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达拉特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建设容量为500兆瓦,场址位于达拉特旗昭君镇境内、库布其沙漠腹地,与已建成的500兆瓦项目地块集中连片,共划分5个单体项目,每个项目装机容量为100兆瓦。根据《达拉特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2019年竞争优选公告》,截止至2019年7月20日17时,共接收23家企业报名。
而根据去年公布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2017年竞争优选公告》显示,截止至2018年2月15日,共有30家企业报名,各项目报名企业数量见下表。可以看出,今年报名光伏发电领跑者奖励基地的企业数量与去年报名领跑者项目的数量相比下降了近23%。
表1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2017年竞争优选公告
1
小编分析,报名光伏发电领跑奖励基地企业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领跑者项目的热度在逐渐降温;二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投资成本上难以和国有企业抗衡。
作为我国推动光伏产业打破“技术锁定”、降低度电成本的有效手段,领跑者项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然而,领跑者项目的从申报到最终完成并网的过程并不完全一帆风顺,不少领跑者基地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存在土地性质问题。在最初报送项目的阶段,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将土地问题考虑进去,而土地性质不明晰则没有办法进行开工建设。
如前不久网友爆料的渭南领跑者项目强制性将基本农田流转为光伏用地事件。
根据爆料人反映,当地村政府在未向村民提供正规合同与证明土地已流转的相关文件的情况下,强制将基本农田征收为光伏用地,导致许多已过春耕的农作物被强行推掉,从而衍生出村政府与当地村民的纠纷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目难以继续推进,不仅使许多基层群众对光伏产生质疑,也无形中为光伏企业增加了许多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光伏人对领跑者项目的信心。
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从去年发布的达拉特光伏应用领跑者基地申报企业公示和中标企业公示,我们可以发现,在全部投标的13家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为5家,民营企业为8家。而经过评分,最后中标的3家企业全部为国有企业。
表2 达拉特领跑者基地中标企业公示
从其他地区的中标企业情况也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表3 宝应领跑者基地中标企业公示
表4 渭南领跑者基地中标企业公示
国有企业在投资项目中更容易中标,是很多民营光伏企业放弃领跑者,转战其他领域的原因之一。
通过分析本次达拉特旗发改委发布的达拉特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项目评分标准表,可以发现,标准中在对企业业绩水平的要求上,光伏并网业绩在2000MW以上可直接得满分;在对投资能力的要求上,总资产达到200亿元以上,净资产达到40亿元以上可直接得满分。
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投资成本方面更占据优势,而许多民营的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国有企业的量级,因此在投资项目竞标过程中便很难脱颖而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智新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加深入的行业动态。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图片正在生成中...
7月1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了第三期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奖励激励名单,确定内蒙古达拉特、吉林白城、江苏泗洪3个基地为第三期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其中,达拉特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建设容量为500兆瓦,