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 这不是贝尔斯登

经济日报2014-03-28 20:31:13 别闹 这不是贝尔斯登-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贝尔斯登曾是美国五大投行与主要证券交易公司之一,在2008年的美国次级贷款风暴中亏损严重,并引发挤兑潮,最终濒临破产而被收购。很快,贝尔斯登事件迅速蔓延,恐慌情绪主导市场。

  但事实证明,超日债并没有引发贝尔斯登式的大面积恐慌情绪。“超日债违约对市场影响有限,形成更广泛违约传染效应的概率较小。”中诚信国际研究部副总经理张英杰表示,通过对此前11海龙债等典型违约事件窗口期的分析,可以发现违约事件对信用债市场的冲击影响有限,结合此次11超日债的情况来看,风险并没有迅速蔓延。

  “零风险”的债市已经成为过去,随着12中富01、11华锐01、11天威债等也面临信用危机,投资者不禁担忧:谁将开启“贝尔斯登”时刻?

  光伏重灾区

  不管是超日债还是11天威债,近期光伏业信用风险事件频发。目前,市场上存量的光伏债虽然规模不大,但普遍信用级别较低,这加大了其发生信用风险事件的可能。

  据招商证券统计,目前,债市上存量光伏债共27只,余额236.3亿元,包括15只中票、1只短融、3只企业债、5只公司债和3只定向工具,金额较多的为中票,其次是公司债和企业债。其中,光伏债的外部信用级别以AA级别居多,为12只,AAA级别2只,AA-及以下的8只,整体信用级别较低。

  超日债违约之后虽然没有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但市场心理却在发生变化。“超日债的违约给所有市场主体作了生动的警示,投资者趋于谨慎,风险偏好回归理性。”中债资信高级分析师许南星认为,超日债事件后,投资人风险偏好将下降、债券信用风险溢价上升,对低信用评级债券会形成一定的冲击。

  光伏行业中,那些净利润持续下滑、收入规模连续大幅下降的公司的债券尤其需要警惕。招商证券债券研究员孙彬彬分析,2013年前3季度,天威保变、天威集团、精功集团、金刚玻璃、东方电气集团和超日太阳6家债券发行人净利润持续下滑,其中天威保变和超日太阳下滑幅度最大;收入规模连续大幅下降的包括天威英利、江西赛维和超日太阳,2013年前3季度收入降幅在30%以上。

  短期债务规模较大的债券发行人的违约潜在风险也在上升。“阳光集团、精功集团和江西赛维短期债务超过100亿元,偿债压力相当大。”孙彬彬表示,截至2013年9月末,包括英利能源(中国)、天威集团、陕西电子集团、江西赛维和超日太阳在内的5家发行人债务资本比率超过80%,其中江西赛维已经资不抵债。

  “类超日债”

  风险当然不仅仅潜伏于光伏行业。投资者给和超日债有相似特点的债券起了一个新名字——“类超日债”,这些债券的发行人是民营企业,由券商承销,并且已出现了亏损或者盈利状况明显恶化;此外,公司内外部流动性均不佳,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大,信用评级也较低。

  中金公司将有潜在信用风险的债券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将到期或付息日渐近同时流动性较差,这类债券的发行人一旦出现其他债务纠纷,则风险较大;另一类是发行人已经资不抵债,如果其所属行业不景气、净资产下滑,同样存在危险。特别是钢铁、有色、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化工、船舶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券要格外谨慎。

  根据这些特点,中金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债券进行了筛选,华锐、天威、二重重工、赛维、熔盛、海翔、英利、中富、湘鄂、三安、银基、东华12家公司潜在违约风险较大。

  财务指标只是衡量债券风险的一个因素,还值得考虑的是各发行人的“背景”。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均认为,判断债券违约还需要考虑外部支持因素。

  孙彬彬认为,在地方债务规模膨胀和风险上升的当下,地方政府或国企股东对企业的支持意愿边际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政府和国企的市场化程度有所上升,且不同的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态度同样存在差异,在信用债投资中需要重点加以关注和区分。


  违约之年?

  3月以来,信用风险似乎正在上升。中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5月,信用债将集中到期,更恰逢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期,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如果这两者效应叠加起来,债市可能面临危机。

  从总量来分析,今年到期的信用债规模突破了历史高点。张英杰统计,2014年债券到期规模达16481.64亿元,到期企业数1234家。其中,短期融资占比达59%。“考虑到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不确定性、影子银行监管、短期利率上行等多重因素影响,需要关注短融的违约风险。”张英杰表示。

  监管层“不兜底”的表态也让市场情绪格外忐忑。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要让一些违约事件顺应市场力量“自然发生”。这被市场解读为,政府可能不会对潜在的违约事件进行“兜底”。

  但信用风险并不一定在今年集中释放。“目前不可能爆发系统性风险。”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就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状况看,总体风险并不会特别大。许南星也对此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整体来看,局部的违约事件并不会对金融体系构成系统性风险。债券违约是债券市场在市场化运作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对其不应惧怕,但要有所准备和应对。许南星提醒:“投资者应建立对于风险的理性认识,提高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理性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品种。”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8 2014/03

别闹 这不是贝尔斯登

 贝尔斯登曾是美国五大投行与主要证券交易公司之一,在2008年的美国次级贷款风暴中亏损严重,并引发挤兑潮,最终濒临破产而被收购。很快,贝尔斯登事件迅速蔓延,恐慌情绪主导市场。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