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加码
从原料上保证产品品质
在单晶工厂,通过空中运输线,原料实现了从来料到装灌料的全流程洁净运输。生产过程中,通过中环自主研发的智能装灌料系统,实现装灌料任务自动下发与执行,原料和坩埚自动补库;大幅降低人员负重作业,同时从原料上保证产品品质。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了42吨/天,较同行业提升3倍以上。
人与机器协同作业
1人可操作384台设备
拉晶是硅料到晶棒最核心的工艺环节。在现场可以看到,上千台单晶炉整齐排列,炉内的硅料经过高温熔炼后,在籽晶的牵引下生长为硅棒。通过全自动生长单晶炉以及数字孪生的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了人与机器协同作业,单炉月产能力持续提高。目前,晶体生产整体拉晶工序自动化率已实现90%以上;核心工序的人机比从4台/人升至384台/人。
包装→入库→出库,全自动化运行!
离不开这些“智能”升级↓
在单晶工厂生产出的长晶棒经过冷却后,会进入方棒工厂进行机加工工序。通过设备自动化的深度开发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升级端到端自动化能力,将方棒加工生产环节打通,实现了从截断到成品包装、入库和出库的黑灯化全自动运行、柔性化制造。
智慧大脑再升级,
保驾护航企业生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TCL中环将工程师对异常分析及解决方案的最优解数字化,形成覆盖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品类的定式模型,建立供、产、销端专家经验库和大数据知识库,通过高频次制程数据采集,以及“DeepBlue”+AI深度学习匹配“最优解”定式模型,实现反向机台控制。为企业生产效率与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升保驾护航。
随着晶体六期智慧工厂进一步投产以及技术能力提升,2023年末TCL中环晶体总产能达到180GW,继续保持全球单晶规模第一。通过技术创新、工艺进步以及工业4.0制造方式转型,TCL中环完善“Deep Blue”+AI学习模型,提升柔性制造能力,支撑全球范围内的在地化制造解决方案的同时,协同产业链上下游驱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408/08/381079.html
本站标注"来源:碳索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作品,均属www.solarbe.com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复制、传播等方式使用。
经授权使用者,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来源,不得修改内容。违规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保留进一步追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