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光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技术“大年”。继210大硅片技术线路之后,异质结(HJT)技术方向也逐渐成为业界共识,二者被认为是继开创期、多晶硅发展、PERC和金刚线后,光伏产业正在经历第四次重大历史机遇。
近日,行业龙头东方日升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办的技术大会上就以《210/24.5%》为题,描述了光伏产业正在经历的新一轮变化,并用“大片、高效、现在时”来定义新一代的极致产品。
那么,光伏产业真正步入HJT时代还有多远?《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产业链各环节公司、光伏产投和研究人士多头展开调研,试图还原异质结(HJT)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现状。
新一轮势起:市场、技术、设备多因驱动
异质结(HJT)是2020年的热点技术,被视为光伏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光伏产业资深投资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光伏行业几乎每隔2-3年就会有一次技术迭代。太阳能电池最关键的指标是电池转换效率,但提升1%也并非易事。2015年PERC之所以大火,也是因为它比原来的BSF技术的电池转换率高了2.5%。同理,随着PERC的效率挖潜正逐步接近极限,“异质结”技术就登场了。
不过在业内来看,异质结技术既“新”又不“新”。
“可以说20年前全球各个先进实验室就把未来光伏领域的各种技术路线都定下来了,比如P型电池片技术PERC,N型电池片技术N-Pert、TopCon、HJT和 IBC,这些在历史上其实都有技术背景。”光伏龙头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2010年业内就在提HJT了,2015、2016年国外几家设备厂商针对HJT又进行了声量更大的讨论,‘HJT元年’的说法也常常有,终于在今年大火。”
HJT在今年大热,实际上有其内在逻辑性。
上述光伏龙头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本质上是光伏市场今年很好,关注度也高;同时受电池片高效化、产业升级要求等因素驱动,HJT成了今年的一大热点。最直接的导火索,其实就是主流设备厂商纷纷宣布已经做出了第一代异质结设备。”
凭借转换效率高、提效空间大、发电能力强、工艺流程短等多重优势,异质结技术迅速受到业内的高度关注,被称“光伏新动力”。
“PERC已实现商业化并受到市场高度认可,但其电池量产效率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业内肯定会再去看新一代技术,这里面可能实现商业化的就是HJT。”前述光伏产业投资人士介绍称,“目前异质结中试线平均量产效率已经普遍在24%左右,这一数据可能还会达到28%。目前市场其实就是抱着这种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去‘押注’HJT的。”
电池、设备端先行,行业规划产能约20GW
电池环节企业,自然率先领头拥抱HTJ。
电池片企业通威股份2019年6月即下线首片异质结电池片。经一年时间平均量产效率已提升至24.3%。
今年11月,润阳集团与捷佳伟创签署30GW单晶PERC+和5GW HJT异质结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称将使该项目PERC+产线平均效率高于24%、HJT产线平均效率达到25%。
12月,在爱康科技旗下子公司浙江爱康光电长兴基地,第一片异质结电池试样生产正式下线。据悉,该电池片效率达到24.59%。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爱康科技方面获悉,公司制定了2021年异质结双基地4GW(长兴2GW+泰兴2GW)产能规划。目前爱康光电长兴基地第一条进口异质结220MW设备生产线已经试样量产,第二条260MW国产生产线也已开始安装设备,预计今年年底浙江爱康光电将形成近500MW产能。
此外,公司拟合资成立基金专项用于收购泰兴2GW光伏项目公司,并将进行异质结相关技改。
光伏产投人士也谈到,目前电池端是产业链内布局HJT最有动力的一环。“比如通威,处于电池环节决定了它必须去保证电池的先进性。国内第一条HJT电池产线就在通威。”
此外,光伏设备领域也具备布局HJT的原始动力。“对于设备厂商来说,这就是一块全新的增量。”
据悉,针对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异质结电池设备,如清洗制绒设备、PECVD 设备、PVD/RPD 设备、丝网印刷设备等,目前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均有布局,相关设备在多条中试线上调试运行。
在组件环节,“电池+组件”厂商东方日升,其HJT电池在今年5月底正式出片,到2020年11月最佳平均效率超过24.1%,最高效率达到24.55%;
晋能科技超高效异质结电池量产平均效率今年6月达到23.85%,预计今年底将达到24.2%。
不过,据了解,因电池带来的变革相对较小但成本较高,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目前主流组件厂商大多未选择重拳跟进HJT,尽管对技术本身怀抱开放心态。
一些非主流玩家则开始涌入,如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山煤国际,也在去年7月对外宣布拟与钧石能源共同建设总规模10GW的异质结电池生产线项目。今年3月,阻燃耐火软电缆中利集团也对外公告称拟定增15.75亿元用于新建年产1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等项目。
不过,据业内介绍,目前光伏企业对HJT的生产普遍仍在小试、中试阶段,实际可接单生产的落地产能仅约2GW。由于技术难度较高,HJT量产稳定性方面仍有空间,良品率可能仅有80%;相比之下,PERC目前的良品率已经达到99%,其量产效率也已经突破了23%门槛(国家产业升级要求),至少短期内仍是主流。
从规划产能来看,目前整个光伏行业规划中的HJT产能仅有20GW左右。对于单家企业而言,1GW的产能计划也不算是小数目。
产业化迈进中:或仍将需2-3年
市场对异质结的关注,目前最大焦点在于其产业化进程。
近日,爱康科技才刚在江苏泰兴召开国际论坛,共同探讨高效异质结产业化进程,涉及 “规模化异质结电池成本前瞻”、“国产异质结设备降本的道路”等话题。
从下游需求来看,据业内介绍,2021年HJT的订单仍相对匮乏,暂时不足10GW;相比之下PREC的订单量还是大头,约有140GW。
光伏产业链公司、产投人士普遍认为,由于成本较高,目前HJT仍处在前期阶段,真正打开商业化可能还需要2-3年,仍需进一步观望。
“HJT的技术颠覆性毋庸置疑,但任何光伏技术路线的第一原则实际上是成本下降后才真正具备实现商业化价值的路径,这也是现阶段HJT未能大规模推广的原因。”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大背景来看,光伏今年为什么这么火,其实也是因为平价上网供电成本下降,光伏度电成本下降是不可逆趋势。”
据业内介绍,异质结电池成本电池端较PERC高0.4/瓦(目前银点普通在26价格的情况下),反馈到组件端成本高出0.16元/瓦,市场端异质结溢价约0.4元。也有产投人士透露,包括辅料、设备等在内,HJT的整体成本要比PERC高出30%以上。
当然,从另一层面来看,这同时也意味着HJT如果能商业化,其销售价格及收益也将更高。
“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推动成本下降”,这是当下行业普遍共识和期望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2020年,是光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技术大年。继210大硅片技术线路之后,异质结(HJT)技术方向也逐渐成为业界共识,二者被认为是继开创期、多晶硅发展、PERC和金刚线后,光伏产业正在经历第四次重大历史机遇。近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