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登元:2023年TOPCon提效速度远超预期,电池效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

索比光伏网2024-01-23 09:12:09 宋登元:2023年TOPCon提效速度远超预期,电池效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索比光伏网微信分享

1月10日,索比光伏网主办的第二届光能杯·创新分享会在苏州盛大召开。会上,众位大咖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三大主题展开讨论,并对2024年年度创新产品作出表彰。

SEMI中国光伏标准技术委员会主席,一道新能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博士表示,光伏产业的第一性原理是成本为先。2023年业内TOPCon电池效率提升几乎达到了1个百分点,无论是提效速度和潜力都远超出了预期。一道新能TOPCon量产平均电池效率达到了26%,认证效率最高效率达到26.36%。从产能上来看,2023年底,一道新能形成了30GW电池和30GW组件产能,其中大部分为最先进的n型产能,目前在建的还有20GW电池和组件。未来,一道将形成50GW电池、组产业规模,未来,TOPCon电池提效潜力在27-28%。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大家上午好,都是老朋友见面,特别亲切。感谢索比曹总的邀请,在这里分享TOPCon技术进展。刚刚沈教授作了非常好的报告,提纲挈领,高度非常高,给大家清晰展现了前沿进展。我顺着沈老师的话题往下说,往下沉一下,聚焦于TOPCon技术。

正像沈老师所说,在过去的一年(2023年),TOPCon技术不负众望,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这种进展对我来说,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我觉得不应该一年内取得这么大的进展。尽管我知道,如果大家建立了比较好的产业生态,一定会推动这种技术每年0.2%-0.3%的效率增长。过去的PERC电池走过这个路,这是产业化共同创新的结果。

但2023年能取得接近1个点的进步,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这就说明,这种技术从原理上来说是非常先进的,产业化可以加速先进性的产业化落地。特别是在中国的创新环境、产业链这么完善的情况下,真有可能创造出技术发展的人间奇迹。

我代表一道新能首席技术官,所以首先讲讲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要做TOPCon;然后捋一下TOPCon的发展脉络;然后讲讲最近的技术进展;最后说一下展望。

一、一道新能创新发展

一道新能作为一匹黑马,发展速度非常快,一年能奠定一个创新基础。我们的创始人刘总本身也是技术出身,可以说,它的科研效率极高,没有时间上的浪费。有的文章说,押宝押得准,当然押宝也是凭技术实力。两年,我们能够把新的技术进行产业化试制,三年高速腾飞。去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我们进入了前十名,销售收入也从100亿跨越到接近300亿的规模。同时,我们还有一个IPO的进程。

从产能上来看,到去年底,我们形成了30GW的电池和30GW的组件,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最先进的n型产能。在建的有20GW的电池和组件。未来的一道,会形成50GW左右的产业规模。

一道创新,非常注重产学研合作,这可能跟我的背景有一定关系,我过去在大学、科研院所工作了很长时间,到一道之后,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非常紧密。去年在SNEC期间,我们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共同开发新的SFOS超高效率太阳电池,我们宣传过很多次。今年,我们在河北大学建立了创新研究院,他们有一个全新的钝化技术,把科研成果转移到一道新能,共同推进。去年我们还和浙江大学合作,拿到了浙江省的“尖兵”“领雁”计划推动发展。作为企业来说,技术进展一定要依赖于产学研的合作,我们和沈辉教授、沈文忠教授也都有合作。

二、钝化结构技术发展脉络

刚才沈文忠教授谈了TOPCon、HJT、BC技术,我不再重复。现在大家关心的、经常谈论的,特别是媒体总在报道的这三个技术,是浩瀚电池技术中非常小的分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人类高效利用太阳能,是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国家从开始有科技计划项目,太阳能高效利用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现在我们的利用率,晶硅电池只是太阳能光谱的1/5,仅仅是25%的效率,你想想这个空间有多大。高等级的科研杂志,像《Nature》《Science》,基本每期都有这种文章。不管是光伏、光热还是其他形式。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只关心这三种技术?

