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第一次光伏世界大战,联合国、OPEC和瘟疫

索比光伏网2024-05-24 10:01:04 曹宇:第一次光伏世界大战,联合国、OPEC和瘟疫-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这场光伏大战会以非产业的方式收场吗?

来源 | 索比光伏网

作者 | 曹宇

20年前,光伏于德国萌芽,在中国壮大;20年后,第一次席卷全行业的“光伏世界大战”开启。

以往光伏产业震荡几乎都来自外部,国外政府政策调整不当、双反与贸易保护、行业发展过快后外界泼冷水……但这与以往都不同,是第一次由光伏产业内部自发掀起的,几乎席卷全部光伏全部产业链的大战。

人类前二十个世纪人口达到高峰后就会出现战争、疾病、政权腐朽等问题导致人口下降。

与人类史一样,光伏20年历史每一年对应人类发展的20个世纪,也遵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带来限制性政策、贸易战以及阶段性供需失衡。

从历史中找到映射和印证,寻求契机和智慧,在目前的关键节点上,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知从何而起

“光伏大战”和“一战”第一个相似的点是各界都对二者的发生有预测,但相信发生的人很少。

如果从当年民众的角度看,几乎没有人相信会打一战。通过政治联姻,全欧洲的国王都是亲戚,欧洲有两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

即使是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也没多少人认为会掀起战争,因为奥匈皇帝根本不喜欢这个皇储侄子,同时塞尔维亚几乎全盘接受了之后奥匈帝国提出的苛刻条款,但战争还是发生了。

在硅料产能扩至250万吨(800GW+)的时候,光伏行业各界都知道会出现过剩,但内心深处,大部分人又不相信这场“仗”真的能打起来,至多是价格波动罢了。

所以黑格尔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但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世界大战,还是产业大战,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野心勃勃的各方也会找借口宣战;即使光伏没有都自建全产业链,也不过将竞争的时点向后延了一点点而已。

当时的俄国皇帝和沙皇是表兄弟,但分属协约和同盟两大阵营。而随着沙俄开始军事总动员,暴增的兵力威胁到了德国,于是德国也开始军事行动,随后其它国家害怕战争动员,也纷纷备战,到最后,各国互相宣战,席卷全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历经四年半的战争之后,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15亿人卷入其中。

几年前,光伏行业被外界认为鲜花着锦;但实际上,光鲜亮丽的财报并不能让龙头们感到轻松,各方备战早已开始了。

而光伏的这场大战,归根溯源,从笔者的视角来看,也是来自于隆基、通威“两兄弟之争”。当年“分家在十月”后,原来紧密无间,拉链式的协作模式被打破。自2020年起,笔者就预测了两件事:第一,硅料企业会进军组件环节;第二,硅料价格会下降,内部打价格战。

近期硅料价格降至35元/公斤也印证了这一点。

与一战的爆发相同,光伏产业大战的起因来自企业扩张发展的基因,但真正开启“战争”的主要因素,却是“安全感”的丧失。

“摆在眼前巩固龙头地位的机会我要抓住吗?”→“不再是拉链式的产业结构&我觉得利润分配不合理。”→“能赚为什么不赚&我亏损甚至要倒闭的时候也没人管过我啊。”→“产业链协作崩盘我得做点组件才能稳定业务。”→“我得先冲点业绩&趁着现在资金状况好生产成本低搞一波极限降价强化行业地位。”→“这场仗必须赢……”

这是笔者眼中近两年产业震荡的逻辑链条。正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当“猜疑链”形成,一切似乎就已经注定。

一战形成还有三大基础:民族主义带来独立意识、社会达尔文主义带来丛林法则、英国霸权衰落世界没有绝对领袖;光伏大战同样如此:各企业垂直整合、资本和政府加持下企业快速扩张、光伏平价之后政府管控减少出现权力真空。

不知如何结束

一战虽然死亡人数较二战少很多,但却被认为更加残酷和惨烈。在凡尔登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死亡上百万人,战线却几乎纹丝不动。

“吾辈何以为战?”

