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打破了由日本东芝公司创下的钙钛矿商业化大组件效率的前世界纪录。
据了解,纤纳光电的本次测试数据来源于他们首条20MW的钙钛矿量产产线,该产线的首批下线产品通过了欧洲权威检测机构ESTI的严格检测,并获得11.98%的效率认证。目前该数据已被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收录到最新版的光伏组件效率进展图(champion module efficiencies chart)中。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纤纳光电第一次打破国外科学家对钙钛矿技术的垄断了。
2017年2月,纤纳光电生产出面积超过16c㎡、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5.24%的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刷新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的世界纪录;
同年5月纤纳光电钙钛矿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达16.0%,再次刷新钙钛矿光伏组件的世界纪录。
之后,纤纳光电连续打破了由自己创下的小组件效率纪录,从2017年的15.24%一路提升至2018年的17.9%,稳态效率17.3%。至今,该公司是钙钛矿小组件效率纪录的保持者,也是唯一一家连续上榜的中国机构。
钙钛矿技术接近产业化,未来可期
据了解,钙钛矿材料2009年首次应用于光伏发电,短短10年间,钙钛矿实验室效率突飞猛进,从3.8%提高到了25.2%,未来依旧有很大的效率提升潜力。
相比于传统晶硅电池,钙钛矿材料不仅光电性能优异,且原料丰富,成本低廉,制造成本有望达到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
但稳定性、毒性等严重缺陷一直将钙钛矿电池限制于实验室内,而近期杭州纤纳光电投入使用了约2000平米的新厂房,这意味着杭州纤纳光电将从一家纯研发的公司转为研发制造公司,钙钛矿太阳电池有望拉开市场化的帷幕,逐渐走出实验室。
据了解,钙钛矿材料实验室制备小面积钙钛矿电池所用的工艺通常以旋涂法为主,该方法在0.1平方厘米的小尺寸上有着巨大优势。但因为旋涂法成本高、缺陷多、无法在较大尺寸基底上做沉积均匀且高质量的薄膜,所以该技术工艺并不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制造。
纤纳光电采用的是溶液打印法,这种方法可以在类似传统光伏组件大小的基底上制备出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2018年,纤纳光电小组件世界纪录效率的钙钛矿产品即是用这种工艺制备而成。
此次,纤纳光电首批钙钛矿商业化大组件的成功下线,意味着将钙钛矿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钙钛矿光伏产品正从实验室逐渐走向商业化应用。
纤纳光电表示,虽然钙钛矿作为光伏电池领域热门的研究新宠,具有诸多优势,例如转换效率高,提升潜力大、制备过程节能环保、原材料成本低、发展速度快等。但其工艺技术水平与成熟的光伏产业还有较大差距,稳定性难题仍需攻克,检验与测试流程也亟需标准化,期待致力于钙钛矿薄膜光伏应用的各方力量,共同助力钙钛矿新技术和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钙钛矿技术大规模应用后将会催生出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并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产能产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率,优化成本。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近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打破了由日本东芝公司创下的钙钛矿商业化大组件效率的前世界纪录。据了解,纤纳光电的本次测试数据来源于他们首条20MW的钙钛矿量产产线,该产线的首批下线产品通过了欧洲权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