光伏产业的第一性原理:成本为先。拿成本这个红线一套,能进入产业化的就这么几种(技术),所以大家觉得,好像就这么几种技术,实际上不是。从材料维度来说,只要是半导体材料,甚至是非半导体材料,它都有光伏特性。我们常说的硅电池、砷化镓电池,包括铜镓锡、碲化镉、钙钛矿。有些是一个家族,比如砷化镓,因为有三元、四元化合物,非常庞大。钙钛矿也一样,为什么大家对钙钛矿非常感兴趣?ABS三种元素,可以组合几万种,每组合一种,就是一种新材料。硅比较简单,就一种元素,材料上没什么变化,只是结构上有变化,你想想光这个就能做出来多少种电池;另外是结构,从结构来说,最早我们认为得有P-N结,后来发现没有P-N结也行,只要有电场就ok,比如铁电,有一个电场在里头,自然就有离子形成,所以也可以做光伏器件;有了材料和结构,接下来就是金属化的问题,总得有电极,电流怎么出来?电极可以做在两面,所以叫HC电池,它是H型的。如果做在背面,就是BC电池。实际上我觉得BC电池现在不是那么科学,做在背面的电极结构很多,比如前几年比较时髦的MWT etc,荷兰人发明的,通过激光钻孔,把电极放在背面,做组件,全是背面,它也是一个BC电池。我们现在统统说BC,科学上不太严谨。沈辉老师总教导我们,在科学上要严谨,MWT算不算?应该说,某一种BC,比如TBC、HBC,这样科学一点;第四种是钝化原理,刚刚沈文忠老师有介绍哪种最好,我觉得这就是电池的核心脉络。

不管电池结构怎么样、用什么材料,最终就是沈辉老师教导我们的,我们不过多评价技术路线谁怎么样、谁是过渡的、谁是终极的。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技术总在发展,从历史场合来说,肯定是过渡技术,再怎么牛,也要被淘汰,否则人类就不可能发展了,自然辩证法教给我们的基本原理,我们应该破坏这个基本科学规律,看它的市场占有率就好了。

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钝化技术,因为本身材料就有缺陷,你只要把它钝化了,就像一个陷阱,把它填平之后,它对光声载流子不产生束缚作用,就能够输出出来,产生我们需要的电流电压,所以钝化技术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其他的都是边缘,只不过看怎样把它金属化、做成什么样的结构,它是推动光伏技术的根本。

我们把钝化技术分成两种。最早的是局域钝化,只能钝化一部分。因为放电极的部分,需要和有源层结合,形成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会形成破坏,所以钝化总是没有电极的地方,局域钝化有两种,一种是铝背场,形成高低结。另一种是局域场钝化。PERC,用的是三氧化二铝,激光一开槽,电极的部分也就被破坏了,所以它用的是局域钝化,也可以叫局域点接触。PERC的钝化效果更好,所以效率更高一些。再往后发展,就是我们现在做的,能不能全域钝化?既接触,又钝化?从带隙结构来说是异质的。实际上接触钝化、全面钝化是一回事,只不过用的钝化材料不一样,导致处理工艺不一样,一个是高温工艺,一个是低温工艺。从整个结构来说,到目前为止,钝化接触结构是最先进的,当然还会有先进(技术),我不认为它是终极技术,还会被其他技术代替,只不过我们现在的认知,还没有发现更好的东西。

刚才沈老师也展示了一个表,电极钝化最核心的理论是,接触钝化同时具有面钝化与载流子的选择性收集的作用。最好只让一种载流子穿过,不让另一种载流子穿过,这样内部的电阻才能强。钝化接触就是这种概念。Fraunhofer的科学家给出了一个数据,TOPCon结构有晶硅电池结构中最高的电子/空穴的选择因子,分别高达15.4%14.6。从这个钝化接触原理来说,TOPCon是最好的一种,当然跟它的工艺也有一点关系,但关系不大。选择性高了以后,它的电阻非常小,漏电流非常小,效率就会非常高。所以为什么TOPCon技术效率会提升很快?从理论上来说,它是支持的。

钝化,只是完成电池的基本结构。要把电流引出来,必须得做电极,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下都有的,上下一印就行,很简单。另一种,干脆做在背面,很好理解,首先没有电极,正面电极的遮挡会降低,电流就会提高。当然如果背面做得好,电压也不低。我们现在说的BC,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钝化接触。钝化接触做好了,不管电极做在前面还是背面,都会产生不错的结果,就看性价比,哪个性价比好,哪个市场份额就多。我觉得过去很多媒体把这个带偏了,认为BC是多么伟大的革命,我觉得不是的,只是电极排布的问题带来了一些优势,关键实际还是性价比。

三、TOPCon4.0技术特点

说完了TOPCon的核心钝化和优势之后,我们来看看它的进展。

一道新能一直在推动TOPCon技术的发展,从目前来看,尽管我们布局了其他的技术,但还是以TOPCon为主要的产品化方向推进。技术本身,都在不断认识、不断迭代的过程中。现在的TOPCon技术,和两年前的还真是不一样,认识不一样,结构也不一样,就像PERC,现在到了23.5%,跟最初的21%也不一样,起码也迭代了三四代。对于任何的技术(都是这样的),包括异质结,也在迭代。

