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上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在产业政策的有力带动下,我国光伏产业保持了迅猛增长的势头。一是从生产能力上看,2007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50%左右,且9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二是从产业布局上看,我国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格局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部分企业还加大了海外并购和投资设厂力度,形成了面向海外的国际化企业。三是从产业作用上看,我国光伏产业既为半导体设备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市场空间,促进了国产设备技术水平提高和企业资金循环积累,也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所需的电子级多晶硅材料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四是从发展前景上看,光伏产业符合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要求,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的光伏市场将会呈指数增长。
然而从2011年开始,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山车”式发展。2011年一季度还处于增产扩容的爆发性增长阶段,之后则急剧逆转陷入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2012,无序扩张导致产能过剩,主要上市公司业绩全线下滑,国外市场萎缩和贸易壁垒更是雪上加霜。总体来看,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球产能严重过剩
根据欧盟能源研究中心(JRC)和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统计,2011年全球光伏电池产量已达到33GW,实际产能达到63GW,产能过剩率约50%(见图1)。从国内情况看,201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能已达到35GW,可以满足全球光伏电池的安装需求。我国光伏产能增加是推动全球产能持续增长的主因。
2.市场需求萎缩
国际市场方面,2011年以来,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纷纷下调了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欧洲的光伏市场开始萎缩,其国内企业不断倒闭。原本占据世界光伏装机70%以上,占中国光伏电池出口80%的欧洲市场需求大幅下滑。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美国和欧盟开始对我国的光伏产品实施“双反”调查。国内市场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尚未全面启动,2010年中国出口了7.5GW的光伏产品,仅仅在国内安装了500MW。2011年的数据表明,我国光伏产品有近90%出口到海外,其中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占比约15%,而在欧盟市场占到近六成,出口额高达204亿美元。
3.主要公司业绩全线下滑
自2011年以来,光伏产业形势逆转。2011年度,在美国上市的我国光伏企业净利润开始大幅度下滑,有7家亏损。2012年第一季度,在境外上市的国内光伏企业全部报亏,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收入同比下滑33.82%,净利润同比下滑99.74%。2012年上半年,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高达175亿美元。此外,国内诸多上市公司的营运数据也表明(见表2),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真正进入了产业发展的“寒冬”。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