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能集团发表《【战新产业“百大工程”】中国华能打造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提速绿色发展步伐》
文章表示,华能以澜沧江流域已建、在建水电工程为支撑,以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百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全力实现基地开发规模、能源转化效率、新型电力系统、经济社会效益“四个最大化”。
澜沧江是我国十三大流域水电基地之一,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规模超3200万千瓦,已建成水电装机规模达2275万千瓦,在建、前期水电装机规模约1000万千瓦。根据规划成果,澜沧江流域周边可配套开发新能源资源约5500万千瓦,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规划总规模可达9000万千瓦。中国华能是国家明确的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主体,与新能源配套互补开发,界面清晰,管理优势突出,在项目管理、关系协调、开发时序、决策效率等方面均较为领先。
具体见下:
【战新产业“百大工程”】中国华能打造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提速绿色发展步伐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深刻把握“三个总”、始终聚焦“两个途径”、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坚持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开发、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原则,以澜沧江流域已建、在建水电工程为支撑,以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百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全力实现基地开发规模、能源转化效率、新型电力系统、经济社会效益“四个最大化”,服务国家能源绿色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可靠供应。
科学配置能源资源,实现基地开发规模最大化
一体化开发最有利于科学匹配资源、落实要素保障、发挥基地整体效益,最大限度以水风光多能互补,实现基地开发规模最大化。澜沧江是我国十三大流域水电基地之一,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规模超3200万千瓦,已建成水电装机规模达2275万千瓦,在建、前期水电装机规模约1000万千瓦。根据规划成果,澜沧江流域周边可配套开发新能源资源约5500万千瓦,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规划总规模可达9000万千瓦。中国华能是国家明确的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主体,与新能源配套互补开发,界面清晰,管理优势突出,在项目管理、关系协调、开发时序、决策效率等方面均较为领先。
深入挖掘通道优势,实现能源转化效率最大化
一体化开发最有利于推动基地电源项目建设与外送通道建设高度协同,最大幅度以优化接入、统筹调度提升电网安全水平,实现能源转化效率最大化。澜沧江流域已建成多条±800千伏直流线路及500千伏、220千伏交流线路接入电网,在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配置风电和光伏电站后,大幅提升了通道利用小时和利用率。统筹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还能够利用现有送电通道实现新能源就近接入主网,可增加梯级通道利用小时,提高通道利用率,减少企业重复投资,降低社会总成本,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充分发挥调节能力,实现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大化
一体化开发最有利于集约利用现有调节优势,最大强度以澜沧江风光电基地与绿色电力开发,实现最快速度解决地方电力供需矛盾,助力国家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大化。已建成的小湾、糯扎渡水库调节库容超200亿立方米,同时还有西藏段如美水库,形成了独有的调节能力,梯级联合调节后进一步提升灵活调节能力,可以保障流域风光合理利用率达95%以上。建成云南省首个水光多能互补标杆示范工程——华能漫湾水光一体化工程,将周边75万千瓦新能源近接入水电站,通过优化调度和水电机组快速灵活调节,把“靠天吃饭”随光照强度波动的光能变成平滑、稳定的优质电能,实现“水光互补”应发尽发,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华能案例”。
带动地方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体化开发最有利于依托基地项目大投资带动经济民生大提升,最大程度以产业振兴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基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中国华能在致力一体化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央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基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扩内需举措开发更多岗位,拓宽百姓就业渠道,把劳动力精准输出与就近就业安置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精准施策开展就业扶贫。
从华能漫湾“水光互补”一体化基地项目运营情况来看,成功为以水电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一体化基地新能源消纳提供借鉴。将漫湾水电厂周边新能源电源和水电机组一并与地区电网通过漫湾水电厂500千伏系统与220千伏系统经7号联变连接运行,形成了“三维”(多能源、多电压、多方式)、“一体”(水光互补的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格局。实现了两种能源以水库蓄能形式的合理转化。2023年漫湾“水光互补”一体化项目中光伏年发电总量为2.76亿千瓦时,按水电机组年平均耗水率计算,等同于水电日均蓄能超300万立方米,水电机组两峰顶峰能力不断提高,水电的调峰电量得以增加。实现了多能源错峰发电,进一步提高了光伏能源利用效率和送出能力。通过漫湾水电厂联变增容改造和运行方式调整,在新能源接入后,有效解决了因联变容量不足导致无法实现“尽发满发”的问题,有效平抑了光伏日内出力波动幅度大的问题,实现“水光互补”运行效率最优。充分发挥了水电机组“快速”、“稳定”的调节特性,有力支撑新能源消纳。利用漫湾水库调蓄能力和水电机组快速灵活的调节性能,将发电不稳定、出力变化快的光伏电能变成了平滑、稳定的优质电源,满足了电网对光伏“一次调频”的要求,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消纳。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定于2025年3月13-14日在成都举办四川新能源电力发展大会,汇聚新能源领域代表专家、企业和机构,共同探讨四川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享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共同探索新能源产业的新机遇和新路径,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能源未来贡献力量。
01、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
联合主办: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电力大学、四川省电力企业协会、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成都电力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碳索新能、扒解新能源、索比光伏网、碳索储能网
02、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
2025年3月13日-14日(会期2天)
会议地点:
03、参加人员
政府领导、协会专家、电力央国企领导、光储新能源上市公司领导、企业代表、金融机构和媒体专业人员等约500人。
04、核心议题
◆ 收官“十四五”:电力发展深度解析与未来路径
◆ 分布式光伏新政
◆ 2025电力市场化交易
◆ 高质量新能源发展:2025年策略与展望
◆ 2025年新能源与光伏发电:趋势展望与技术创新
◆ 新型储能开发:实践、挑战与未来方向
◆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储能:2025年生产力与安全
◆ 四川新能源电力2025:规划蓝图与前景探索
◆ 新能源技术创新与西南新能源大基地的发展
05、会程安排
06、拟定议程
█ 主论坛(3月13日上午):
█ 分论坛一(3月13日下午):
█ 分论坛二(3月13日下午):
█ 分论坛三(3月14日全天):
█ 分论坛四(3月14日全天):
具体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07、重要嘉宾/政府/地方公司等
中国能源研究会、四川省能监办、四川省能源局、国网西南分部、国网四川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华能新能源、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国电大渡河公司、华电四川公司、大唐四川公司、华能四川公司、国电投四川公司、国投雅砻江公司、国电投西藏公司、三峡四川公司、东方电气子公司、华润电力四川公司、中核汇能四川公司、中石油西南分公司、中石油川庆钻探公司、中石化四川公司、中建新能源板块相关公司、中铁新能源板块相关公司、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蜀道清洁能源集团、京能清洁能源西南分部、广东能源西南公司、成都绿色低碳集团、成都环境集团、甘孜能源集团、宜宾新能源公司、四川省电力企业协会、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四川清洁能源产业联盟、成都电力行业协会、部分地市州发改委。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日前,华能集团发表《【战新产业“百大工程”】中国华能打造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提速绿色发展步伐》文章表示,华能以澜沧江流域已建、在建水电工程为支撑,以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百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全力实现基地开发规模、能源转化效率、新型电力系统、经济社会效益“四个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