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易昊昊博士:守正创新,可信可靠

索比光伏网2024-06-13 15:49:22 亿纬锂能易昊昊博士:守正创新,可信可靠-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6月12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研究所所长易昊昊博士,在全球光储融合前沿技术大会主题论坛上发表“守正创新,可信可靠”的主题演讲。

易昊昊博士首先强调了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的紧迫性,指出使用可再生光伏能源创建新的能源结构的重要性。随后,发言者介绍了其公司在储能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

针对储能电站面临的安全问题、经济性、成本问题以及运营问题,易昊昊博士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创新解决方案。其中,重点介绍了CTT超大电池技术,以及基于电化学为核心的产品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储能产品的能量效率、简化运营并增强安全性。

易昊昊博士详细阐述了其旗舰系列产品的技术优势,包括使用叠片3.0技术的628Ah大电芯、能量效率的提升、极简集成的优势等。此外,还介绍了在电芯和系统层级上的安全创新,如使用更厚的隔膜、特殊涂层以及软件层面的电芯状态检测和管理。

发言如下:

大家好,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演讲的题目是“守正创新,可信可靠”。

我们公司创建于2001年,董事长是一个有着超过40年电化学经验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今天我们想谈谈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储能的可靠性,并且给行业带来价值。

2023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了409亿吨,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1.5度,各种异常的气侯也是不断出现。众所周知,因为我们人类还是使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旧的能源结构,也是因此使用可再生光伏去创建一个新的能源结构,进而反向修复地球,成为刻不容缓的挑战。

光伏是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使用光储相结合的光储电站可以将太阳的能量搬运到全天去支撑人类对地球的修复。近几年也观察到行业里储能电站的建设在不断进行,无论是电站的数量还是规模,无论在中国、欧洲、美洲乃至全球越来越多的大型储能电站开始出现。这样的电站也带来行业上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经济性、成本问题,电站的运营问题,不得不说储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了这些挑战。作为一家以技术和质量为创新点的企业,我们也一直在不断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产品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助力光储融合带来的可持续发展。

回到刚才的话题,根据我们行业的预测,2023年光伏即将达到5000GW以上的容量,储能会达到1420GWh的容量,因此我们在2022年创新先提出了CTT超大电池技术,去回应行业对大型储能电站的需求。

我们公司基于电化学为核心,也打造了包括BMS、PACK、系统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可选择的解决方案。我们公司从2001年致力于锂电池的发展,面向储能的大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从2015年开始进行。随着储能对经济性和容量的不断要求,无论是行业还是我们公司,对电芯和系统的容量开始向一个更大的方向发展,包括从2020年左右开始的行业储能的280K电池,到近年来不断发展的306、314电池,还有我们创新推出的628Ah的电芯,电池的发展也带来了系统容量的提升。从3.4、3.72的标准集装箱,一直到现在行业很多5MWh甚至6MWh的集装箱,这样必然的趋势也是值得我们在技术上思考如何进行创新。

今年发布的Mr.旗舰系列是如何通过某一个技术点的创新回答大型储能给我们带来的要求,我们认为储能产品三个核心的点:更加高效、更加简单、更加安全。

基于这三个要求,我们的旗舰系列产品主要是628Ah行业首创的大电频,使用的是叠片3.0技术,会带来很多的优势,重要的一点是能量效率大大提升,发热会大大降低。Mr.Giant集装箱系统是在标准的20尺柜里面达到5MWh的容量,也给客户带来了极简集成的优势,能效可以达到95%以上。

先讲一下极致、高效这一点。在储能经济性这点中,我们认为能量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个点。大家都知道能量守恒,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能量变成了热能被浪费掉。同时这样的热能也会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和负电造成的浪费。我们一直从低性原理思考,如何用电化学技术降低损耗,怎么让系统发热最少,让我们放出来的电跟充进去的电基本上相同呢?这是一个行业很难从根源上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直面这样的挑战,提升了电芯和系统能效1%。我们也算过,使用100MWh的项目,1%的能效提升可以给客户带来360万元以上的收益。

