞争激烈,企业们为了生存只得降低标准销售产品,价格战对中国光伏市场发展的危害性逐渐增大。

  “低价为王的时代过去了。”江苏艾德太阳能技术负责人谢芳吉对记者说,该公司的单晶组件产品刚通过TüV的 PID(电位诱发衰减测试)测试。据他介绍,因它直接影响电池的功率衰减,因此成为众多电站建造商购买产品的依据,但以前国内建造商们关心的只是价格,很少去顾及产品质量。“现在明显的变化是,他们已开始重视电池的转换率、衰减等问题了。”

  昱辉阳光销售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线企业的生产成本基本上相差不大,在价格战方面已经没有太多牌可打,目前已处于胶着状态,“因此在这个局面下,企业的产品若能在转化率、衰减率等技术上有所突破,性价比自然会提高,也就能赢得更多的市场,因此大家都在寻求技术上的突破。”

  而上述人士也透露,昱辉阳光、赛维LDK、保利协鑫等一线企业已与SEMI中国共同起草光伏电池组件的标准,“在8月份会完成初稿,虽然这只是一个行业协会的规定,但也为将来国家层面来制定详细的标准提供借鉴和依据,而明年初发改委也可能出台自己的光伏质量标准。”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6 2014/05

中国的光伏企业正在逐渐抛弃以规模

昱辉阳光董事长李仙寿就对记者表示,“让我去参加低价取胜的国内光伏招标,是一种侮辱,我们以后不会参加任何价格战。”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