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硅业连年亏损成累赘 “多晶硅鼻祖”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股市动态分析2013-11-19 10:29:26
11月9日,川投能源发布公告称,通威集团将对川投能源持有38.9%股权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光硅业”)进行重组。
新光硅业成立之初备受瞩目,市场给予了其极高的预期。但实际上,长期以来,新光硅业就像一个无底洞,大量吞噬川投能源的利润。川投能源一直以来将新光硅业的亏损归结于光伏市场不景气,欧美“双反”等。
可是,记者发现,在其他多晶硅企业已经满产的当下,新光硅业仍然停产;其自称的中国多晶硅鼻祖,只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作为国企,新光硅业的管理也存在诸多弊病,其高管进行内幕交易一度被证监会查处。业内人士认为,新光硅业巨亏更多的是技不如人以及管理不善造成的。川投能源在项目成立早起就意识到风险,但迟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也让人非常困惑。如今,新光硅业停产两年之久,且存在如此多的问题,能否重组成功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自称鼻祖实技不如人
建新光硅业,做中国第一,创世界一流。
这是当年新光硅业项目建设时,竖立在厂房顶端的醒目的大字。
彼时,新光硅业的一位专家对外宣称,多晶硅产品质量能达到ASTM、SEMI国际标准的,在中国只有新光硅业一家。
新光硅业成立于2000年10月,是国家发改委2001年批准建设的第一个高技术示范性产业化项目。论成立的时间,其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多晶硅的鼻祖。
然而,时过境迁,新光硅自2011年11月停产“实施技改”,至今仍旧没有恢复生产,持续亏损大幅吞噬川投能源的利润。对此,川投能源一直将其归咎于光伏产能严重过剩,欧美对华光伏“双反”,多晶硅倾销,导致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市场价格低于公司生产成本价。
然而,市场不景气是所有多晶硅企业均面临的问题。当前,诸多多晶硅企业开始恢复生产甚至满产,新光硅业却依然停产。
上述新光硅业的专家还曾对外宣称,新光硅业的技术强于洛阳中硅。洛阳中硅的徐兵(化名)告诉记者,公司在2011年前后也进行了停产“实施技改”,但不久即恢复生产,当前已经满产。那么,为何比洛阳中硅技术先进的新光硅业却停产至今?
公开资料显示,新光硅业的前身是“峨嵋半导体厂”,2000年公司从俄罗斯引入“改良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在国内调试时,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下称“有研总院”)承担总设计,峨嵋厂的建立也是由有研总院设计的。2001年新光硅业成立,峨嵋半导体厂的技术及设备划拨到新光硅业。但有研总院在新光成立之后把技术放到了洛阳中硅,可以说洛阳中硅高科和新光硅业在核心技术上是两家花开并蒂。
徐兵告诉记者,当前多晶硅价格已上涨到18美元/公斤以上,技术实力较强的公司一般能将成本控制在15美元/公斤,即使在盈亏成本线附近也会满产,毕竟设备不用折旧成本也在那里。另一位业内人士则指出,新光硅业迟迟不恢复生产,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其生产成本太高。
管理混乱行内幕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新光硅业享受0.25元/度的低廉用电,远超过国内其他多晶硅企业享受的电价优惠。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电费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光是这一块,新光硅业就远比同行有成本优势。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2012年,新光硅业净利润亏损4.10亿元;今年1-9月,亏损1.85亿元。川投能源此前的公告显示,为维持其资金周转,其已向新光硅业提供了委托贷款合计3.4亿元。
记者注意到,2011年,在乐山,除了新光硅业停产“实施技改”,同为国企的四川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公司也于当年11月“停产技改”,但身为民企的永祥硅业却一直在生产。
尽管国有企业在诸如光伏、风电、互联网等竞争激烈的行业不具有竞争优势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新光硅业管理的低效和混乱还是让人惊讶。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既然公司与洛阳中硅的技术“师出同门”,如今却存在天壤之别,公司缺乏活力,管理低效和混乱肯定是原因之一。记者注意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公司高管利用多晶硅重组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2007年,新光硅业审议通过乐山和新津新建两个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投资的议案,涉及天威保变、川投能源、岷江水电三家公司。吕道斌等五人利用工作之便提前获悉,于当年11月21日三家公司停牌前夕买入,获得不菲利润。2009年8月,中国证监会按照《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之规定,没收新光硅业吕道斌等5名责任人员的违法所得,并对他们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长期停产重组恐难产
对于通威集团同意对川投能源持有38.9%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有投资者认为这意味着新光硅业一直以来吞噬川投能源利润的情况或得到大幅改善。但记者调查发现,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公告中还提到,具体重组方案待通威集团对新光硅业进行审计、评估等尽职调查后再另行商定。
早在2006年4月底召开的川投能源年度股东大会上,针对机构投资者“是否会将新光硅业股权注入川投能源”的提问,董事长黄顺福曾公开表示,把新光硅业股权注入川投能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黄顺福还指出该项目存在技术风险,新光硅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乐观。对于为何当年就注意到风险却没有防范,尔后连续停产两年也没有对其重组,公司未给予回应。
上述光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光硅业停产时间如此之长,在业内实属罕见。机器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性能留存都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何况新光硅业的技术实力值得怀疑,管理低效、混乱,重组成功的前提一定是被贱卖,否则对手方应该不大愿意接盘。
虽然现在光伏回暖迹象明显,但是国内产能巨大,且不乏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企业,以新光硅业过往的表现看,并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通威集团旗下永祥多晶硅近几年一直在筹划上市,如果给予新光硅业的估值过高,对其冲击上市不利。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