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纬35度55分,东经100度26分,上海西北2200公里外的张掖,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分布着一串闪亮的珍珠链,这是上海航天机电建设的一系列荒漠光伏电站。这些电站不仅是清洁能源的制造者,光伏产品的使用者,还将成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为国内光伏产业走出低谷闯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从满是钢筋水泥森林的上海,来到甘肃高台,记者被戈壁的荒凉和广阔深深震撼!土生土长的80后小伙蒋杰年,从小就有一个梦想:
【我们甘肃这种戈壁滩到处都有,只能长骆驼草,当时就觉得这么大片的土地能够利用起来,全部铺上电池组件之后,是不是能源问题就解决了。】
怀着这个梦想,他报考了兰州大学物理系,如今,他以高台光伏电站站长的身份,把梦亲手变为了现实。抬眼望去,数以万计的蓝色光伏组件,面向正南,组成1.6公里长连绵的军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个电站是7月15号建成发电的,容量是50兆瓦,总共用了21万6千块太阳能组件。平均每天的发电量是22万到23万,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1万5千度电。】
小蒋和四名同事24小时在电站值守,他们把自己称作“种太阳”的人,收获的绿色电力,可以满足一个中等乡镇。算经济账,上网电价每度电一块钱,每天2、30万的纯收益,一年就是7000多万。记者注意到,这座电站从前期申请批复、开发建设到眼下的运行维护,都是由航天机电一手担当,但是其产权已经转到了上实集团名下。航天机电光伏运维事业部副总监叶闪青说,这样做为的是快速回笼资金:
【整个项目投资规模5亿多,合作伙伴投资回报率在11到12%之间。对上实来说,是个中长期投资。我们加快速度,形成滚动开发。】
成功引入财务投资者,使得航天机电开拓西北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上个月,总规模达到100兆瓦的嘉峪关四期、五期项目相继并网。眼下,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近十个项目齐头并进。项目经理史永光在高台电站的工作刚刚收尾,又要赶往宁夏吴忠,三个月就要把一座电站给建起来:
【我上海办公室基本上一年四季都锁着的,后面的团队同事一年碰不上一个面。个别的根本就不认识,碰到才知道,原来是你啊!】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的第二天,嘉峪关、高台电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国内各家投资基金的代表。吸引他们的,是航天机电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光伏金融产品。航天机电总经理徐杰说,光伏电站投资巨大,国家计划每年新增10G瓦装机容量,那就要准备1000个亿。单靠政府投入、企业负担远远不能满足:
【我们在制造一种金融产品,从制造、建设到后期的运营,我们一站式服务,让投资者放心。电站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像在德国百分之五点几的收益,都是上柜台销售的,就像大家买理财产品一样。我想中国市场也会这样。】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基金、保险、社保等多种资金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徐杰说,通过创造下游需求,他们上游的电池组件板块已经满负荷生产。这在产能过剩极其严重的光伏行业,属于凤毛麟角:
【我们的目标是明年做到500兆瓦,做到国际前十,国内前五。而我们产能只有500兆瓦,我们甚至去租用了别人的产能,通过代工等各种方式扩产。】
未来,一旦光伏金融产品成功上市销售,我们每个人都将有机会成为光伏电站的投资者,从阳光中获取红利!
这两年采访光伏,听多了企业倒苦水、叹苦经。产能过剩积重难返,专家普遍判断,全行业至少要萎缩一半。这次西北之行,让记者很振奋,最大的感受是,思路决定出路。
航天机电的思路,在于转型。以前也是以制造为主,市场不振,别人贱卖产品的时候,他们逆向思维,发现建电站的机会来了。大家跟上来,都开始筹钱建电站,他们又跨界思维,利用上海的金融优势,调集各种资金为己之用。
产能过剩绝不止于光伏,制造业各大领域几乎无一幸免,不仅落后产能过剩,先进产能一样过剩。上海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和别人拼成本,没有胜算!单靠技术领先,也难高枕无忧。只有把上海这座城市富集的智力资源、服务资源、金融资源,以及自贸区所带来的制度红利充分利用起来,在业务形态和盈利模式上创新、升级,企业才有可能摆脱血淋淋的价格战,变身为行业价值链的整合者。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