没有纲领,没有目标,这才是战争中最令人苦恼的。孟子讲“春秋无义战”,一战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所谓正义的一方,双方都是野心家或被卷入旋涡的鱼肉国家。大家想要战争,但也没有一个国家想打一场殊死的全面战争。所有人都心态矛盾的被裹挟着卷入战争的漩涡。

而对光伏龙头来说,都乐观的认为倒下的肯定不是自己,也从未奢望过把与自己同级别的对手打垮。

那么,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明明各家都能限制一部分产能就能够解决问题,到最后拿投资人和政府的钱去打,全面亏损。

没有意义。

但最痛苦的是,也没办法停。

一位资深人士指出,硅料是光伏行业盈利状况的晴雨表,历次硅料上涨周期中,全环节都有利润,但在价格下行周期,全行业都陷入亏损。

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硅料价格会有两条红线,第一条40元/公斤左右,是老牌硅料企业和新企业的运营成本分水岭,第二条是30元/公斤,这是各家企业现金成本分水岭。目前硅料跌破35元/公斤,而一旦跌破30,行业厮杀将更为惨烈。

同时,博弈中强势一方的目的肯定是让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因此必然会采取“可口可乐式”的定价策略,长期踩着盈利线打击对手,让对手的股东、银行、政府失去信心,退出行业,达到即使后面出现价格暴涨情况也没办法短期复产的目的。

但这只是龙头设想的理想局面。光伏虽然是技术资本双密集行业,但并不是高门槛行业。在全球各国、各个经济领域都承压的情况下,光伏作为为数不多仍然高速增长的产业,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超乎寻常,如果只想从成本角度排除所有竞争对手,几乎没有可能。

新中国的建立,打破了早已固化的阶层;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经济腾飞达的同时,我们也拥有了数千万的知识分子群体和过亿的产业工人,所谓的“卷”,侧面也说明了中国企业能力强大、创新活跃,机会众多。

易经讲“见群龙无首,吉”,笔者认为讲的就是这个人人如龙,人人都有机会的时代。

在新时代,打造新质生产力,是每个光伏企业在当下应去思考的。

外力干预

有人认为,这场光伏震荡会持续一到两年之久,对此笔者一如既往地更乐观一些。

同样拿一战为例,在战争后期,各方都咬牙坚持的时候,很多意外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0年,中美逐渐升级的贸易战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全球不得不共同抗疫,而一战的结束也同样与疾病有很大关系。

1918年第一例“西班牙流感”发病记录,来自于美国堪萨斯州,当时美国已经参战,疾病传播至欧洲,西班牙国王也被感染,因此以“西班牙流感”命名。西班牙流感夺去了4000万人生命(一说7000万-1亿),各国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促使了一战结束。直至德国投降前,仍然是进攻的状态。

光伏行业如此低迷的状态,显然也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光伏企业自残式降价,企业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受到的干扰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笔者认为改变局面的方式有三种:我国政府干预、国外政府进一步制裁以及其它意外因素。

例如,抽贷。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行业协会已经组织各大企业商讨应对之策,对于恶意扰乱市场行为予以打击,减少金融、电价等方面的支持,在这表示支持,笔者之前也写过,尤其是外贸订单,不应该亏损执行,让投资人和银行、政府替企业买单。

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联合国

笔者在这里想和行业各界探讨的是如何在这场光伏震荡之后,产业吸取教训,能够建立新的协商机制,否则中国光伏永远只是一盘散沙。

首先,一战的发起各国,几乎都没有真正的胜利者,老大英国和老二德国打的结果,是让美国崛起,如果中国光伏企业内耗导致中国丧失了积累20年的产业优势,那不仅是行业的罪人 ,在光伏产业被寄语新经济引擎期望的今天,破坏行业竞争力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路上的绊脚石。

行业的真正出路还是要找到能够新的协同机制,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一如当年协同合作,共同降低度电成本,实现平价上网之时的初心。

这并非一句空谈。目前行业竞争即使分出所谓的输赢,也是类似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样,赢家对失败者给予制裁,重新瓜分世界。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体系的划分带来的,是二战。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学习借鉴联合国和OPEC的体系或是能够从中长期恢复行业秩序,缓解产业角度的更好途径。

文章作者:Mr曹宇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4 2024/05

曹宇:第一次光伏世界大战,联合国、OPEC和瘟疫

20年前,光伏于德国萌芽,在中国壮大;20年后,第一次席卷全行业的“光伏世界大战”开启。以往光伏产业震荡几乎都来自外部,国外政府政策调整不当、双反与贸易保护、行业发展过快后外界泼冷水……但这与以往都不同,是第一次由光伏产业内部自发掀起的,几乎席卷全部光伏全部产业链的大战。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