在电芯层面使用了创新集流技术和发明了3T技术,创新的集流技术可以看成在大电池中热量如何更好地均匀分布,并且散出电池。可以想像,集流体像两条快速公路,热量和电子怎样能更好的穿过高速公路达到系统,这需要我们通过电化学原理、热仿真和结构仿真解决的问题。经过跟行业知名的高校和科学家的合作,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仿真终于找到了黄金分割,可以使得电芯达到最低的产热。

第二个要回答的问题是散热,大电池大家知道行业中普遍使用的是液冷技术,往往只能某一个端顶部或侧面进行冷却,当电池越来越大的时候,电池充放电的时候也会积累一定的热量,某些点如果热量特别高,确实会有一定的封建。基于这个行业的痛点,我们创新性的发明了3T技术,3T技术来自于《三体》这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有个非常厉害的武器二向箔,可以造成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的崩塌。我们从小说中获取灵感,将三维热扩散的反应变成了二维的热传导,传导的机理会大大提升热均匀的速度,大电池内的温度会很快速的得到均匀,我们利用三T技术使得大电池内部的温差从8度降低到1.5度,进一步提升电芯的能量效率。结合一体化系统冷却技术,3T电芯可以使整个系统的温差低于3度,最高温度可以降低5度以上。

第二点储能需要创新的点是运营的难题,如何使一个大的电站可以更轻松地得到运营,进而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首先从电芯的层面,628电芯对比行业上314的电芯,电芯的数量减少了一半。我们使用贯穿式的大PACK,减少了焊接点、钢板等等的结构件。在系统的层面上,这样大电池也带来了采集的减少和电缆的减少,三位一体,我们减少客户运维的难度。系统的维护简易度进而提升,运维监控量减少50%。

最后是安全,近期大家也看到全球的储能火灾也是时常能看到,ULGO40A也正在讨论如何升级标准,由此可见安全问题是储能面临的最重要的难题。实际上我们认为国内的储能系统目前看来还是较为安全,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使用还没有达到饱和。我们在国内使用的消防是更加多的,使用了很多不同层级的消防,各个厂家也都在消防说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更多的在考虑软件方面如何进行创新,增加储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首先我们思考电芯PACK系统层级如何做到每个层级都安全,在电芯的层级上我们使用了一个更厚的隔膜。大家都知道隔膜隔开了正极和负极,可以减少短路的风险。行业上很多同行为了能把电池的能量密度做得更高,可能会降低隔膜的厚度,实现能量密度的提升。但我们一直坚持着14微米隔膜的厚度,进而提升电芯的安全性。我们的电池已经通过了针刺的实验,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第二,隔膜的双面也有一个特殊的涂层,在温度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可以自动关断,阻燃正极和负极之间锂离子的传输,进而使电池停止反应,达到绝对的安全。

第三,软件层面要考虑赋予电池生命力,我们赋予了电池独有的IC,去检测电芯内部的状态。通过与行业专家合作开发的在线算法,可以实现亚健康电芯超前的筛查,进而为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状态进行管理和预测。结合系统云端的诊断,系统可以做到更可靠,AI智能感知每一颗电芯的状态,将任何异常情况自动发送到运维的站点,使运维人员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的状态,并且实施任何干预或远程的监控。

我们在大电池和储能方面做的技术方面的努力,我们实现了电芯和系统的更高效、更简洁、更安全这三个技术点的突破。这样的产品我们现在正在生产,量产交付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创新,基于国家对低碳、绿色、自动化的要求,我们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60GWh的超级工厂,同时生产电池PACK,以及直流侧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低碳技术等等,大大提升了产能效率,提升了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也大大减少能耗,以及成本。

在工厂我们将量产产品,今年10月和11月Mr.Big和Mr.Giant电芯和系统将依次实现量产,明年年底马来西亚的储能工厂也将实现量产。

非常感谢各位,我们邀请您莅临SNEC的展位,继续我们的创新,以及我们MR.Big&Mr.Giant的产品,展望未来。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13 2024/06

亿纬锂能易昊昊博士:守正创新,可信可靠

6月12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研究所所长易昊昊博士,在全球光储融合前沿技术大会主题论坛上发表“守正创新,可信可靠”的主题演讲。易昊昊博士首先强调了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的紧迫性,指出使用可再生光伏能源创建新的能源结构的重要性。随后,发言者介绍了其公司在储能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