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评光伏贸易战平息:中国“国家操盘”获赞许
天山网 2013-08-05 15:03:42
中欧化解光伏产品贸易争端,境外华文媒体指出,中国政府操盘值得赞许,但面对国际大势,中国人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得以被激发,这才是促进长远发展的大手笔、大布局、大智慧。
英国《金融时报》曾刊文指出,中欧这一争端说明了全球制造业的复杂性和保护主义的无效性。反倾销税不仅会让其针对的目标——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受损,结果导致的价格上涨也会给欧洲人造成损失。而且,最直接的受害者将是那些购买光伏产品以获得更廉价、更环保的能源的用户,以及配件行业。
香港《文汇报》援引美国彭博社撰文指出,能在贸易保护一半时长的期限内结束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限制,这不仅是中国的胜利,也是德国、英国和其他利伯维尔场支持者的胜利。
英国《金融时报》还评论称,中欧就太阳能电池板达成妥协,避免了中欧爆发更大规模贸易战,而主动挑起这场争端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香港《大公报》4日指出,在李克强担任副总理分管能源工作时,就一直密切关注中欧光伏争端。在担任总理之后,更是在国内外多个场合为中国光伏产业鼓劲吶喊,维护华企利益。他还多次指示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加强与光伏行业代表的沟通,亲自指挥应对并成功化解了这一中欧历史上最大一宗贸易摩擦。
《文汇报》5日文章还指出,今年5月,李克强作为中国国务院总理首访欧盟时,恰逢太阳能板纠纷的关键时刻。对欧盟可能对中国光产品作出的反倾销初裁,李克强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此案的关切,以及中国政府对这次贸易争端的鲜明态度,他并敦促欧盟慎用贸易救济措施。正是李克强的多次表态与游说斡旋,为中国赢得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欧盟国家领导人的理解和支持,为争端的最终解决赢得了宝贵的磋商时间。
《文汇报》还报道称,外媒普遍热议指出,中欧“友好解决”光伏战令人欣慰,认为双方达成妥协方案避免了一场贸易战。亦有学者指出,正是中国政府总理李克强的高度关注与从中斡旋,才促使欧方做出了让步,最终帮助中国光伏企业摆脱困境。
法国欧洲时报网刊文指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欧盟诸国的斡旋成为促成这一结果的重要步骤,出色地演绎了何谓“外交为贸易保驾护航”。
香港《大公报》4日指出,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超高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加之,原材料和设备从国外进口,而产品又向国外出口,这种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结构,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屡屡受制于人,欧盟此次虽然放弃惩罚性关税,但无疑敲响警钟。
文章还援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观点认为,中国的光伏市场又有新一轮大规模的启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产业整合。让好的企业来分“蛋糕”,优胜劣汰,而不是一窝蜂良莠不齐一起上。
文章说,业界和专家普遍的看法是,目前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未来在较长时期内将处于加速洗牌和行业调整阶段,形成几家龙头公司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
欧洲时报网文章说,此次光伏上的“国家操盘”既给出了经验亦给出教训。面对欧盟的贸易挑战时,中国政府外交贸易双管齐下,在其诸成员国立场不一致甚至相抵触的背景下谋得最大利益,这自将成为今后处置类似问题的范例和现成斡旋渠道。另一方面,前期对整个产业的布局,对地方盲目扩张产能冲动的抑制则是需要下气力提高的地方。如处理不好这个问题,难免将再次出现需要总理亲自出马担任“推销员”的情况。
文章指出,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为何要亲自操盘,而非将其直接交给市场来调节。这恐怕要从光伏产业的特殊性谈起。这个能源产业被广为视作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高地”,其未来产值和战略影响让大多数具有前瞻视野的国家领导人都无法忽视。
文章最后指出,从这一点看,中国政府的前瞻性是值得赞许的。只是,需要提醒的是,仅仅通过资源配置、国际贸易和外交等渠道进行产业发展布局并非长久之计。激发思想、知识自由流通,让世界最尖端技术为中国人所首先开发,让中国人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得以被激发,这才是促进长远发展的大手笔、大布局、大智慧。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