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光伏业走出寒冬 将重点发展分布式
新华网2013-12-09 08:14:54
国家能源局5日表示,明年对于光伏产业的促进政策将更多向分布式倾斜,预计分布式光伏发电比重将提升到60%左右。业内专家表示,我国东、中部地区电力需求旺盛,尤其适合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电力易于就地消纳,且能减少对电网冲击,无疑是未来光伏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国内市场迎来春天
据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今年9月份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电价政策明确后,光伏电站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预计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新增10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新增700万千瓦左右,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约300万千瓦。
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也只有1000万千瓦左右,比2012年底增加350万千瓦。全年新增量与10月底的累积量相当,今年光伏电站建设之“猛”可见一斑。
另外,借助政策利好,国内光伏企业也逐渐走出“寒冬”。数据显示,前三季度A股26家光伏企业合计实现净利润近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133万元增长了约95%。
“随着政府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明确,国内观望情绪得到缓解,市场也逐步启动,并形成一定规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记者,“由于明年光伏电价要下降,西部地区甚至还出现了光伏电站抢装潮。”
据了解,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就补贴、电价、退税、并网以及融资等问题出台了若干配套政策,对光伏产业形成有力支持。
分布式市场潜力大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出台较晚,目前政策效果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相对于集中式的光伏电站,今年分布式电站的建设启动较慢。”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平说,“但是这一块市场潜力巨大。”
张平说,我国西部地区光照条件好,未利用土地辽阔,适宜发展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但当地用电需求小,大规模开发就地消纳困难,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弃光”现象,而电力长距离外送的话,变损、线损较高。而东、中部地区电力需求大,因此较为适宜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力易于就地消纳。
梁志鹏表示,中国将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重点向分布式光伏发电倾斜的发展原则。“明年随着政策的落实,分布式光伏市场会逐渐升温,而且相关政策也会向分布式倾斜,可以肯定的是分布式光伏发电比重将上升至60%左右。”梁志鹏说。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曾表示,2014年全国拟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600万千瓦,能源局将给各省(区、市)下达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指导性规模指标。
孟宪淦表示,分布式发电鼓励自发自用、就地消纳,而且新的政策明确开发区内的富余电量可以出售,这样就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另外,东部地区网购电价高,补贴需求少,预计明年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三大顽疾需在探索中解决
但是,分布式光伏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孟宪淦指出了目前分
布式光伏遇到的融资、屋顶资源以及商业模式三大难题。
孟宪淦表示,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由于投资强度大、回收期长,一般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支持。目前对分布式发电的金融支持政策还没有明确,国开行支持的仅限于示范区内的大型项目,并未普及其他类型的项目。
张平说,2011年商业银行曾拒绝向光伏企业贷款。目前,随着相关政策出台和行业复苏,部分商业银行态度已经发生转变,开始向光伏企业发放流动性贷款和短期贷款,但是行业整体融资渠道较窄,而且对于家庭式光伏电站的支持不够。
“根据最新的国家政策,上网电价每度电补贴0.42元,如果能够顺利落实,原来预计18年的成本收回期能够缩短到10年以内。”青岛市居民徐鹏飞告诉记者,“但是现在青岛还没有落实,希望能够抓紧。”徐鹏飞于2012年12月份将自家屋顶建设的光伏电源并入青岛电网,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并网的家庭光伏电源。
其次,孟宪淦说,在屋顶资源方面,理论上我国有200亿-300亿平方米屋顶资源,但是真正能实现经济价值的不多。分布式光伏只有建在电价较高的地方才有意义,对于工业、商业和大用户,其电价较高,可行性较强。
“对于普通居民,每度电只有4-5毛钱,加上补贴才9毛钱左右,而分布式电站的建设成本平均就要9毛钱,所以有很多项目是赔钱的,这些地方就无法吸引投资。”孟宪淦说。
另外,目前分布式发电站的商业模式尚不完善。孟宪淦说,自主自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城市中会涉及一些利益分配问题,例如小区中开发商负责建电站,而业主也会要求一定的回报,这样就减少了开发商的收入,开发商就会考虑项目是否划算。
“现在对于这方面也没有强行规定,都是靠双方来谈,因此未来的商业模式还要进一步摸索。”孟宪淦说。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