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双反示范效应发酵澳日恐将效尤
中国电子报2014-03-18 09:23:04
2014年2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第二次“双反”调查,并将调查范围扩大至全产业链。对此,多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光伏企业高管一致认为:“仅丢掉美国市场还不是问题,只怕欧盟会再跟进。另外都这样死缠烂打得到好处,其他国家很有可能跟着围堵中国的光伏产品,这头带得太坏!”果不其然,刚刚过去一个月的时间,澳大利亚、日本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
澳大利亚企业
已递交“双反”申请
美国“双反”的始作俑者是德国光伏巨头SolarWorld在美国的分公司,澳大利亚的情况也许和美国类似。
据可靠消息,近日已有数家澳大利亚光伏企业向该国商务部门递交了报告,要求对原产于中国大陆的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
虽然澳大利亚光伏行业协会主席约翰·格兰姆斯去年年底对外宣称,该国对进口的光伏产品从来不设置关税等壁垒,但一般来说,只要有代表性的企业发起申请,相关部门都需要受理并发起调查。
“澳大利亚本土光伏制造企业寥寥可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江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美国‘双反’的始作俑者是德国光伏巨头SolarWorld在美国的分公司,澳大利亚的情况也许和美国类似。”
据了解,澳大利亚80%以上的国土光照强度超过2000千瓦/平方米/小时,拥有世界第一的光照资源,在系统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光伏发电的成本几乎只有德国光伏发电成本的一半。
“尽管2013年澳大利亚光伏新增装机量仅有0.7GW左右,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稳定的政府扶持政策,令澳大利亚光伏应用市场的前景极其广阔,英利等国内企业就正在大力扩展其在该国的市场份额。”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澳大利亚的本土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当地发展光伏产业的需求,因此从产业层面看来,‘双反’实施的可能性很小。”张为表示,“但从政治体制来看,毕竟澳大利亚和美国、欧洲‘穿的是一条裤子’,既然死缠烂打能得到些好处,也不排除其参与围堵中国光伏产品的可能性。”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已经就澳大利亚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一事召开了预警提示会议,组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调查进行抗辩。至于澳大利亚商务部门最终是否会立案,这个月底我们应该就能知道结果。”张为说。
日本“双反”难获本土企业支持
“双反”有悖于日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目标。
与澳大利亚的情况不同,日本将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的消息的可靠性尚未得到证实。
据市场机构Solarbuzz预计,2014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出货量将达到近49GW。业内认为,201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安装量为39GW,2014年的10GW增量将主要来源于日本和中国等新兴市场。“日本已经是我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又是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量的重要来源。”张为强调,“一旦日本对中国实施‘双反’,国内光伏企业将受到极大影响。”
日本光伏市场难进是众所周知的。为了拓展日本市场,天合光能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日本分公司,英利的日本分公司在2012年成立,晶科的光伏电池组件去年年底通过了日本JPEC认证,昱辉则是在上个月宣布与日本企业合资建厂。难道这么多努力就要随着“双反”而付之东流?
经过多方调查,《中国电子报》记者综合各方面意见来看,业内主流观点认为日本实施“双反”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日本光伏市场2013年需求量约为7GW,而其国内仅能供应2GW。上个月日本又下调了光伏上网电价补贴,“双反”必将对日本光伏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有悖于日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目标。其次,实施“双反”原则上需要得到国内50%以上产能的支持。而拥有1.6GW产能的夏普已将大量生产外包给中国企业;拥有1.2GW产能的京瓷位于天津的工厂正马力全开;收购了三洋光伏、拥有1GW产能的松下在中国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业务。所以说,占据了日本绝大部分产能的这三家企业都不太可能提起或者同意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最后,从大环境来看,日本对华外交正努力做出缓和的姿态,短期内应该不会让“双反”影响两国关系。
尽管日本对华光伏“双反”对本国产业有百害而无一利,但还是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事可能会发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就表示,光伏产业是中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此前的美国、欧盟对中国实施“双反”的逻辑一样,日本同样要遏制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抢占能源新技术高地。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