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进博会上,清洁能源再度成为焦点,位于3号馆技术装备展区的“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备受关注。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风电企业的国内渗透率不断提升,并加速在全球扩圈。伴随国内光伏产业链的逐步成熟,成本优势叠加技术快速迭代,使得国内光伏产业链全球竞争优势越发突出,目前已供应全球80%以上光伏产品需求,国内厂商也是欧洲光伏产品需求的最重要供应方;在风电方面,风机零部件是相对成熟的出口品种,国内零部件厂商在海外主机厂内部的份额占比相对较高。
进博会上传来“低碳”声音
在2022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论坛期间,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光伏作为新能源技术,是推动碳中和加速实现的有效路径,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包括晶科能源等在内的中国光伏企业所做出的创新探索为全球带去了许多有效的低碳解决方案。
她分析称,在光伏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和碳减排不再是一个矛盾。近十年以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0%以上,从阿布扎比一期1.17GW电站的2.42美分/度上网电价,再至二期2GW电站的1.32美分/度,乃至现在电价可以到1美分内,光伏已经在全球90%的国家实现与火电等传统电力成本持平,甚至更有优势。
“而未来,在晶科能源推动的光伏行业N型技术升级的趋势下,光伏组件技术将在性能、效率、能量密度、可靠性、技术成本和良率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地全方位提升,更优的技术产生更低的碳排,以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在进博会期间,协鑫科技则展示了新一代的硅基材料颗粒硅。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指出,在碳足迹方面,颗粒硅的到来为整个能源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相对于棒状硅而言,它的综合电耗下降了80%。所以在碳足迹方面,颗粒硅的到来为整个能源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每1万吨颗粒硅相对于原来的棒状硅而言,可以减少38.9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可以大幅地降低组件生产环节带来的排放量。我们的研发是在美国休斯敦,主要的生产基地是在中国,包括四川乐山、江苏徐州和内蒙古,我们这4个基地将为全球贡献大约30%的多晶硅量,将会为整个世界每年大约节约上千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他称。
除了光伏,中国风电行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海上风电空间大。例如,远景能源海外累计装机近2GW,是中国风机出口量最多的品牌之一,2022年上半年创造了中国整机商赢得单一海外市场的最大订单纪录。
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在进博会期间还表示,远景基于智能物联网平台的方舟碳管理系统,赋能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成为行业首家实现碳中和的工厂,同时与法国圣戈班集团苏州工厂开展碳管理合作,打造亚洲首个碳中和先行工厂;在新消费领域,远景携手耐克打造中国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项目计划建成后,耐克中国物流中心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覆盖。
中国风电光伏企业全球扩圈
随着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实力不断强化,它们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也不断提升,2022年新能源相关出口更是在整体出口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钱晶近期在“2022财富论坛”期间也对记者表示:“今年对欧洲的出口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旺盛程度要比我们乐观的预计还要好。俄乌局势导致天然气价格飙升,这推动了欧洲的光伏发电需求。从下游的需求量来看,我们对明年的出口还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
在她看来,尽管今年硅料价格持续攀升,令各界对于组件等中游企业的利润预期下降,“但公司的三季度利润创新高的主要贡献是来自于N型Topcon产品,企业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加快技术迭代,才能抵挡上游成本攀升的压力,Topcon的营收占比和议价能力是主要驱动力,客户仍愿意为更好的产品买单,因为支付的溢价将为他们带来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更优的度电成本。这也是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所在。”
国盛证券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王磊近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国内光伏产业链全球竞争优势越发突出,目前已供应全球80%以上光伏产品需求,国内厂商也是欧洲光伏产品需求的最重要供应方。从组件角度看,2022年前八个月,欧洲累计从中国进口组件60.1GW,同比大增127%,在逆变器、户储电池产品方面,欧洲客户采购需求也主要是由国内厂商满足,随着欧洲地区暑假结束,并开始准备年底前的组件安装,组件出口将持续高景气,而欧洲本土能源成本攀升,也有望进一步强化国内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
就风电方面的出口格局而言,王磊表示,风机零部件(不含叶片)是相对成熟的出口品种,国内零部件厂商在海外主机厂内部的份额占比相对较高;塔筒方面,国内主要塔筒厂商均已实现一定比例的出口业务,但仍以配套国内市场为主;主机方面,由于受到银行可融资性等问题的限制,目前直接出口到欧洲的案例还相对较少。
不过,他也表示,未来国内主机厂商确实面临着较大的市场机会,“在能源成本抬升背景下,国内主机性价比优势进一步突出,且在交付方面有着更强的保障,随着初期项目的陆续装机发电,拥有稳定运行记录后,银行可融资性壁垒将被打破,将加速国内主机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能源危机导致生产成本飙升的影响,欧洲风电巨头维斯塔斯、涡轮机制造商Nordex和海上风电场开发商Orsted的股价自2021年初达到峰值以来一直在下滑。维斯塔斯第二季度业绩不及分析师预期,基本运营亏损1.82亿欧元,而西门子公布了近12年来首次季度亏损。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中国竞争者的优势越发强化。
王磊表示,优势之一在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机市场,新增装机规模占到全球装机的一半体量,而且装机需求仍在持续提升。相反,部分海外市场风电装机需求有所萎缩,因而国内厂商充分享受国内市场高速成长的红利,经营表现较为稳定。
优势之二在于,在风机主要零部件中,目前只有主轴轴承等国产化率还相对较低,而其他部件基本都已实现国产化,凭借国内能源成本及制造成本的优势,国内主机有着更低的生产成本。此外,在国内风电平价的推动下,国内主机厂商竞争较为激烈,持续推动技术迭代提升,带来风机设计的不断优化,持续降低生产建设成本。
在他看来,塔筒及零部件方均受益于国内钢材价格相较海外更有优势,出口竞争力持续强化;主机方面,整体认证周期和认可度的提升周期更长,但当前国内主机价格优势突出,报价相较海外主机厂低30%以上,只要满足海外业主对于度电成本的考核与要求,预期未来渗透率将迎来快速提升。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风电企业的国内渗透率不断提升,并加速在全球扩圈。伴随国内光伏产业链的逐步成熟,成本优势叠加技术快速迭代,使得国内光伏产业链全球竞争优势越发突出,目前已供应全球80%以上光伏产品需求,国内厂商也是欧洲光伏产品需求的最重要供应方;在风电方面,风机零部件是相对成熟的出口品种,国内零部件厂商在海外主机厂内部的份额占比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