一道新能划得比较清楚,什么阶段有什么样的技术,目前已经有四代了。

为什么我说目前TOPCon提效速度和潜力超出了预期?开路电压,这是我们学半导体最关注的,因为开路电压标志着钝化结构最直接的结果。其次,开路电压容易测得很准,不管让谁测,就拿万用表测也是这样,它是最核心的东西。因为电流和光谱的关系特别强,和温度也有关系。如果光谱失配,不容易测清楚。但开路电压不会这样,一道新能刚开始超过了700毫伏。我们知道,PERC电池大概是690毫伏左右,一开始的电压肯定是高的,否则就没有发展的必要了。发展到去年,12月中旬,第三方认证是735毫伏,我可以告诉大家,目前我们又有非常大的突破,开路电压超过了740毫伏,远远超过了我对这个电池的认识。以前觉得只是仿真,没想到我们实验室真的能做到。

我们看这张表的电压,对于TOPCon结构来说,最高的有两种。一种是截载正面,是724.1毫伏,另一种是背面,这都是Fraunhofer做的。它也是上下都有电极的,是732.3毫伏。实际上735毫伏,目前在这个效率表上,我们只比电压,肯定是最高的。目前第三方认证的效率是26.33%,我们In-house测试在26.5%左右,还需要第三方论证。去年的发展,确实使大家对TOPCon认知潜力认知提升了非常大的一步。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进展?沈教授刚才说得更到位、更全面。一道新能有几方面的改进,首先是背面。现在是单面TOPCon结构,背面的负荷电流越小越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结构上的创新,因为企业的结构,不可能那么细。如果做得更好,它的载流性会增加,电压会提升,负荷电流就会减小。现在我们实验室做的在2个飞安左右,大家应该能猜到我们是怎么做的,我就不说细节了。我们的新结构,用了叠层钝化技术,现在我们能用的,基本都用上了。它主要有两个因素,从现在来看,正面负荷还是远远大于背面的,一方面是可以降低负荷。另外,我们现在的电池效率非常高,光谱利用率非常高。过去紫外是cut掉的,因为紫外比较强,会产生电池结构的改变。多重之后,现在高的光谱利用技术300nm EQE>85%。实际上激光很复杂,它是光热电三维的复合作用,要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提高它的接触质量,才能降低正面负荷。现在在正面我们可以做到接近10左右,现在能提升到26以上。

这是我们做的TOPCon 2.0电池,效率可以达到26%。

未来怎么办?其实未来我们做了很多仿真,也在修正我们过去的概念。右下角的图就是基于目前26%的电池负荷,正面的负荷还是相对大一些,占了30%。我觉得未来在正面,还有很大的文章可做,预示着现在740毫伏的电压还会提升。背面也有潜力,但潜力不是那么大。沈教授刚刚提出背面finger的问题,我们也在做,它的复杂性还是比较复杂的,提升效率不太明显,大概有0.1%的效率。这么大的图形面积的图形化,或许在经济上不是那么划得来。不管怎么样,

四、展望

总结来说,TOPCon比较符合光伏第一性原理,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路线。我觉得光伏产业从来不是追求最高效率,如果追求最高效率,我们做砷化镓就好了,它能达到47%的效率,一定是成本为先。效率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是通过提效来降低成本。

最后顺便说一下,刚才沈老师给出了去年的出货量,可能和我掌握的情况有点出入。现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在做路线图,大概的顺序:出货量最多的肯定是TOPCon,没有任何异议,占25%左右;其次是异质结;最其次是BC。我觉得可能还是有一些差异的,毕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还是掌握了一些资料的,好像没有沈教授刚刚说的数据那么多,但确实是很好的技术,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一道新能也在做TBC,也做了很长时间,确实效率和潜力很大,但目前的经济性还需要产业生态的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相关推荐

图片正在生成中...

索比光伏网
23 2024/01

宋登元:2023年TOPCon提效速度远超预期,电池效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

SEMI中国光伏标准技术委员会主席,一道新能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博士表示,光伏产业的第一性原理是成本为先。2023年业内TOPCon电池效率提升几乎达到了1个百分点,无论是提效速度和潜力都远超出了预期。一道新能TOPCon量产平均电池效率达到了26%,认证效率最高效率达到26.36%。从产能上来看,2023年底,一道新能形成了30GW电池和30GW组件产能,其中大部分为最先进的n型产能,目前在建的还有20GW电池和组件。未来,一道将形成50GW电池、组产业规模,未来,TOPCon电池提效潜力在27-28%。

索比光伏网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