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金正向光伏走来
新华网2014-03-03 07:52:36
围绕光伏终端市场方向成立产业投资基金,航天机电、英利、365光伏电站网等想在终端市场有所作为的企业都在探讨。因为没有规模的融资就没有规模的电站,没有规模的电站在这个市场中你只能是一个“玩票”的。遗憾的是,受中国金融环境和社会对光伏产业的认知水平影响,这一探讨的时间已经不短,结果却还未能出现。在一个如此需要又如此适合基金形式的投融市场中,九九八十一天还未炼出“真丹”是不正常的,只能说明我们的金融环境是极不完善的。就在不久前,笔者惊喜地获知,一个投资方向为光伏电站、规模上十亿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将成立并将完成一期募集。就笔者所知,这是中国光伏第一家,暂且称之为“第一光伏基金”。
从广义上说,基金是为了某一方向的投资将一定数量的社会资金集合在一起的投融资形式。光伏终端市场投资基金是以光伏电站建设为投资方向集合社会资金而建立的基金。中国光伏终端市场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已知光伏发展“十二五”规划期间内是2000多亿的资金需求,“十二五”完成之后每年也不会少于1000亿的资金需求。在补贴电价、补贴期限确定的前提下,光伏电站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非常适合产业投资基金。
设立以光伏终端市场为投资方向的大型产业基金的呼声已经两年有余,迟至今日才初见结果源于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
其一,一夜暴富的思想作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投资高收益的过去,近些年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又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高额收益的想象空间,这使得中国的民间资本对于光伏电站10%左右的稳定性收益不屑一顾。缺少了投资机构的中坚力量,特别是缺少了投资机构的专业知识,一定是光伏产业投资基金难以成行的重要原因。两年来,笔者接触了不少机构投资人,要么误解光伏产业,要么不认同投资回报率,要么要求基金发起人首先确认注入不少于50%的自有资金。
其二,金融机构的懒惰。实业凭加工挣钱,金融凭服务赚钱,根据实业的需求制定最佳的金融产品,根据不同取向制定不同风险收益比的金融产品并负责销售才是金融机构应当做的事情。遗憾的是,中国的金融服务落在了光伏产业需求的后面。低收益代表的“余额宝”迅速实现存量资金3000亿、持有人4000万,每年多期年化收益在5%左右的国债照样被银行等机构一抢而空,可是,稳定分红可以超过以上两种产品的光伏电站基金却没人去设计。也许收益率不是问题,也许规模化才是问题,习惯挣大钱的金融机构不习惯做小规模的事。
其三,自己发起自己使用。金融市场的基础是“三公原则”,只有公平、公正、公开才会有大量的社会资金进入。为确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公信度,理论上应当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设计并发起,而不应当是由资金使用人作为基金的发起和主要合伙人。如果一定是光伏企业发起设立基金并主要投资于自己的电站,基金的早期设计及销售也应聘请有公信力和融资能力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发起。当然此类基金一定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共同投资基金,未来规模也难以做大。不少光伏投资基金都有类似情况,遇到各类障碍是不奇怪的。
第一光伏基金从提议到可能成立并具备一定规模,大概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它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重要原因之一是一家对光伏产业极为熟悉的专业投资公司的现身。第一光伏基金如果募集成功,一定是投资界成熟的表现,更是专业精神的最好说明。
光伏终端市场投资,从风险控制到收益稳定,非常适合大型养老、保险(放心保)资金的投资需求,而光伏产业投资基金则是最佳产品。如何使得这部分社会资金进入光伏终端市场?国家的引导、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以及中介机构的推介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这部分资金大规模进入光伏终端之时,就是中国光伏产业投融资市场成熟之日,就是国家战略定位光伏产业落实之日。实现这一天,国家要重视,光伏企业要努力,多几个第一光伏基金的成功案例十分重要。(作者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光伏研究中心主任)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