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伏企业下游掘金
长江日报2012-11-21 08:55:07
欧美发起双反调查、赛维等巨头频传破产退市,组件价格一路下跌,光伏产业似乎坏到不能再坏。记者调查发现,武汉艾格、珈伟、兴隆源等几家光伏企业仍处于停产中,但也有企业趁着政策利好逆势而上,掘金光伏产业下游。
补贴刺激:光伏电站、一体工程受热捧
11月10日,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将在今年上半年金太阳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作基础上,于今年年底前再次启动一批示范项目。
“我们申报了三种补贴项目”,武汉日新科技相关负责人林经理告诉记者:“包括金太阳工程、光电建筑、分布式发电应用。”按照规定,金太阳以及与建筑一般结合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补助标准为5.5元/瓦,建材型等与建筑紧密结合的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补助标准原则上为7元/瓦。
“按这种补贴力度计算,用户使用光伏发电的成本,与使用一般工商业用电的成本持平。”林经理介绍:“这对光伏产业是有力的支持。为了及时救市,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批下来。”
今年,日新同时在进行的工程发电量达到上百兆瓦。林经理称,光伏标准组件已全部外采,因为价格便宜,反而比自产更加划算。此轮光伏危机对江西、无锡等地重资产型的光伏企业影响较大,对专注于下游应用的厂商反而是利好。
主营光伏电站的武汉经开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申报了补贴。“我们刚刚将武汉开发区市民服务中心上万平方米的屋顶,做成了小型的光伏发电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接的订单有30兆瓦,年发电2850万度,约与25个中型工厂的年用电量相当。”
武汉谨慎:防新一轮“政策依赖症”
记者了解到,此前,武汉的光伏企业主要包括艾格、珈伟、兴隆源、日新科技等,业务以光伏元器件的制造和出口为主。如今,大多数企业已停产,日新转向下游;此外,一些原来专注新能源的企业,如经开能源开始投入光伏下游建设。
事实上,不仅汉企,眼下全国光伏产业都兴起光电建筑、光伏电站建设潮。
据万德咨询统计,仅就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计划,到2020年,中国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将达到2700万千瓦。
企业扎堆光伏下游建设的原因,仍在于政策补贴的刺激。“国家今年出台的光伏补贴方式,都以项目为主体”,武汉日新林经理指出:“如果单纯是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就必须找到愿意采购的建筑方才能申请。”
经开能源负责人测算:“若获得国家补贴,建一个电站的投资回收期可以从15年,缩短到8-10年。”
但针对国家光伏一系列救市政策,业内人士指出,需谨防新一轮“政策依赖症”。近年来,我国光伏产能已经比全世界的总装机量还多,一哄而上的背后,就是前几年各地政府的巨额补贴。
武汉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光伏产业仍处在‘寒冬’。我们已经注意到,很多企业就是打着‘光伏’的名头,实际上是想争取相关补贴。光伏产业的关键问题是,国内市场难以启动,国外面临着被诉讼,短期内难有施展空间。原来在武汉有意投资光伏产业的八成已转向,武汉也没有刻意扶持光伏产业的打算,地方上不会有额外补贴。”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