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在SNEC 2025上海光伏暨储能展上发布的一款新品,有望成为改变格局的关键。根据发布方介绍,这是全球首个真正突破“木桶效应”的储能BMS产品,其架构与算法均实现了根本性创新。
与传统BMS不同,新系统可对每颗电芯进行独立监测和智能调度,即便电池组中存在性能较弱的电芯,也能通过动态调配电流、实时优化充放电策略,避免“短板”拖累整体性能,最大化释放电池组潜能。
厂家称这一突破源于对云端大数据分析与AI预测算法的深度融合。系统可提前识别电芯老化趋势,动态调整管理策略,保持电池更高一致性和可用深度。
据悉,在模拟电站的长期测试中,该系统使电池寿命延长约61%,原本8年更换周期有望延长至12年以上。同时,LCOE降低约26%,单位电量全周期成本削减超过四分之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寿命增长也意味着更少的更换与停机,大幅减轻运维压力。
技术亮点与行业意义
该新型BMS的核心亮点在于突破传统“短板效应”限制,实现电池组性能的最大化释放。系统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架构,支持电芯间灵活拓扑切换:当某个模块容量下降或出现故障,BMS可自动将其降功率或隔离运行,其他模块则智能分担负载。这类似为电池组加入“旁路”和“热备”机制,避免整体性能被个别单元拖累。
此外,系统还支持新旧电池协同运行,使储能电站在扩容时可直接接入新电池,而无需淘汰旧电池或改动逆变器等设备,显著缩短扩容周期、节省硬件投入。据测试,该方案可减少90%以上扩容交付时间,并有效提升退役电池利用效率。
在行业背景层面,这一创新技术正值其时。随着全球储能市场持续扩张,成本压降与寿命提升成为关键挑战。当前国际领先企业多聚焦材料与制造端优化,而中国企业则在系统集成与控制算法上持续突破。此次“破木桶效应”BMS正是系统级创新的代表成果,展现出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可用容量、降低度电成本的显著优势。这对于提升储能项目收益、加快新能源消纳都有积极意义。
业内人士指出,若该技术在实际项目中验证可靠,将为储能系统设计提供新思路:未来电池“寿命短板”问题有望大幅缓解,大规模储能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将跃上新台阶。
SNEC 2025前瞻:储能创新引领焦点
作为全球光伏和储能领域的重要展会,SNEC 2025上各大厂商云集,新技术竞相登场。这款号称破解“木桶效应”的储能BMS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该产品将在展会期间正式发布,向行业展示其技术细节和性能数据。
据透露,届时还将展出实际应用场景的演示,例如通过实时监控平台看到电池组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均衡过程,以及对比传统方案的效率提升效果。发布会将于6月11日下午14:00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5.1H馆C130展位举行,届时Lithium Valley副总经理黄海与Brill Power CEO Christoph Birkl将亲临现场,携手讲解技术原理、发布核心数据。发布活动还将同步线上直播,预计将吸引国内外众多专业观众、投资机构与技术媒体关注。
本次发布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中英两国在智能储能管理领域的深度协作成果。目前该BMS已实现量产,预计将于2025 Q4面向长期客户开放。这一创新产品的发布,标志着储能系统在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其以实用且可规模落地的方案,突破行业长期存在的性能瓶颈,为储能系统寿命延长与度电成本优化提供全新路径。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该技术的落地不仅将助力项目降本增效,也有望提升中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技术话语权。随着SNEC 2025的临近,我们拭目以待这一创新成果的亮相,期待其为行业带来实质改变,推动储能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506/10/390152.html
本站标注"来源:碳索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作品,均属www.solarbe.com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复制、传播等方式使用。
经授权使用者,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来源,不得修改内容。违规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保留进一步追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