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10大尺寸技术的诞生震撼了整个光伏产业,堪称光伏产业20年来间最为关键的产业变革之一。至2024年,光伏行业迎来了210生态共建五周年的辉煌时刻。
对于210的意义,中国能源研究会新能源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专委会秘书长、索比光伏网总编曹宇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他表示,210 带来的变革,是光伏行业首次以产能和技术路径划分阵营,这股竞争浪潮从整个产业一直蔓延到资本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光伏产业的创新模式与协作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众多前沿工艺和技术在这次全面产业升级中得以确立并巩固,并在如今有力地推动了n型时代的发展。
12月25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天合光能主办的“精准把脉,创新引领,210五周年生态创新分享大会”在苏州圆满举办。会上,众位210技术推动者围绕五年来的实践经历,深入开展了关于“210产品技术产业化生态启示”的对话交流,并发出“推动友好型光伏生态建设,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
210的过去回顾和展望
回顾210技术5年发展历程,天合光能高级副总裁、首席生态官谢健表示,210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站在客户与最终用户的立场,以终为始地审视并解决问题,这正是天合光能迅速破解尺寸内卷挑战的有效策略。通过在物理、逆变器及支架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行业迅速构建了完善的210产品生态,实现了产品价值最大化,显著推动了度电成本下降。
谢健提到,天合光能的生态理念远超单一产品范畴,它旨在从更高维度促进行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步入可持续繁荣的新阶段。面对当前行业全面内卷、多数主流企业亏损的困境,天合光能肩负着跳出内卷、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重任,谢健呼吁业界同仁携手并进,共同寻找突破之道,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道路。
对于210技术的核心价值,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何达能阐述,正如《草书洛神赋》中所述,210技术达到了“秾纤得衷,修短合度”的完美平衡,其核心价值在于提效降本的双重优势,通过一步到位的升级,为整个产业链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作为210技术的发起者、参与者和设计者,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海鹏强调,从最初的PERC电池到如今TOPCon、HJT及BC等先进电池的广泛应用,210技术平台展现出了强大的承载能力和拓展性。随着600W+开放创新生态联盟的成立,TCL中环意识到,只有让这一生态型技术惠及全行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构建繁荣的生态体系。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段育鹤回忆道,在210技术发布之初,我们视其为“升维打击”,并提出了“全兼容,我们不站队”的口号,展现了对两大技术阵营的广泛兼容性。这一策略在202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上能电气与头部企业携手,共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就设备企业在光伏产业链的尺寸适配与升级,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牛指出,在210尺寸诞生之时,就认为这一技术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基于这一洞察详细测算,结果显示,相较于当时1GW MBB设备所需的约20台,采用210新技术后仅需4~5台设备即可完成同等产能。
作为光伏技术的应用者,国家电投集团专家委专家谢小平表示,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每两年都会有新技术、新产品涌现,黄河水电积极承担推动技术进步与行业发展的责任,致力于将210等前沿技术率先应用于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中,通过显著提升光伏组件的功率和效率,降低系统整体成本,210技术促进了光伏行业的整体升级与发展。
关于再出发
影响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当前,市场上出现的无底线低价竞争和内卷式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极端现象,几位对话人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与建议,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谢健指出,高质量发展应首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价格内卷,行业需要集合众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共同探索创新路径,将竞争焦点从价格竞争转向创新竞争,以满足客户的最终需求和为能源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为目标。摒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狭隘心态,携手共进,共同培育行业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提到高质量发展,张海鹏强调,高质量发展包含发展、质量以及非低质量发展三重意义。他指出,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反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亏损经营模式。要实现高质量,关键在于为客户和产业链创造价值,这要求企业不再简单追求产能扩张,而是要在下游及终端客户中寻找价值创造点,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技术手段实现创新。他特别提到,210开放创新生态联盟的成功就在于其“利他”理念,证明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于创新和技术研发,而非内卷式竞争。
同时,行业应该追求的是全面且多维度的创新。何达能表示,企业不应仅仅局限于产品、技术、生产、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革新,还包括了生态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关键领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开放合作、保护智慧财产并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促进既合作又良性竞争的环境,同时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以实现更加可持续与繁荣的产业生态。
同样对于同质化问题,王小牛认为同质化是目前行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为它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恶性竞争,因此应积极寻求避免同质化的途径。当前面临的局面部分原因是组件和电池等技术的发展速度过于迅猛,而相应的应用场景却未能及时跟上这种发展速度。
对于应用端,谢小平认为纯粹的光伏电站将逐渐被光储电站取代,通过光储结合来改善电能质量。他强调,电化学储能与光伏电站的配合需实现可调、可控、可预测,以优化整体效能。
逆变器领域,段育鹤指出,去年俄乌战争后,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在欧洲市场经历了过渡与库存调整阶段,当前正面临跌价去库存的挑战,且欧洲市场的增长未达预期。在国内,户用光伏市场主要由平台商主导,但即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获得优价,陷入了激烈的价格竞争。这种困境部分归因于地方投资冲动和过度资本加持,导致市场涌入众多跨界企业,加剧了竞争。
会后,与会企业携手,发出“推动友好型光伏生态建设,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这一倡议旨在从技术创新到生态创新、从产品创新到模式创新,共同推动光伏场景化工作,提升终端价值,拓展光伏市场,建设覆盖行业内外的、友好型产业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光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澎湃动力。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2019年,210大尺寸技术的诞生震撼了整个光伏产业,堪称光伏产业20年来间最为关键的产业变革之一。至2024年,光伏行业迎来了210生态共建五周年的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