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发布新一代储能系统 PowerTitan 3.0,推出 684Ah 电芯与全液冷碳化硅模块,覆盖2-12小时全场景储能需求,提升安全与效率。
阳光电源于6月5日隆重发布其新一代大容量储能系统PowerTitan 3.0智储平台,同时推出行业首个可量产的684Ah电芯与全液冷碳化硅功率模块,标志着全球储能技术在安全性、智能化与标准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发布会以“再一次,定义新高度”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阳光电源在储能系统硬件结构、电芯性能、系统效率、智能运维和电网适配等方面的多项创新突破。
平台化设计驱动储能系统全周期优化
PowerTitan 3.0平台以“平台+模块”理念构建,分为Flex(3.45MWh)、Class(6.9MWh)、Plus(12.5MWh)三大版本,首次实现2至12小时全场景覆盖,适配从-40℃到55℃、最高5000米海拔的极端应用环境。
其中,Plus版单柜容量达12.5MWh,能量密度突破500kWh/m²,为全球同类产品中最高。该版本支持背靠背20毫米间距布置,可在1GWh规模场站中节省45%占地面积、降低10%布线成本,显著优化投资效率。
684Ah电芯发布,热电分离实现安全性能跃升
作为系统核心,阳光电源同步发布行业首个可量产的684Ah叠片工艺电芯。该电芯能量密度达440Wh/L,循环寿命达15000次,在保障80%容量维持的同时,热失控风险降低40%。
创新“热电分离”结构通过定向排热、专利隔热层设计,将发热源与电信号隔离,有效阻止热蔓延,为系统级防火安全树立新标杆。
在电芯级别,阳光电源还提出“Grid to Cell”理念,通过系统场景定义电芯参数,以实现最优性能匹配和风险控制。
全液冷碳化硅PCS,效率与可靠性双提升
PowerTitan 3.0率先规模化采用全液冷碳化硅(SiC)功率模块,使系统转换效率达到99.3%,RTE(实际运行效率)达93.5%,同时显著降低功耗与发热,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在高强度运行场景下的稳定性。
此外,通过AI仿生热平衡2.0系统,不同柜体可实现定制化控温策略,辅助功耗降低20%,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AI驱动系统智能运维与交易优化
PowerTitan 3.0平台搭载阳光电源自研智能系统矩阵,涵盖交付、运维、电力交易三大核心环节:
灵犀交付系统:配置检查时间从17天缩短至1小时,人工巡检效率提升85%,大幅加快投运节奏。
PowerDoctor运维平台:集成AI大模型,可实现30+类型故障的早期预警,准确率超过99%,非计划停机率降低99%,运维效率提升92%。
PowerBidder电力交易系统:与BMS、PCS、EMS深度融合,基于AI算法优化储能参与市场策略。实测显示,山东某项目收益已达理想值90%,电池寿命衰减减少10%。
这些智能化平台的集成,使得储能系统从单一供能设备转变为具备数据感知、策略决策和自我优化能力的智能节点。
电网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适配全球复杂场景
在电网适应能力方面,PowerTitan 3.0引入“干细胞电网技术”,具备微秒级电网状态感知和GW级黑启动能力。系统可在SCR值1至40的瞬时变化中保持并网稳定,满足新能源构网时代多样化需求。
该技术已在高难度场景中成功应用:西藏海拔5228米的光储电站实现100微秒快速关断、5微秒孤岛保护;英国圣奥尔本斯地区电站在用电高峰期间完成快速调频,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
填补行业空白,推动平台化标准落地
在安全性方面,PowerTitan 3.0已通过国际权威机构DNV认证的燃烧测试。系统采用气压泄爆结构和多层隔舱设计,成功实现4小时火势不蔓延,填补大容量液冷储能系统的安全验证空白。
业内专家指出,PowerTitan 3.0的推出,标志着储能行业由“工程定制化”向“标准化、平台化”加速迈进。其模块化结构和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不同地区、不同场景储能系统部署提供高度灵活性。
储能迈入“多元价值”时代
阳光电源提出,储能行业正由“探路时代”和“强配时代”迈入“多元价值时代”。未来的储能系统不再只是备用电源,更是能源管理、调度、交易的重要平台。
通过平台化产品架构与AI全链赋能,阳光电源将储能系统的价值从一次性投资延伸至全生命周期运营,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506/10/390157.html
本站标注"来源:碳索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作品,均属www.solarbe.com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复制、传播等方式使用。
经授权使用者,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来源,不得修改内容。违规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保留进一步追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