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伏行业来说,“退潮”之后,才是角逐市场竞争力的开端。这一波行业洗牌,或许将从那些跨界企业说起。
这两年来,跨界企业成为光伏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势力,从各自主业上来看,他们各有来头,有能源互联网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印刷企业、家电等;所跨环节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等各产业链细分环节。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跨界光伏的企业已经多达上百家。
跨界追光者蜂拥而至的背景是光伏产业的持续火热,广阔市场为寻求跨界的企业提供了盈利想象,一时间进军光伏成为拉升股价、提高业绩的最佳选择。但到了2023年末,光伏全链价格已经下跌至盈亏平衡点,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光伏赛道也变得拥挤,即便是头部也难以在装机淡季和库存堆积的双重挤压下获取利润,这让不少跨界企业知难而退,暂停、注销、出售成为企业跨界光伏的“结局”。
跨界者离场
2月2日,跨界不足一年的向日葵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终止投资合作协议并注销项目公司的议案》,意味着其彻底退出光伏行业,这是向日葵在光伏行业“两进两出”的结局。
与其他跨界者不同的是,向日葵起初就是光伏企业,主要业务为生产、销售大规格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在2018年受到531新政影响后,业绩大幅下滑,开始向医药领域转型,剥离光伏相关业务。
在看到全球光伏产业持续高增后,2023年,向日葵又宣布重返光伏行业,并以高效TOPCon电池为切入点。2023年3月14日,向日葵与上海隆象、绍兴集成电路基金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三方拟共同对浙江隆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并以浙江隆向为主体,计划建设年产10GW TOPCon电池生产线,首期建设 5G W TOPCon电池的生产线,首期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5亿元。
向日葵并非首个宣布终止光伏项目,但对于这样一家有着光伏行业运营经验的企业来说,“两进两出”意味着跨界光伏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据上海证券报不完全统计,在2023年下半年以来,近10家上市企业终止了光伏相关的项目和可融资计划。
事实上,光伏行业内的新老玩家当前的压力并不轻松,多家此前宣布扩产或者跨界的项目陆续出现了变数。公开信息显示,大全能源内蒙古包头10万吨多晶硅项目、京运通22GW硅棒/硅片项目均宣布延期投产,向日葵、皇氏集团、沐邦高科、亿晶光电TOPCon电池片项目出现了终止、转让、延期投产等情形。山煤国际和奥维通信两家HJT跨界玩家退出……
洗牌进行时:跨界者压力骤增
实际上,跨界光伏的压力不仅出现在上市企业中,还有很多市场上并未公开的消息也折射出光伏行业当前的压力。光伏們了解到,一家房地产跨界光伏的企业,在2023年底宣布退出,前期投入的3000-4000万投入化作乌有。此外,还有部分已建成的跨界产能正寻找合适的卖家,也有创业者连产能带团队被集体收编。
PVInfolink在展望2024年光伏市场时指出,许多企业,不论是现有或是新进玩家,在2022年整体供应链价格处于高位时看中市场的快速成长及较优的利润大规模宣布扩产计划,使得竞争加剧、价格快速下跌。在供应链价格显著下滑后,现阶段许多厂家利润空间已所剩无几,必须透过稼动率的调整来对应市场需求量。除了部分旧产能会因此加速淘汰以外,在新进产能几乎无利可图的状态下,目前已有部分新产能计划被取消,预计今年将有更多扩产计划取消的情况发生。
有专家认为,在TOPCon技术出现后,大规模资本和企业涌入,约90%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涉足到新能源行业了。但光伏行业特有的技术壁垒是众多跨界企业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光伏电池眼下正处于由P型向N型迭代的转型期,而N型工艺流程跟P型相比,技术门槛相对较高。要想取得成功,除了购买设备,还需不断提高工艺生产良率、提升量产转换效率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而这正是跨界企业所欠缺的。
在下游组件端,N型组件和P型组件价差缩减,则直接反映了眼下光伏产业残酷的竞争格局。受产业链成本下跌的影响,组件价格持续走低,P型组件投标价格从年初的1.476-1.826元/W下滑至年末的0.87-1.08元/W,N型组件投标价格也从年初的1.48-2.01元/W下滑至年末的0.87-1.08元/W,几近腰斩。
“当下的组件价格,组件产业链都是不赚钱或者亏损的状态,对于很多跨界企业来说,投产即亏损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一位行业人士指出,项目体量越大,资金压力越大。别说新进来的企业了,就是老玩家也压力巨大。如果2024年还是这样恶性的价格竞争,洗牌在所难免。
当然,也有部分跨界企业只是想蹭上新能源的概念继续在资本市场融资。但去年8月,证监会发布文件明确指出,为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将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和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这意味着想通过炒新能源概念圈钱的路子走不通了。
从整体上来看,正常的市场波动有利于行业发展。当前业内过度关注短期波动,而忽略了长期的确定性。当下的波动、光伏行业的优胜劣汰、去伪存真,实际上对于技术进步、降本增效极为有利。此次波动后,可以很快将没有技术、品牌竞争力、捞快钱的企业出清,有利于行业的洗牌。
不可忽视的是,跨界光伏业务确实也让一些企业重获生机。如钧达股份,原来主要从事汽车内饰等,通过收购捷泰科技全部股权而成功转型光伏,一年就实现了业绩扭亏。而更早一步的京运通、弘元绿能、双良节能这几家光伏设备商,借着行业的高景气度向上游切入,依靠先发优势在业内站稳了脚跟。但光伏行业下一轮洗牌就在不远处。谁将被淘汰出局?谁会再次顶峰相见?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这两年来,跨界企业成为光伏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势力,从各自主业上来看,他们各有来头,有能源互联网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印刷企业、家电等;所跨环节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等各产业链细分环节。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跨界光伏的企业已经多达上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